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教育》2013,(3):105-112
为了解离村上学儿童的社会适应情况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以四川省盆周山区某镇中心校X学校和中心小学Y小学381名学生为个案样本,并采用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在总的社会适应方面,离村上学儿童要低于非离村上学儿童,离村上学对儿童社会适应存在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对低年级的儿童尤为明显;第二,对于不同性别的儿童而言,女生在学习适应和生活适应上要显著高于男生;第三,社会适应与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这就说明儿童的社会适应越高,对其学业就越有利。因此,盆周山区儿童离村上学的低社会适应会对其学业造成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
陈梅戴   《教育导刊》2013,(11):30-34
本研究采用自我意识量表和社会适应量表对460名离村儿童和121名非离村儿童施测,旨在探讨西部山区离村儿童的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的情况及其关系。结果发现:①离村儿童的自我意识分值和社会适应水平都显著低于非离村儿童,城乡差距和离村上学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因素;②除焦虑因子以外.离村儿童自我意识各因子与社会适应各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③离村儿童焦虑因子与社会适应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④除焦虑因子以外.离村儿童自我意识因子对社会适应均存在正向的预测作用,能够解释社会适应52.3%的变异量。  相似文献   

3.
撤点并校实施十余年来,大众对其针砭不一,弊大于利是其主流。然而基于西部山区离村上学儿童社会适应的实际调查,研究显示在撤点并校背景下,离村上学儿童在学习、人际、情感、环境、生活等社会适应的五个方面都表现出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智力与性格因素影响小学生学业成就的测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心理测量量表对294名小学生的智力与性格因素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作了相关分析、差异检验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小学生的学业成就既与其智力水平具有显著相关,也与其性格特征具有显著相关,是其智力因素与性格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高学业成就被试与低学业成就被试在智力因素和性格因素上均存在显著差异;(3)在影响学业成就的心理因素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智力、进取性、知识性、自觉性、敏捷性、独立性和情绪活动的强烈性七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社会支持是学业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问卷法对189名学业不良儿童和205名普通儿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学业不良儿童在获得父母亲、教师和同性朋友的总体社会支持上均少于普通儿童,并且在母亲支持和教师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2)在父母和教师的多项具体社会支持内容上,学业不良儿童的得分也显著低于普通儿童;(3)学业不良儿童更倾向于从异性朋友那里获得陪伴娱乐性支持和亲密感。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833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以及路径分析等方法测量研究了学习策略、内部动机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结果表明:(1)内部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业成就呈显著的正相关,外部动机与学业成就呈负相关;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均与学习策略呈显著的正相关。(2)学习策略与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存在显著的回归效应,其中学习策略直接影响学业成就,学习动机一方面直接影响学业成就,另一方面又通过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而间接影响学业成就;(3)学习策略对学业成就的解释为24.1%,学习动机对学业成就的解释为16.2%,学习动机对学习策略的解释为22.2%。  相似文献   

7.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本地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学习投入对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父母教育投入与自己的学习投入、学业表现上,三类儿童存在显著差异,公立学校本地儿童在父母教育投入上得分最高,而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在自己学习投入和学业表现上得分最高,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各项得分都最低;(2)三类儿童自己的教育期望与感知到的父母的教育期望存在显著差异,儿童感知到的父母的教育期望显著高于儿童对自己的教育期望;(3)教育期望差和父母教育投入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期望差越大,父母教育投入越多,流动儿童的学业表现越好;(4)流动儿童学习投入在教育期望差、父母教育投入和自己的学业表现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的生活适应影响到学业成就。进一步研究发现:小学生在自我接受度、行为成熟度和情绪稳定性方面得分较低,在社交技巧、社会适应和总体方面表现不错。在生活的目标、行为成熟度和总体得分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学业成就与亲和力、社交技巧、社会适应、行为成熟度、情绪稳定性、适应感和总体得分有显著的相关,其中社会适应和适应感能解释18%左右的学业成就变异。  相似文献   

9.
学业成就是影响现代社会人才选拔和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家庭背景是影响学业成就最重要的因素。而义务教育是国家或社会以及所有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不同家庭背景的儿童应平等受到充分的教育,均获得符合义务教育标准的学业成就。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化的背景下,对安徽省660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学业成就与家庭背景的关系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学阶段家庭背景诸因素与学生学业成就的相关性不显著,初中阶段父母职业、文化程度、期望水平、教养方式、家庭气氛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均呈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我们武宁县是个山区县,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给普及教育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了适应山区特点,我们采取了一些适应山区农村实际的措施: 合理布局学校网点。我们认为,能不能做到儿童不出村就能上学,这是普及农村、特别是山区小学教育的关键之一。是让学校适应儿童,还是让儿童适应学校,这是两种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实践证明,让六、七岁的孩子爬山越岭去上学,不是好办法。1978年以来,我们经过几次整顿,进一步加强了小学网点建设,在全县办起了841所小学,基本做到了孩子上学不出村。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城区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的发展特征及其影响路径,采用青少年依恋问卷、总体家庭功能量表和社会适应量表对1152名五至九年级儿童进行测试,最终获得城区流动儿童924名作为研究被试。结果显示:(1)城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2)亲子依恋、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家庭功能在亲子依恋影响社会适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家庭功能在城区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影响社会适应中的中介机制,可以为城区流动儿童家庭干预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256名小学生生活适应性和学业成就的研究发现:小学生在生活的目标分量表、行为成熟度分量表和量表的总体得分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小学生的学业成就与亲和力、社交技巧、社会适应、行为成熟度、情绪稳定性、适应感和总体得分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社会适应和适应感能够解释18%左右的学业成就变异,学业成就变异能够分别解释适应感11.6%的变异和生活适应9.6%的变异。  相似文献   

13.
考察初中生情绪智力的特点,并探讨情绪智力对初中生学业成就的作用机制.采用情绪智力问卷、师生关系问卷等对深圳400名初中生进行集体测试,结果发现:(1)情绪智力的不同维度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2)学业成就水平不同的学生情绪智力与师生关系各维度差异显著;(3)情绪感知、运用、理解三个维度与师生关系的四个维度呈显著相关与学业成就呈显著相关,师生关系各维度与学业成就呈显著相关;(4)师生关系在情绪智力与学业成就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心理测验法和问卷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以216名中小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中小学生的智力、学习态度与其数学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发现:(1)小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不仅受其智力发展水平的显影响,而且受到数学兴趣发展水平的显影响;(2)小学生学习兴趣结构中的个人兴趣、情境兴趣、意义性、投入性,对其数学学业成就也有着显的积极促进作用;(3)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来说,智力因素的影响作用显地大于学习兴趣因素的影响;(4)中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基本不受智力发展水平的显影响,但受到数学学习态度发展水平以及数学学习态度结构中的数学乐趣、数学学习动机和对数学的恐惧等因素的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的纵向关系,以及该纵向关系在城市与流动儿童之间的差异,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对653名城市儿童和686名流动儿童进行连续五次追踪。交叉滞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1)虽然总体上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的纵向关系支持了交互影响模型,但儿童类型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城市儿童支持了发展观,而流动儿童则支持了交互影响模型;(2)在七年级上学期到八年级下学期期间,流动儿童先前的学业成绩对后来的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显著大于城市儿童。未来教育实践中要注重群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学业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6.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整群取样法对北京市的116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从城市认同与老家认同两方面考察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与城市适应的关系,及其在教育安置方式与城市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大多属于同化和分离模式;(2)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及适应模式在性别、家庭经济地位、来京时间、教育安置方式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3)城市认同对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均有正向预测作用,老家认同仅对社会文化适应有负向预测作用;(4)城市认同在教育安置方式与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而老家认同仅在社会文化适应上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筛选10~ 12岁低学业成就学生144名,采用问卷法,揭示低学业成就学生在学习策略各维度上的发展与性别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分层多元回归分析探讨教师课堂行为感知和家长参与对低学业成就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影响模式.结果表明:(1)10~ 12岁低学业成就学生学习策略使用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均不显著;(2)而不同的学习策略间差异显著,社会性策略得分显著高于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得分;(3)家长参与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对10~ 12岁低学业成就学生学习策略影响显著,首先,在元认知策略上,家长的认知参与、行为参与和教师的支持性帮助的预测效果显著;其次,在认知策略上,教师的支持性帮助和家长的认知参与的预测效果显著;在社会性策略上,家长的认知参与和教师的高期望感知的预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宁夏南部山区218名农村儿童为被试,运用《儿童入学准备综合测评工具》(SRTB-CV)和《儿童家庭教育环境调查表》考查其学龄前阶段入学准备发展水平及家庭环境的作用。结果发现:(1)宁夏南部山区农村儿童的入学准备严重不足,且没有表现出随年龄发展的成熟效应和性别差异,回族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显著低于汉族儿童;(2)家庭经济水平、父母受教育程度对被试的入学准备有重要影响;(3)宁夏南部山区农村当前的学前教育对当地儿童的入学准备状态没有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东省粤东地区613名青少年的问卷调查,重点探讨了青少年感知到的家庭经济困难与其积极和消极社会适应(学业成就、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应对效能在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是否具有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家庭经济困难与学业成就呈显著负相关,与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则呈显著正相关。(2)应对效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经济困难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不利影响,起到风险补偿效应。(3)应对效能在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具有中介作用。(4)应对效能可以缓冲经济困难对青少年外化和内化问题行为的促进效应,支持压力缓冲假设。因此,应对效能在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之间同时具有补偿、中介和缓冲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流动儿童区域文化适应的特点及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区域文化适应问卷和城市适应问卷,对北京市7所中小学的992名流动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人际观念适应困难显著高于生活方式适应困难;(2)流动儿童文化适应、文化认同和城市适应均在家庭经济状况、年级、来京时间、性别、学校类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与文化适应有密切的联系,区域文化适应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城市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