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万寿 《中华武术》2008,(11):17-18
跳远运动员的训练是高强度的极限运动,要求助跑的速度、踏跳的力量。转向跳跃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跳远专项力量训练,即根据跳远的技术特点,采用与跳远技术相适应的增强下肢和上肢力量训练手段,增强起跳腿快速起跳能力。而提高快速起跳的关键是加强快速起跳的专项力量训练。训练过程中的营养强化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跳远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达到训练后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2.
魏文仪  王琨  伍勰  施宝兴 《体育科学》2003,23(1):127-132
本研究根据跳远项目的专项特点,设计研制一种能够模拟不同助跑速度,反映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起跳腿专项力量训练和专项能力测试的设备。通过对优秀跳远运动员在不同控制速度下(6m/s、7m/s、8m/s、9m/s;9人,72人次)和全程助跑跳远(9人)起跳测试结果的生物力学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起跳过程中,随控制速度的增加,表现出起跳腿各关节肌群的工作能力增大,起跳腿髋、膝、踝关节肌群表现出较长的伸肌力矩时相和较大的伸肌力矩值;起跳腿各关节肌群快速离心收缩、向心收缩及离心与向心收缩的转换能力对起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研制设备,能够针对不同水平(不同助跑速度)跳远运动员进行起跳腿专项能力测试与评定,并可成为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刘俭 《中华武术》2024,(2):56-58
跳远项目助跑速度最关键,可以说对于跳远成绩起着决定作用。在跳远的助跑中不仅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发挥最高速度,而且要同时做好起跳准备,并在瞬间完成起跳以及空中动作。这就要求跳远运动员不仅要跑得快,还要放松自然,节奏明显,并且还要跑准确。相较于短跑,跳远的助跑技术要复杂很多,这是由跳远自身项目特点所决定的。因此,跳远运动员速度训练要区别于短跑等项目速度训练。针对跳远运动员特点进行专门速度训练更加重要。如何找到适合我国跳远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训练,一直是笔者成为田径教练后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4.
郑怡涵  王之彰 《中华武术》2023,(4):39-40+3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跳远成绩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研究发现:我国跳远运动员专项助跑速度的不稳定使得跳远成绩不能处于领先地位;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普遍比我国顶尖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要优越,因此也要重视绝对速度的训练。在训练方法上,专项助跑速度的练习应根据运动员自身速度素质采用初期、中期、后期分阶段的针对性训练方法;绝对速度是在运动员自身速度素质基础之上通过力量与协调性练习得到发展的,具体训练方法有蹲踞式或站立式50~60米冲刺跑、负重拉力带快速爆发跑等。同时也要注重助跑和起跳衔接性的练习,具体训练方法为全程性起跳练习、上下肢协调配合练习等。因此,我国跳远运动员必须要重视专项速度的训练,在运动训练课中合理设计训练过程,采用正确的训练方法来提高自身的运动成绩,使我国跳远运动员能够更快地进入世界顶尖行列。  相似文献   

5.
王小友 《中华武术》2009,(10):18-20
跳远是非周期性运动项目,运动持续时间短、技术性强,以发展速度提高全程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能力为重点,集助跑速度、助跑节奏与起跳能力于一体。跳远不仅要求运动员的专项素质高,还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技术和心理品质。跳远训练指导思想的确定、训练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运动员成绩的提高等都依赖于对跳远项目特征的正确认识。本文通过对男子跳远运动员王海参加2009年吉安市少年田径比赛的训练分析,说明跳远训练要因人而异;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确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训练指导思想,是提高跳远训练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现代跳远技术,可分为五个有效部分进行分析,即助跑、预备起跳、起跳、腾空和落地。 一、助跑 毫无例外,快速而有效的助跑是运动员取得最佳成绩的必备条件,因此,助跑能力方面的训练在跳远技术的练习中应占有很大的比重。 助跑距离的长短(30—50m),要取决于运动员加速度的能力(根据运动员所具备的力量、速度)及训练条件。世界水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鲍威尔、刘易斯等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最后10米分段速度的变化,指出最后5米助跑速度比第一段5米助跑速度快,它与快速起跳结合的技术,是当今跳远训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跳远训练过程中,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有些运动员平跑速度很快,但在跳远的助跑中却发挥不出来。原因不是运动员不想跑快,而是一旦跑快就跳不起来。这就是说运动员的跑跳结合能力差。要想提高跑跳结合能力,除需提高相关的专项素质外,技术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跳远的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密切相关。但是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关键是看在高速助跑中能否完成起跳。所以严格地说,起跳瞬间的助跑速度才是决定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鲍威尔和刘易斯,他们在起跳瞬间的助跑速度均达到每秒11米以上,而在这种高速的水平位移中能…  相似文献   

9.
现代跳远技术向着快速助跑、快速起跳方向发展,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它不仅要求运动员通过助跑获得一个理想的水平速度,而且还必须为跳远起跳作充分准备,所以助跑速度快,起跳一瞬间的快速用力对腿部力量的承受力就大。考虑到负重对青少年生理和骨骼有影响等方面的因素,因此我们在提高青少年跳远运动员速度力量时,用各种形式的跳跃练习取代杠铃练习。通过近一年的训练实验,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运动员是我们国家体育的后备力量,训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这一项目今后的整体实力,对于跳远这一项目,专项素质尤其重要。我们知道决定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是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而这些又取决于运动员在助跑中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中获得的垂直速度。也就是说取决于运动员的速度水平和快速助跑中完成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23人起跳技术影片的解析,并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有关环节运动学参数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较低,在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较小,从而获得的垂直分速度亦较小,腾起角度相应偏小,运动员的起跳能力较差,在快速助跑中跳不起来。提高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应是我国跳远速度训练的重点;正确处理“跑得快与跳得起”的矛盾,仍是我国跳远技术训练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水平落后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身高普遍偏低;助跑绝对速度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起跳瞬间水平速度损失较小,但垂直分速度过低,导致腾起角太小,影响了起跳效果.选材中注意选拔身材较高且具有较大速度潜力的运动员,同时在训练中倾向于发展跳远运动员在快速助跑中的起跳能力,是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在理论和实践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作者根据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状况和自己长期从事跳远教学、训练所积累的经验,对现代跳远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以下看法:加快助跑后两步的节奏,使助跑的速度充分用于起跳之中;以快速起跳适应快速助跑并从快中求高,使“二快”得到协调的配合;维持空中平衡,努力提高落地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已接近国际优秀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但在助跑过程中表现出助跑节奏和速度不稳定,踏板的准确性较差,运动员普遍在后4步中有明显减速现象,对速度的利用率较低,成为影响我国跳远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在训练中有的放矢,以提高跳远运动员在快速助跑中起跳踏板的准确性,是目前跳远运动训练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跳远和其他田径运动项目一样,除了要遵循训练原则外,还有明显的专项特点,即要求运动员熟练、正确地掌握跳跃技术。因此,快速助跑和快速起跳是提高一系列技术动作的前提,根据其特点,必须立足于快,进行全面的多项多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短跑运动员跳远助跑起跳教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短跑运动员副项跳远教学与训练初期,解决运动员助跑起跳的不稳定、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不紧密现象,并采用建立加速节奏的办法,将短跑加速跑的动作结合起来,以期望能使跳远教学与训练更加符合短跑运动员参加副项比赛的要求。通过对20 名女子短跑运动员试验,表明短程快速助跑起跳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技术,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助跑节奏和完成空中动作,提高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17.
樊真 《中华武术》2007,(7):44-46
跳远和其他田径运动项目一样,除了要遵循训练原则外,还有明显的专项特点,即要求运动员熟练、正确地掌握跳跃技术。因此,快速助跑和快速起跳是提高一系列技术动作的前提,根据其特点,必须立足于快,进行全面的多项多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跳远技术和训练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外运动员跳远技术特征进行分析,表明我国跳远技术的发展要重视提高绝对速度和助跑速度,助跑的最后几步加速应明显,增大腾起角,缩短起跳时间,更加重视摆动效果;我国跳远训练的发展趋势是突出以速度训练为核心,更加重视专项技术和专项能力训练,强调训练的个体化,缩短训练周期,重视训练的定量化和恢复手段。  相似文献   

19.
现实训练比赛中,由于起跳板的客观存在和规则情况(过板犯规,吃亏有效),青少年运动员在初级训练中往往会条件反射地在助跑后4—6步(板前10米左右)降低助跑速度下完成上板起跳,造成成绩 的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今年暑期训练中,强调攻击性上板意识,扩大起跳范围,在减少一个可控因素的情况下使运动员尽可能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助跑上快节奏攻板起跳。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大起跳范围,从不强调板到比较精确上板,使高速助跑与快速攻板起跳相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示了运动员专项训练强度利跳远战绩。  相似文献   

20.
跳远要取得好成绩,助跑速度很重要。在跳远的助跑中不仅要求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发挥最高速度,而且要同时做好起跳的准备,并在瞬间完成起跳以及空中动作。这就要求跳远运动员不仅要跑得快,而且要放松自然,有节奏,并且还要跑得准确。因此,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要区别于一般短跑等项目的速度训练,应该对其进行专门的速度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