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何叙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4):462-464
应用超声心动技术对20名无系统训练的学生和20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安静、递增负荷运动和恢复状态测试结果表明,运动训练可以使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心脏形态和机能产生显著的适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分析了10名优秀女摔跤运动员和10名普通女学生静息状态下心脏各瓣膜口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表明:经过专项训练的优秀女摔跤运动员的主动脉、肺动脉、二尖瓣、三尖瓣血流频谱的有关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均为正常范围)。结论:经专项训练的优秀女摔跤运动员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心功能储备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综述了当前超声心动技术在运动员心脏研究中的应用,分析其检测指标所反应出的运动员心脏的结构特征及功能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心钠素与采用超声心动法测定心功能相结合,对10名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和10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了逐级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以探讨运动中心脏内分泌与心血管功能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心脏不仅是心钠素的产生和释放部位,也是心钠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M型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20名游泳、短跑女运动员的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状况,并对游泳、短跑女运动员的左心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名女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均属正常。游泳运动员的每搏输出量为85.87±6.72ml;短跑运动员的每搏输出量为76.82±11.27ml,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提示游泳与短跑训练对运动员心脏功能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别。提示不同项目、不同性质的运动训练对心脏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心脏是心脏对不同形式运动负荷在不同时期产生的适应性的改变。已有的研究提示,一般认为等张运动导致心腔扩大,等长运动导致心肌肥厚,但在实际训练中,并不存在单纯的等张或等长训练。运动员心脏增大的原因有可能是血流动力学过载、遗传因素及内分泌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超声心动技术由于方法简单准确和无创,是评定运动员心脏功能与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前言运动员心脏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超声诊断技术出现以前,人们通过心电图、心脏X线检查等方法来评定运动员心脏,从某些侧面和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运动员心脏形态及功能的特征。超声心动  相似文献   

8.
速滑运动员左室功能的二维超声心动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ALOKA、LS、SSD—228型超声心动仪,进行了纵向追踪,系统测量93名速滑等级运动员。发现其心脏结构和左室泵血功能均呈现进行性增强与提高,基本期(含比赛期)训练效应最突出;对全面认识和客观准确评价运动员机能水平、指导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举重、摔跤运动员心室及肺动脉内径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以无氧供能为主的举重、摔跤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实验测定分析了10名举重运动员、10名摔跤运动员和10名无训练者安静时左右心室舒张末内径及肺动脉内径。结果发现举重运动员的LVIDd、RVIDd和肺动脉内径与对照组比较,指数值增大并有显著性意义;摔跤运动员仅LVIDd较举重组和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举重运动的缺氧程度比摔跤运动高,体现了专项特点。  相似文献   

10.
优秀健美操运动员心功能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声心动描记技术测定了20名全国健美操比赛运动员和20名普通大学生安静时和卧位蹬车负荷运动中的心功能(其中每组男、女生各10名),负荷分别为50W、100W、150W,每级负荷3min,结果表明,运动员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每搏量及心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在150W时尤为明显。提示健美操运动可增强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董德龙 《体育科学》2012,32(4):84-97
运用专家咨询、调研、测试及元分析等方法,完成了对新一轮备战的中国国家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测试和数据收集,重点从身体机能训练(有氧与无氧训练)和力量训练两个方面论证了体能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认为,1)就身体机能训练而言,实行"两极化"模式可能更优于"乳酸阈"模式,主要体现在有氧与无氧训练的强度和比例2个方面。2)运动员的有氧能力与功率下降率有着更为显著的相关性(r=-0.626,P=0.000),即有氧能力越强,功率下降率越低,通过元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有氧能力与功率保持能力的显著相关关系(总效应落在有效区内);3)力量训练方面应突出全面性(r最大力量=0.614,r力量耐力=0.532和r快速力量=0.511),但应在最大力量基础上发展快速力量。同时,也证实,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对运动水平存在显著的交互性作用(F=3.241,P=0.006,Et2α=0.176),进一步显示出单纯发展快速力量意义不大。4)我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体能训练方法上应体现两点,一是需增加快速力量的训练手段,如增强式(plyometric)训练内容;二是注重不同部位的力量训练,如上肢体现出最大力量的特点,下肢体现出快速力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唐建元 《体育科技》2010,31(1):72-7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经验总结法,对我国男子摔跤训练工作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为了提高我国男子摔跤队的训练水平,达到夺得奥运会金牌目标,必须加强国家队的制度建设,保障训练工作顺利实施;全面客观分析找出差距,找准突破口和对策;深入研究摔跤制胜规律,改革创新训练思想;突出关键专项素质训练,重视恢复有效预防损伤。  相似文献   

13.
古典跤运动员亚高原训练血红蛋白变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古典跤运动员在太白山高原训练的身体机能变化规律,对参加第4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集训运动员跟队追踪测试约两个月,得出了血红蛋白(Hb)在高原训练期间的变化参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参加全国男子古典式摔跤冠军赛的辽宁省运动员赛后调整性训练的部分内分泌指标进行分析,探讨赛后调整性训练机体内分泌的变化,以便了解运动员的机能及免疫系统功能状态,为古典式摔跤的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特点,采用调查、测试和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53名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结构指标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1)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上发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具体表现为身材、身体充实度和去脂体重较高,体脂含量较低;(2)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磷酸原供能能力较好,心血管系统机能良好,并具备较强的有氧代谢能力,但糖酵解供能能力有待加强;(3)不同级别选手运动素质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在最大力量方面大级别运动员优势明显,而在速度、灵敏、耐力方面中小级别运动员则具备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跟队观察的方法,对山东省优秀摔跤运动员第十届全运会前的赛前训练过程进行总结、探讨。研究认为,科学合理地安排赛前训练时间、布置训练内容、选择训练方法与手段、调节训练负荷节奏并实施有效的医务监督,对于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最佳竞技状态,表现出最佳竞技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对中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有较为客观和量化的认识,提升该项目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水平,以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集训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专家咨询、形态测试及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内一般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相比,中国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具有手臂粗而长,四肢肌肉充实度较高及颈部、腰部围度大、髋宽大的身体形态特点;中国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世界优秀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相比,体重指数显著高于国外优秀运动员(P<0.05),但是肌肉质量不足。另外,通过对各指标的因子分析和得分统计,国家队运动员的臂展、臀围、手长等指标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下肢长(B)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Cardiac transverse diameter, heart rate, and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were studied in 17 champion Turkish wrestlers. The wrestlers' cardiac transverse diameters were compared with eight normal untrained Turkish people, the Ungerleider-Gubner nomogram, and other reported values. Bradycardia and low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were found in wrestlers. The mean transverse diameter of wrestlers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of controls, but the same as the values found in normal people by others. The mean transverse diameter of controls was slightly smaller than the predicted valu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wrestlers' cardiac transverse diameters are at the upper limits of normal valu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摔跤运动员血瘦素的分泌特点、与体成分的相关性,分析一次性抗阻运动对摔跤运动员血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以男子摔跤专业运动员(n=12)为实验对象,以运动爱好者(n=14)和非运动爱好者(n=12)为对照,对安静时血瘦素的分泌特点及与体成分的关系进行分析.抗阻训练后,30min,再次测定血瘦素水平,对比研究专业组抗阻训练前后血瘦素的变化.结果:安静时,摔跤运动员血瘦素水平、体脂、体脂%及体重指数显著高于运动爱好组和非运动爱好组(P<0.05).摔跤运动员血瘦素水平与体脂、体脂%正相关(P<0.01),与体重指数间不具有相关性(P>0.05),非运动爱好组的血清瘦素与体重指数高度相关(P<0.01).但是各组间单位体脂的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摔跤运动员在进行抗阻训练后30min,血瘦素水平下降8.7%(P<0.001).结论:1)摔跤运动员体成分发生了改变;2)体脂是血瘦素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3)一次性抗阻训练能下调男子摔跤运动员血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