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具体实践。笔者以"基础"课精品课程建设为例,就课程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意义、路径选择及应处理好的几个方面关系进行探讨,着力突出精品课程在构建"基础"课教学体系中的示范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具体实践。笔者以"基础"课精品课程建设为例,就课程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意义、路径选择及应处理好的几个方面关系进行探讨,着力突出精品课程在构建"基础"课教学体系中的示范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我校“动漫造型基础”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按照“动漫原画师”岗位的新技术、新标准、新流程,融入“岗证赛课”相关知识,课程内容围绕党的二十大“守正创新”精神,基于动漫产品生产流程的OBE成果导向教育,构建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本文以建设中职“动漫造型基础”在线精品课程为例,探索动漫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1建设“动漫造型基础”在线精品课程的依据1.1动漫在线课程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动漫课程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在各种短视频平台上有大量关于动漫绘画的教学视频,但大多不成体系、  相似文献   

4.
李玉林 《文教资料》2013,(23):173-174
为增强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需要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就《基础》课来说,可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课堂中实施专题教学,课外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途径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自然地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针对“现代自然地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提出理论创新是基础,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建设是关键,高水平教师队伍是保障,教学方法创新是支撑,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是重点,同时指出精品课程的建设必须注重传承创新和不断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高职特色是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切入点和立脚点,不仅专业技能课、专业实训课如此,专业基础课也应如此。国家级精品课程玩具制图与Auto CAD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岗位要求,在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上要体现社会需求和以能力为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体现“双师型”,在教学实施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在狠抓基础建设,落实“四名工程”(即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和品牌专业),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采取两大举措。一是按照“加强基础,强化实践,鼓励创新,优化结构”的指导思想完成了修订本科生教学计划的工作;二是实施《北京工业大学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强调教师助课培训制度和教授、副教授为本科授课制度,细化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同时采取名师讲座,优秀青年教师示范教学及名师点评,青年教师助课,青年教师试讲及名师点评,助课验收等多种方式,加大对青年教师培训力度,收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为例,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可从精品课程“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与专业结合的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改革、“核心十拓展”的课程建设等五个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9.
学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学生素质较差与学习功利化、教师素质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充分认识“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端正对“基础”课的学习态度,加强对“基础”课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特别是加强对“基础”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手段、考评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是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10.
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品课程建设是关系高等教育质量及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对原国家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要求。本文针对现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8年精品课程建设体会及近两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对此次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一些认识和思考,设计了新的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专业需求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教学体系,并给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精品资源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本科教学工程”为背景,分析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结合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提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并构建相应的评价体系与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交互”是网络教与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交互环境的设计及利用不足将严重影响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共享与应用效率。目前,不论是精品资源共享课还是精品课程,其网络资源交互环境的评价体系均不健全。对评价指标进行探究,建立一套能够对我国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及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交互环境做出正确评价的指标体系十分必要。因此,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特尔斐法设计出高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资源交互环境评价体系, 以期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考评体系提供补充,并为转型中的精品课程后续完善和新一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专题式教学是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的有效途径。其思路是将“基础”课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专题化、模块化分析整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入性,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方式实效性的提高,必须通过构建课教学方式实效性体系来实现。做到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课教学方式多样化、规范化、现代化;努力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课教学方式的新模式;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形成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课教育教学的特色;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课教学方式实效性评价标准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慕课”浪潮推动精品课程转型升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着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建设理念的国外“慕课”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正冲击着国内高校课程建设.与国外“慕课”相比,我国数量众多的免费开放的精品课程少人问津,利用率极低.高校应探寻精品课程旁落的原因,借鉴国外“慕课”成功的经验,树立为学生提供持续性教学服务的课程建设理念,创建“学校推动,市场主导”的课程建设模式,尝试认证课程成绩的运营推广方式,从而盘活巨大的精品课程资源,将其用于支持本校的日常教学和校际资源共享,把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中国式“慕课”.  相似文献   

16.
李金 《文教资料》2014,(14):168-16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重要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和引领“基础”课教学全过程,是“基础”课课程性质和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证“基础”课教学体系整体性的根本需要。  相似文献   

17.
课程"体验教学"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验教学”是一种适应新经济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新的教学理念。以营造“体验”环境,建构由低级向高级过渡渐次递进的“体验”历程为手段,在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改革等方面,形成了对应于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主干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青年教师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力,他们的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人成才,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正确树立。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培养应采取如下策略:开展着眼于教师成长需求的岗位培训;通过教学指导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和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成长;借助“精彩一课”“精品课程建设”“青年教师技能竞赛”,引导青年教师潜心教学、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以质量为核心大力开展精品课程建设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我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名牌课”战略 ,开始了重点课程建设工作 ,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包括“标准课”、“一级课”、“名牌课”三层逐级提高的金字塔式的优秀课程建设体系。到2001年 ,经过几年的建设 ,建成了标准课205门、一级课60门、名牌课10门。为了发挥名牌课的示范作用 ,学校举办了名牌课教学成果展览 ,将其教学成果在全校推广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1年以后 ,根据教育部建设精品课 (优秀课 )的精神 ,我校重新修订了《河北大学课程建设与评估方案》 ,把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和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20.
“细胞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四川大学“细胞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初步总结,指出教学团队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驱动力,是精品课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教材建设,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适应学科的迅猛发展;“探究式”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