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三位一体"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学习过程发展性评价、教师发展性评价以及学校管理发展性评价.过程与发展是"三位一体"评价的价值取向.从内容来看,"三位一体"评价是对管理、教与学的动机、过程、效果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的全面评价;从观念上看,"三位一体"评价主张评价过程与管理、教与学过程的交叉和融合,评价主体和客体的互动和整合.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课对高校新生在四年大学生活中的学习成才能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两课"教师必须从三方面加强教学改革:一是正确把握教学定位,二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三是准确选择教学角度;从新生学习成才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教学的理论性、思想性和针对性,激发新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过程性评价的组织策略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程性评价是新课程实践的基本要求.如何有效实施过程性评价,评价组织至关重要.本文以信息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中的"评价组织"这一关键环节为研究出发点,分别对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三种基本评价形式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三种评价形式各自在过程性评价中承载的作用,着重强调了学生自评中的"反省"作用、同学互评中的"借鉴"作用和教师评价中的"诊断"作用;其次,结合过程性评价实施组织中的评价案例,分别就有效组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提出了基本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翻转课堂通过让学生课前看视频学习知识,课上进行知识内化的方式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巨大革新.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以教授的"中国文化地理概论"课程为试点,从教学准备、实施过程和效果分析三个方面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教学效果,展现了这一先进教学理念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沟通平台、扩充教学空间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把握我国核心传统道德价值尺度对当代道德价值的渗透积淀和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大学》建立了"三纲八目"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体系.以这个道德体系为观察点,我们至少可以认识它的三重语境转换:从修德的自律性认识注重学习、加强修养,对于提高全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从修德的重民性认识社会主义的义利观;从修德的理想性认识"天下为公"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英语口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它涉及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该语言的文化背景等知识.因而诸项知识的掌握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无疑至关重要.由此,本文从口语教学的特点入手,从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与结构和文化背景知识三方面浅谈口语教学"三向"导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实效,必须强化"三个有机统一",即教学基本要求与学生发展需求的有机统一、教师积极启发引导与学生自觉求知践履的有机统一、提高思想认识与养成行为习惯的有机统一.实施"全过程教学与综合评价",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的重要举措,是这门课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实践证明,"全过程教学与综合评价"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曾精辟地指出:"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它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个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试验性的归纳科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就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它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升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评价效果,北京理工大学利用视频考核作了有益的探索.视频考核贴近社会生活,有利于考查学生在具体事件中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思维能力.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视频考核也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持续提升,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教育科学本身就是一门"缺憾美"的学问,没有教育实践中的种种缺憾,就无从发现教育的规律以构建教育学理论不断发展的逻辑体系.真理也是不完美的,从历史主义的视角来看真理本身,它便是一个过程,并不穷尽于它的目的,而穷尽于它的实现;就其实现的整体而言,"也不仅是结果,而是结果连同其产生的过程".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讨论的"至上性"的完美真理是不存在的.同样,课堂行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课堂本身的情境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不再是通过教师的设计获得一种规范化、可预测的策略体系,也不是仅仅按照预先所确定的指标进行的标准化模式,这就是说,教学中根本没有什么按部就班的"完美课堂".事实如此,并不存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无可挑剔的课堂;但是,看似缺憾,一个个教学环节却往往能够有机地构建另一种"完美",这不是形式上的完美,而是意义上的完美,后者才是更为真实、更有价值的理想状态.它的出现,要求教师能够正确理解缺憾,要求教师的行为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在线课程研究与实践一直被“高辍学率”困扰。传统文献对其原因的消极解读是在线课程定位失准、对在线互动机制理解片面、在线学习评价主体错位的结果。因此,本研究对将“高辍学率”理解为在线课程和课程学习者失败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从学习者投资理论的视角,对在线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进行重新诠释。研究发现,在线课程“辍学”是学习者的一种主动选择,同时也是线下教师策略整合及在线课程资源属性的体现。基于“高辍学率”现象中隐藏的积极意涵,研究进一步从教学组织过程、学习评价模式、共同体实践等方面对在线课程学习机制进行了重构。  相似文献   

12.
在线教学是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的"新常态"。关注价值主体需求、创新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路径,是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质量功能展开的视角下,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服务质量在课程教学特性满足价值主体需求方面有显著的中介调节作用。为提升课程质量,课程设计与开发者应:注重价值主体需求实在信息的伴随式采集和深度分析,增强课程的移情性设计;加强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的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系统性优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型,增强课程的响应性设计;组建跨学科团队,强化学习科学领域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增强课程的有形性设计;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先期运行效果的有形性和响应性评估,实现课程的动态优化。  相似文献   

13.
如何保证线上教学效果,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生理学是医学生在大一期间就接触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能为医学生学习其他医学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从创建在线课程、创新在线教学过程、开展在线多元评价等方面,对基于“超星学习通+泰盟虚拟仿真系统”双平台的高职院校生理学课程在线教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快速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在各高校掀起了一定的热潮。越来越多的高校把推进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作为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但对于在线开放课程的课程质量评价却还没有形成真正结合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文章基于课程效能理论,以高等院校的在线开放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调查和定量分析,提出了多维度、多阶段的在线开放课程效能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并尝试构建了在线开放课程的效能评价体系模型,以保障在线开放课程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应用型高校开展课程思政,以"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正成为目前课程教学改革的共识。文章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视角,以《光电子学》课程为例,结合专业和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素材、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当中,以实现在对学生知识传授过程中价值观的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6.
现代远程网络课程不同于传统高校网络课程,它定位于对在线学习的全方位支持,重视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和学习支持服务。为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水平,急需明确网络课程建设的内容框架。从设计类别、要素组成到具体内容对网络课程的建设内容进行梳理发现,网络课程建设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课程内容和课程网站两大类,课程内容以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支持服务为要素,课程网站以课程首页和课程主页为要素。教学设计人员在教师与技术人员之间进行沟通,设计课程整体框架,三类人员共同搭建课程内容与课程网站之间的桥梁,形成完整的高质量的网络课程。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推动传统面授课程向在线课程演进。探索对在线课程建设效果的评价体系,已成为高校课程改革的重点工作。在线课程评价不能套用传统线下课程评价方法。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客体、在线课程内容的特殊性等因素的交叉影响,在线平台数据化的应用,都使课程评价复杂化。文章尝试构建高校在线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模型,以期促进高校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教育需求的个性化、教育质量的高级化发展,在线开放课程逐步成为教育领域内的重要形式之一。该研究针对在线开放课程开展时间短、评价数据少、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视角的在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考虑新信息优先原理,构建了综合动态评价模型。进而以一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为例,对其六个学期的开课数据进行动态评价,提出提升课程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基本流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质量评价逻辑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从课前学情预测、课中迭代监测、课后反馈提升等维度,对影响学习质量的14个因素进行了深入挖掘分析。最后将本评价体系应用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研究结果表明:投入度高的学习者其学习参与度越高,学习成绩越好;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其创新能力并不一定强;在线开放课程中实施混合式教学对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用户(学习者)体验及需求的角度开展网络课程可用性研究,为网络课程评价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研究从用户(学习者)的视角出发,将2007至2010年的国家网络精品课程作为一种产品进行调查评价和实证分析.全面梳理并深入分析了这些课程在可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为提高网络课程的建设质量,特别是提高网络课程的可用性方面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