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课程资源日益丰富,课程资源的供给侧改革提上日程。而且,以新媒体慕课平台和供给侧作为改革的重要思路,能改变课程聚集效应有限的局面,形成课程资源的聚合效应;打破课程的封闭性供给,向全社会开放课程;注重精品课程建设,更注重优质课程分享。基于此,要充分发挥教育机构慕课平台、高校自主运营慕课平台和互联网原生慕课平台的优势,以供给引领需求,凸显慕课的技术优势,坚持教师的灵魂作用,实现高校课程资源效能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慕课平台发展至今,已受到国内外政府、企业、高校以及学者的广泛关注。自美国学者推出慕课教育理念以后,全球教育资源共享不再遥不可及。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慕课平台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等,发现相比国外平台建设与运行现状,国内慕课平台大多处在建设阶段,其教学管理制度、课程设置与质量监控等仍在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3.
慕课教学资源的丰富、教学时空的延展、教学中心的转换和教学主体的解构等优势,为我国高校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机遇.通过发挥慕课的优势,按照慕课建设的标准,建设了计量器具检定与调修慕课精品课程,并在慕课背景下对计量器具检定与调修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在慕课背景下"一个中心,三项结合",灵活而又系统地传授专业课程知识的教学模式,并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确定了这种教学模式适应了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对高校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网络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斯隆联盟,自2002年起就开始对美国在线教育进行年度调查并发布调查报告.该机构2013年报告聚焦在线教育的最新发展形式--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简称“慕课”),调查了美国“慕课”的最新发展情况,分析了阻碍“慕课”发展的因素.中国高校要把握住“慕课”给高等教育带来的重大机遇,就要采取措施发展“慕课”.为此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充分认识“慕课”在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和重要意义,制订“慕课”发展的战略规划,调动教师参与“慕课”建设的积极性,建立“慕课”的评估系统,建立“慕课”被认可和接受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5.
慕课对于高校、教师、学生的核心价值可圈可点。运用课程平台大数据和问卷调查,对高职学生慕课学习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慕课教学质量能得以保证,学生学习效果良好,学生满意度高。据此从慕课制度建设、课程平台选择、智慧校园建设、课程宣传与推广四个方面提出高职学生慕课学习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的具体做法谈精品课程的理念.提出高年级精品课程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主;方法论上应是教学与讨论相结合;评价上不能根据学生的打分,而应该看和这门课相关的研究人才培养了多少;效果上应看学生的研究能力能否实现.高年级精品课程设计和建设,应该紧紧围绕“能力先于知识”这一基本理念展开.  相似文献   

7.
慕课是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s”)。 2012年被《纽约时报》定义为“慕课元年”,“在线大学”(Udacity)、“课程时代”(Coursera)、“在线教育平台“(edX)三大慕课平台相继而生。2013年,慕课在中国高校升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迅速成为慕课的拥趸。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的在线课程和视频课程相比,“慕课”具有学习过程高度互动性、学习时间片断性、课程资源优质性、课程安排系统性等特点,同时也面临着受众缺乏利用优质课程资源能力、课程完成率低等亟待解决的挑战。中国高校在“慕课”本土化开发过程中面临着思维模式僵化、管理体制落后、技术条件落后、优质师资匮乏、课程内容缺乏竞争力、中国文化特色缺失、校际间合作不足等问题。打破陈旧的教育理念,结合传统高校课堂探索“慕课”教育模式的创新,加强学校之间、学校同第三方运营商之间的相互合作,重视特色课程资源开发是“慕课”本土化开发的主要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计算机和网络迅速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也随之发生较大改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慕课也应运而生。慕课的出现和发展对教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慕课特有的“教学并重”特点,有效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并整合力教育资源优势。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微课,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慕课在教学中的优势,又在此基础上从明确慕课在教学中的地位、建设慕课精品课程、借鉴慕课的网络意识等方面,探究了慕课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希望以此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慕课,增强学习的灵活性和时效性,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慕课"(MOOC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已在全球高等教育界引发热潮。"慕课"以其优质的网上教学课程和崭新的教学模式,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教育体制。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在线课程不能取代的。把慕课理念用于指导化学实验室网络平台建设,对高校实验室教学改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慕课"(MOOCs)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席卷全球,一些知名高校纷纷加入其中。与传统网络课堂不同,慕课呈现出许多新元素与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受欢迎与关注的程度更高,并且能在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实现跨文化的网络优质资源共享。成都大学全校公共课"国学经典导论"被遴选为2014年首批建设的慕课课程之一。文章结合"慕课"的发展特点与国学课的现有发展基础进行了对比,分析"国学经典导论"作为一门省级"开放式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它距离"慕课"的建设要求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12.
基于慕课的视野,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慕课这一新时代课程教学模式进行阐释,对当前的高职院校篮球体育教学课程现状进行梳理.在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有用慕课这一课程教学模式来促进当前高职院校篮球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融合慕课教学模式和传统篮球课程教学于一体,截长补短,充分发挥慕课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为当前高职院校篮球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新的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合理的制定学校体育课程建设规划,以“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建设为基础,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向高层次、高质量方向发展,体育课程应积极推进“三自主”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育竞赛、课余锻炼等课内外一体化的“大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14.
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为例,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可从精品课程“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与专业结合的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改革、“核心十拓展”的课程建设等五个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15.
慕课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远程教育,因为免费、微视频、更大规模和名校名师效应,现以一门课程吸引数十万学生的力量风靡世界各地.迄今为止,国际学术界已对慕课各环节开展了不少研究,包括慕课的学费、注册人数和退出率、慕课教与学、师生在线交流、测试与认证等.总体态度褒贬不一,有人赞成,有人质疑.通过梳理国外学者对慕课各环节的评价性研究,探索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慕课教学设计的合理途径一是培养专业名师,增强名牌效应;二是精选课程制作慕课,实现教学互补;三是区分开课对象,保证教学质量.以期让慕课逐步实现教育的普及和公平,并提高全民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江西省八大高校为例,运用“5×1”系统模型分析当前我国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现状,并提出优化政策环境,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重塑精品课程建设价值观,变“项目”意识为“共享”理念;健全精品课程建设组织体系,建立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培养精品课程团队的积极心理;优化课程网站建设,为资源共享提供无障碍服务等促进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嘉应学院学报》2016,(1):80-83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催生了慕课,慕课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具有开放性、在线性、零边际成本的特点。通过对慕课教学模式与地方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认为慕课时代下地方高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改变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进行慕课建设。  相似文献   

18.
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在线提供课程教学全过程。慕课普及化、个性化以及多元化的理念,对传统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提出诸多改革要求。本文从慕课背景出发,概述了慕课国内外研究概况,结合材料专业课特点,对慕课教学创新模式,教师教学理论和学生学习理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终为材料类专业慕课的实施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慕课"是一种新的在线课程开放模式,它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上引发新的改革。借鉴"慕课"背景,研究机械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从建设课程自身、提高学生素质和增强师资团队三方面提出课程改革新思路和新理念。  相似文献   

20.
全国性的“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成立于首届中国慕课大会,在中国慕课十年发展过程中,全国各地与各高校的在线开放课程联盟组织为慕课与在线教育教学发挥了积极的推动发展作用。本文回顾中国慕课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了智能在线教育等未来高等教育新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