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10个省(市)1 552名不同玩法偏好体育彩民的购彩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玩法偏好体育彩民呈现出不同的购彩心理与行为特征。竞猜型彩民和即开型彩民主要通过网站途径来了解体育彩票;数字乐透型和高频型彩民则分别通过店前广告和电视了解。竞猜型彩民的购彩能力和购彩积极性最高;竞猜型彩民购彩前时间投入普遍较长,即开型彩民较短。数字乐透和竞猜型彩民的购彩意向受购彩认知的影响最大,即开型彩民的购彩意向受外部信息作用的影响最大,高频型彩民的购彩意向受风险偏好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老年体育彩民购彩心理与行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10个省(市)173名老年体育彩民的购彩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并与2 350名非老年彩民的购彩心理与行为进行对比。结果显示:(1)老年彩民月购彩金额占月收入之比显著高于非老年彩民;老年彩民以购买乐透型和高频彩票为主,购买竞猜型比例较少;(2)老年彩民购彩动机主要为增加社会交往、丰富业余生活等,经常购买某一玩法的主要原因是简单易懂,而绝大部分家人默许或赞同老年彩民参与购彩;(3)老年彩民的购彩认知显著高于非老年彩民,比较认可彩票的休闲娱乐性和公益性,不太认可彩票的经济投资性;(4)老年彩民各方面的满意度均略高于非老年彩民,但其体育彩票设计、销售点和管理部门满意度得分仍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3.
高收入体育彩民购彩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我国10个省(市)高收入体育彩民的购彩心理和行为进行调查,并分别与高收入非彩民及一般彩民比较。结果表明:(1)风险偏好、购彩认知、经济效用和外部信息作用因子是区分高收入彩民和高收入非彩民的重要因素。高收入彩民在上述4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高收入非彩民。(2)在购彩行为特征上,高收入彩民主要通过网站了解彩票;购买方式以彩票销售点购彩为主,但比例显著低于一般彩民,通过网络购彩的比例显著高于一般彩民;高收入彩民人均月购彩金额约为一般彩民的两倍,但人均月购彩金额与人均月收入之比仅为一般彩民的三分之一;购买竞猜型彩票的比例显著高于一般彩民。最后,提出促进高收入群体购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老年体育彩民购彩的时间投入、金钱投入和购彩频率对老年人幸福度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以及社会支持在这一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使用购彩行为问卷、幸福度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的武汉市彩票销售点的97名60岁以上的老年体育彩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老年体育彩民普遍保持理性的购彩行为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其购彩金钱投入与购彩时间投入相对较少,购彩频率保持较好,社会支持和幸福度状况良好;(2)加大购彩金钱和时间投入对老年体育彩民幸福度促进作用不明显,老年体育彩民购彩金钱投入与社会支持和幸福度相关不显著,购彩时间投入与社会支持显著相关,但与幸福度相关不显著;(3)增加购彩频率有助于提升老年体育彩民的积极心理效应,老年体育彩民购彩频率与社会支持、幸福度相关显著,购彩频率对幸福度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且社会支持在购彩频率提高老年体育彩民幸福度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共健康视角下体育彩民的购彩危害具有普遍性,相比临床病理学购彩危害研究聚焦于问题彩民的诊断和治疗,公共健康理论认为,体育彩 民购彩危害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研究重心在于一般体育彩民购彩危害的预防。购彩行为在购彩危害的预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低风险 购彩行为阈限值的有效区分可为购彩危害预防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有助于推动体育彩民购彩危害最小化。采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探索体育 彩民低风险购彩行为最佳阈限值与危害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表明:体育彩民形成了坚持购彩的习惯,购彩频率普遍较高,购彩金钱和时间投入 较为理性,但仍有部分体育彩民投入相对过多;体育彩民低风险购彩是指,经历2种以下消极后果的购彩行为;风险曲线分析显示,购彩行为强度越 大,体育彩民经历的购彩危害风险越高;ROC曲线分析确定购彩支出占收入比、月购彩金额、月购彩频次和每次购彩前研究时间的最佳低风险购彩 阈限值分别为5%、100元、15次和20 min,均能有效鉴别购彩危害;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当超过4个低风险购彩行为阈限值时,体育彩民购彩危 害风险会显著增加。低风险购彩行为阈限值的确立对降低体育彩民购彩危害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体育彩民购彩健康消极效应已受到学界与社会广泛关注,而购彩健康积极效应却历来被人们忽视,辩证地看待购彩健康两面性有助于提高体育彩民购彩健康水平。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基本框架下,考察社会生态系统因子(个体、人际和社会3个层面)与购彩健康的关系,以及缓冲因素(感知风险)和促进因素(购彩预期)在其间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法,对3770名体育彩民进行调查发现,控制幻觉、父母购彩行为和不当宣传对购彩健康消极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和谐激情和同伴态度对购彩健康积极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感知风险在控制幻觉、父母购彩行为和不当宣传3个因子与购彩健康消极因子间起负向调节缓冲作用,相比高感知风险彩民,控制幻觉、父母购彩行为和不当宣传对低感知风险彩民的购彩健康消极因子正向影响更大;购彩预期在和谐激情和同伴态度2个因子与购彩健康积极因子间起正向调节促进作用,相比低购彩预期彩民,和谐激情和同伴态度对高购彩预期彩民的购彩健康积极因子正向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449名竞猜型体育彩民,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竞猜型体育彩民主观知识、拒绝自我效能感和购彩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竞猜型体育彩民的主观知识可以直接影响他们的购彩健康;(2)拒绝自我效能感与购彩健康中理性控制维度显著正相关,与愉悦体验、积极社交和社会危害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3)拒绝自我效能感在竞猜型体育彩民主观知识与购彩健康中的理性控制和社会危害2个维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湖北体育科技》2021,(6):510-514
本研究以过度自信为中心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揭示了竞猜型体育彩民主观知识对问题购彩影响的内在心理机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972名竞猜型体育彩民,结论:1)感知风险与问题购彩显著负相关,主观知识、过度自信均与问题购彩显著正相关;2)竞猜型体育彩民过度自信在主观知识与问题购彩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感知风险对过度自信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作用,能够对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做出一定的调节。总体来说,随着感知风险的增长,过度自信对问题购彩造成的影响明显下滑。  相似文献   

9.
体育彩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认知偏差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体育彩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认知偏差现状及其对博彩行为的影响.结论:体育彩票消费者以中低收入的年轻人为主,学历结构较高,彩龄不长;消费者的总体认知偏差状况良好,购彩趋于理性,但也存在部分严重问题彩民;有近60%的消费者持有冷热号码偏好,迷信思想差异性较大;认知偏差对消费者的购彩行为影响显著,是导致问题博彩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体育彩民购彩意向影响因素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分析我国体育彩民购彩意向的影响因素,并编制问卷。对湖北省7个城市的531名体育彩民第1次实测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购彩认知、外部信息作用、经济效用和风险偏好。对我国4个省市的930名体育彩民第2次实测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4因素结构模型拟合度较好,对效标效度有较好的预测作用,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山西省体育彩票发行量与其他兄弟省份相比销售额相差较多,本研究通过对体彩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视图找到进一步扩大体彩销量的方法。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消费者中男性占92.7%、45-59岁的消费者占46.3%、初中以下及高中学历者占总体的63.9、其他从业人员占总体的37.9%、月收入在1291-3500的消费者占90.9%。结论:山西省体育彩票消费者中男性较多、年龄以中年为主、收入水平不高、无固定职业者较多、以中低学历者为主,其中学历水平与收入水平对购买彩票的行为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董埙 《体育科研》2012,33(6):93-96
摘要:综合运用网络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985高校体育网站Web设计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985高校体育网站Web设计水平偏低,主要表现在导航系统设计可用性偏低,平面设计缺乏美感,文本排版缺乏可读性和易读性,栏目内容过于行政化,缺少以Web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内容的原创度较高,但充实度低,扩展性较差。鉴于此,建议储备专业技术人才,建立网站建设团队,实行网站建设的责任制,转变网站设计理念等方面入手,提高我国高校体育网站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宁波地区体育彩票消费市场的调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电脑型体育彩票消费者的年龄、动机等13个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统计,掌握宁波地区电脑型体育彩票消费市场的基本特征.调查发现,仅有18.3%的人对体育彩票较了解,75.1%的人消费动机以试运气和消遣娱乐为主,仅7.1%的消费者明白体育彩票是体育事业的集资途径.文章针对体育彩票市场的经营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南京电脑型体育彩票消费者市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南京市电脑型体育彩票市场消费者的基本构成、消费行为、消费动机、获取彩票信息的渠道、体育彩票的可替代性、对体育彩票发行与销售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上海市电脑型体育彩票销售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来源、销售年限、与责任人的关系、家人支持程度及对体育彩票的认识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的公共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与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今后河南省高校公共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与更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访谈、数据统计以及个案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 ,探讨并构建了我国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未来模式 ,并提出了政府与社团结合型管理体制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女子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女子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队伍现状、培养模式、竞赛体系、管理机制、教练员队伍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并针对目前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力求对国女子竞技网球运动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影响南京体育彩民彩票消费行为若干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南京体育彩民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体育彩票消费冲动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的趋势;社会保障程度较低的职业群体更偏好购买体育彩票:高中(中专)和初中及以下化程度的群体为体育彩票消费主体;低收入的消费群体更热衷于体育彩票;影响消费购买彩票的动机以“物质性”动机为主;报纸和电视对彩民的购买行为的影响最大;彩票市场的竞争是影响体育彩民购买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绝大多数家庭对购买体育彩票持积极支持或默许的宽容态度。  相似文献   

20.
马楠 《体育科研》2013,34(2):98-103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以上海市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17所高校为研究对象,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来研究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组织结构设计、组织责任和组织制度,并从该视角来探讨和解决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