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范红霞 《图书与情报》2006,(3):108-111,144
柳诒徵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卓越的图书馆学家,一生致力于教育和图书馆事业,掌理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达20年之久。在任国学图书馆馆长期间,他既重视对图书馆的管理与革新,使国学图书馆成为江南最著名的图书馆;又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学术研究,培养出一大批图书馆专家和文史学者;他主持编撰了《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反映了他的图书馆学思想,为学者提供了便利,也为其他图书馆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2.
朱农 《出版史料》2004,(1):66-66
著名文化史学者柳诒徵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曾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长达二十多年;还主持编写过《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为中国有图书馆以来第一部全部藏书总目。年轻好学的历史学家蔡尚思为写作大部头的《中国思想史》一书,需要遍读该馆馆藏历代文集。柳诒徵不但允许他入住图书馆  相似文献   

3.
柳诒徵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图书馆事业家,毕生致力于教育和图书馆事业,主持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达20年之久。在担任国学图书馆馆长期间,他改弦更张,致力于藏书建设;注重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推出了具有开创性的服务措施;奖掖后进,通过创办《国学图书馆年刊》来培养人才,促进学术研究。在柳诒徵等人的努力下,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成为江南地区著名的图书馆,在海外也享有较高声望。探究其间的成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我们当下的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4.
国学大师柳诒徵主持江苏省国学图书馆二十余年,精心治馆,整理旧籍,最早编辑出版了大图书馆馆藏总目,创办了《国学图书馆年刊》,名声大振,号称“江南之冠”.《国学图书馆年刊》是国内创刊时间较早、连续出版时间较长的图书馆馆刊.论文就如何正确评价《国学图书馆年刊》在近代图书馆刊物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剖析了《国学图书馆年刊》的特色,阐明了其价值和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曾在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任职的洪有丰、桂质柏、戴超、柳诒徵等9位图书馆学家的生平事迹的梳理,探讨其思想主张和实践活动背后的精神实质,将近代图书馆学家的精神总结为:责任力、专业精神与恒持之心。  相似文献   

6.
张行  谷娜 《图书馆》2021,(3):16-20,44
民国时期图书馆学家柳诒徵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长达20年,先生以传播文化、牖启民众为阅读推广理念,以藏书建设作为阅读推广基础,完善规章制度作为阅读推广的保障,编制书目作为阅读推广的工具,开展参考咨询举办展览等学术交流活动作为阅读推广的手段。先生对图书馆服务方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省立国学图书馆的阅读成效,为现今的阅读推广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虽然民国时期还没有阅读推广这样的概念,但是柳先生在国学图书馆进行的实践活动,对当下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柳诒徵(1880~1956),号劬堂,江苏镇江人,以历史学闻名,鲜有人谈及其期刊编辑思想。实际上,柳诒徵曾经创办或参与创办过《史地学报》、《学衡》、《史学与地学》《、史学杂志》《、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年刊》《、国风》等刊物,对于期刊编辑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重温柳诒徵的期刊编辑思想,不仅有助于全面理解这位民  相似文献   

8.
李跃  张磊 《兰台世界》2013,(16):135-136
<正>柳诒徵(1879—1956),字冀谋,祖籍江苏镇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在书法、历史学、教育学和图书馆事业上也卓有建树。17岁即考中秀才的他曾于多座学堂任教:1914年任教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任教于东北大学、北京女子大学和清华大学,1929年任教于南京的中央大学。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蔡尚思先生一生和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早年在江苏国学图书馆入住借读一年,遍览历代文集数百万卷,从中搜获二百万言的中国思想史料,成为其一生治学的最大基础。文章着重描述了时任江苏国学图书馆馆长的柳诒徵先生对蔡尚思先生的特别关爱和谆谆教诲,对当代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柳诒徵(1880—1956年)字翼谋,晚号劬堂,又号盋山髯,江苏镇江人,是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他从1927年起,先后担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十余年,致力于目录、版本之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的编印及其“因时制宜”的目录学思想。柳诒徵对近代图书馆的性质和作用,有较深刻的认识。他说:“近世图书馆蔚为专科,编制庋藏检寻出纳胥以精思良制为良法,而传播文化牖启民众之效大彰,非抱残守缺墨守故步者所可见也。”他认为办图书馆应以“公天下者”为宗旨。《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的编印,正是实践了这一宗旨。《图书总目》是柳诒徵继承“艺风录略横山笔”等前辈文献目录工作,并且依靠王焕镳等人的分工合作,经过发凡起例,分别部居,综合善本、普通本、丛书三者而编成的。《图书总目》共计三十册。(总目二十四册,补编六册)于1933—1936年先后出版,使  相似文献   

11.
刘湛恩烈士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家、上海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他确立了教会大学中国化的沪江模式。其对沪江大学卓有成效的贡献,亦体现在沪江模式下的图书馆建设上。刘湛恩其人、其事,实属值得后人纪念,沪江大学图书馆以及今日的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被命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其意义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藏书楼,1904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图书馆。藏书楼的负责人叫提调,图书馆的负责人叫图书馆经理官。从1898年创立,到1912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京师大学堂共经历了4任藏书楼提调和4任图书馆经理官,合计7人,分别是李昭炜、骆成骧、梅光羲、徐廷麟、王诵熙、刘绵训、任钟澍,他们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刘国钧先生在我国图书馆界堪称一代宗师。刘先生对于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的建树是多方面的。论文简述了刘国钧先生开创国立西北图书馆和对西北地方文献的征集所花费的巨大心血和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刘国钧先生学术研究高潮与《图书馆学季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统计刘国钧先生1926-1937年间发表在《图书馆学季刊》上的论文的基础上,分析《图书馆学季刊》的学术作用,指出刘国钧先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学术特征,认为刘国钧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文献分类和编目理论与实践。其中“要素说”和分类理论都是自觉运用哲学思想指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简要回溯欧美图书馆学的中国本土化历程,结合《南京大学百年学术精品·图书馆学卷》的编纂出版,探讨了美籍来华学人克乃文、韦棣华,以及第一代自美国留学归国的图书馆学者沈祖荣、李小缘、刘国钧等人对于中国现代图书馆学的杰出建树。  相似文献   

16.
郭秉文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之一,与图书馆有着不解之缘。他提出"四个平衡"的办学思想,并身体力行,筹资建馆、延揽人才、倡导和促进图书馆服务社会、国际交流,为东南大学图书馆建设和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给创建双一流大学背景下的图书馆建设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刘国钧先生是我国图书馆界的一代宗师,著述丰富,成果涵盖图书馆学、文献学和文史哲等多个学科领域。文章回顾了《刘国钧先生著译系年目录》的编制历程,介绍了增订版目录的组成部分、著录方式、编号系统,并对刘国钧先生的著述进行了简要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