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硬核”是由英文单词“hardcore”直译过来的,主要表示在某方面很厉害、很专业、高端。“硬核”一词可以与名词、动词、副词组合,在句中能够作主语、宾语、定语、谓语,还可以作为话语标记来使用。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多,“硬核”一词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来的使用范围,同时其语义也发生了泛化,而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既有社会文化因素,也有语言自身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社会是发展的,语言也是变化的.不同时代会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征.在21世纪大环境的催生下,新词语“卡奴”应运而生.文章就“卡奴”一词,用替换法对其变量和常量进行分析并予以归类,总结一系列变量词语的共有特征.  相似文献   

3.
词的本义,即词的原始意义。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常常碰到一词多义的问题,而且知道不论一个词有多少项意义,几乎都是由它的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引申演变而来的。如: “左、右”,甲骨文里一个象左手,一个象右手,这就是其本义。后来除了表示方向的意义以外,转化为助手、帮助、协助的意思。如《尚书·毕命》:“周公左右先王”。如果字形加了人旁,词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右手力大,专指神的帮助,写作“佑”或“祐”,《尚书·汤诰》:  相似文献   

4.
然字词汇释     
然,在古汉语里,常常充当应答词和指示代词的角色。在现代汉语中,它的含义变得越来越虚了,往往只跟在别的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后面,起个“人云亦云”的作用,充当一个不甚显眼然而相对稳定的配角——词尾。也许,正因为它的“虚”,而又善于扮演配角,在语言的海洋里,喜欢跟它组合在一起的词却日见增多,几乎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然氏”家族。在这个意义上讲,称之为“然字短语”也未尝不可,自然为了照顾语言习  相似文献   

5.
“垄断”在古代汉语中又写作“陇断”、“龙断”.“陇断”最早见于《列子》,其义当为“高丘隔绝”;“龙断”的最早用例见于《孟子》,其义已发展为“独立的高丘”,并由典故引申而有“把持和独占”之义,是“垄断”一词现代意义的源头.从三词在不同古代文献中的用例可见,明代以后“垄断”逐步取代“陇断”、“龙断”,其“把持和独占”之义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
“吉金”考     
“吉金”一词在古代典籍中很常见,是学术界对于商周以来的彝鼎之类古器物的统称。随着古代器物的不断出土和发现,在宋代发展成“吉金学”,各代学者一直在研究。对“吉金”一词本身的含义,多数人认为与“吉礼”有关,并释为“吉祥”之义。但通过古文字和文献的佐证,我们可以认为“吉金”一词中的“吉”应取其本义,即坚固之义。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的“X客”族词主体是类后缀式指人的词,其中的“客”指“……的人”.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认知心理的影响.“客”的高频使用最终使其意义抽象化,而形成“……的人”的认知模型,进而构建出一个“X客”的词语模,这一词语模具有较强的类推构词能力,只要符合“……的人”这一认知模型的表达,都可以构成“X客”族词.  相似文献   

8.
“体育”一词的来龙去脉,以及在我国的由来,是体育史研究工作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新体育》80年第9期发表的《“体育”一词在我国的由来》一文(以下简称《由来》),我觉得有商榷的必要。“体育”一词是近代才使用的。近代体育传入我国后,起初也没有用这个词,而是使用“体操”一词。后来,“体操”、“体育”长期并用,直到1922年北  相似文献   

9.
介词“跟”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虚词,用法复杂,与不同语义特征的动词搭配时有不同的意义。俄罗斯学生受母语负迁移、目的语泛化、未正确理解介词“跟”的不同意义等因素的影响,使用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偏误。教学中应讲清楚介词“跟”的不同用法,对比分析易混介词,进行反复操练,才能减少偏误,使学生最终掌握介词“跟”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10.
摘要:美国社会对“Physical Education”一词的解读和认识在经历了“Education of the Physical”(即“针对身体的教育”)和“Education through the Physical”(即“通过身体的教育”)两种阶段后,目前出现了第三种解读和认识,即“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为探寻“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被提出背后的教育理念、社会背景和时代意义等,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印证法等,将“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短语分解成三个部分分别进行解析,阐明了“Education through the Physical”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对人的影响程度和方式等问题,最后总结了“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被提出的意义与进步,并抛出了三种中译方式供后续研究者参考。研究揭示了美国社会对“Physical Education”一词的解读和认识有着深刻的社会发展与时代变革背景。解读出了在“Education in the Physical”口号中蕴含的“全人教育”、关注精神层面的深刻意义和理念。研究结果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理念设定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唐五代到北宋的词体演进过程中,李煜词的变化引起后代研究者的注意,王国维甚至认为其词一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但是,李煜词并没有发生质变,其创作者身份仍是贵族。实际上,李煜词在词学史上的变化并没有被强调学养的宋人肯定与学习。只是到了词学昌盛的明清时期,因李煜的遭际与其词之凄艳绝美,日渐得到时人肯定与赞誉。  相似文献   

12.
英文中有几个词可以翻译成中文的“大学”,每个词都有它特定的意义和适用范围。“University”一词是中国的大学在翻译自己学校名时最喜欢使用的词。因为如果你查一下英汉词典,你就会发现它的中文解释是  相似文献   

13.
编、编辑、编撰、编纂是编辑学的基本概念。从产生的渊源及演变过程考证,“编”字起源于殷商时代,“编辑”一词产生于隋唐时期;“编辑”与“编纂”虽可互训,但“编纂”的含义更具体。“编辑”一词在古代和现代意义上虽一脉相承,但仍有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14.
“云物”一词传承着中华上千年的文明礼俗。它的产生与上古社会君臣们在四时八节到来之时必筑高台“观云物”而预知人事的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全唐诗》中的“云物”反映了这一社会礼俗流传到唐代的情况。“云物”在《全唐诗》中使用达46次,有三个义项。不能简单地把《全唐诗》中的“云物”一词解释为“景物”。  相似文献   

15.
“左”与“右”在古汉语中是两个使用频率较高、用法又比较灵活的词。随着应用场合的不同,其涵义也不同。“左”与“右”的本义,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左,手相左助也”。 “右,手口相助也”。可见,它们都有“相助”,“辅佐”之意。然而,纵观古今文章,我们发现,它们和现代汉语的“左”与“右”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追溯根源,这与古人习惯有关。为此,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本例释所收的词共两类:其一、古书上说“孔子去鲁”,现代人说“他去山东”.两句话中的“去”字形相同,意义各异.前者指离开某地,后者指前往某地,古和今的意义正好相反.这是单音词,为数较多.双音节的也有,曹操诗《龟虽寿》中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两句,其中的”烈士”一词指在事业上有抱负的活人,却不是指为国家民族而牺.牲了的人.这一类词,由于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现代汉语中已不使用或仅作为词素出现者不收),我们眼熟,最容易弄错.值得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7.
“皇考”一词常出现在各种古籍文献中,《离骚》中就有“朕皇考曰伯庸”一语,对于此句中“皇考”的释义,学界多有不同的解释。通过对“皇”字与“考”字在词中的意义、“皇考”一词的指称对象,以及其发展演变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此词。  相似文献   

18.
“用”可以表示“必要”和“许可”两种情态意义,前者属于施事指向情态,后者属于说话人指向情态。两种情态意义与其出现的语境相和谐,在当代的普通话语体中“许可”义主要用于祈使句,句中不能使用过去时间词。“用”表道义情态主要分布于六种具有不同特征的构式,“用”主要出现在陈述语气的句子中,见于叙事语体中。“用”的否定、疑问、肯定三种用法在上古汉语中就已出现,相关情态构式在构式化后期存在一些变化,其构式变化是语法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小议词的"客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词的“客串”作为社会文化商业化的产物,屡屡出现在报刊、电视等传媒上。词的兼类不能等同于词的“客串”,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词的“客串”按客串后词的词性可分为3种类型,即客串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作为新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不能简单地把词的“客串”看成是违背语法规则。时尚的东西往往短命,词的“客串”寿命也不会长久。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中国 ,“同志”一词的使用范围、含义都有较大变化。这一变化 ,从微观上显示了我国目前思想多样化的趋向及其文化意蕴 ,值得我们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