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86年以来,我国竞技排球运动二线队伍总体人数稳中有升;中部地区的二线在队人数的下降以及西部二线在队人数的持续低迷是拖累我国排球二线队伍发展的主要原因;二线向一线输送运动员贡献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我国东部地区所占全国竞技排球二线在队人数的比重在不断增多,反应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建议:巩固东部培养基础优势,重新组建中西部竞技排球二线队伍培养体系,打破人才封闭的壁垒,实行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踝关节内翻扭伤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在球类、田径和体操等项目运动中,运动员经常由于技术性原因、身体素质的原因和地面不平等意外而发生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受伤旧情况。根据一些运动会中对外伤运动员的统计数字表明,这个部位受伤的比例是柑当大的,有的甚至达到占所有受伤人数的百分之三十。尽管导致  相似文献   

3.
为更明确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普修课运动损伤的原因,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对菏泽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济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针对体操普修课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机理进行调查。研究认为:体操普修课中学生受伤比例较高,且男生大于女生;损伤比例较高的项目是双杠与单杠;受伤部位主要是手腕部位;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要领错误;预防运动损伤主要涉及教师、学生、场地管理人员等角色。  相似文献   

4.
有研究表明,我国体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与运动损伤有着极密切的关系,造成体操运动员过早退出竞技场的主要原因是伤病。我们对我国儿少体操运动员的调查中亦发现,随着运动等级的升高,外向型和不稳定型的运动员人数逐渐减少,是否此类型运动员由于伤患,很少能达到高水平而遭到过早淘汰,目前尚不能肯定。但是我们认为,运动损伤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才的培养与输送,因此,在选材时重视对个性类型的选择是有必要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物资源的浪费,提高成才率。  相似文献   

5.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不管是业余体育爱好者还是专业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都有受伤的风险.国外研究发现,在所有青少年的伤病中,由运动引起的占11%.随着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由运动引发的伤病也随之增多.在众多对体育运动优、缺点的评估中,运动损伤开始成为主要评价因素,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运动人群.考虑到运动损伤的发生会对运动员的成绩产生巨大影响,甚至给运动者带来永久性伤痛,因此,运动项目的规则制订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体操、游泳和一些重竞技运动项目.然而,一些人们熟知的球类项目如足球、手球和篮球等,由于参与人数多,依然存在大量的运动损伤,因此,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法、实地调查法等,通过调查上海市杨浦区足球、手球和篮球项目302名(足球运动员152名,手球运动员94名,篮球运动员56名)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分析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机理,旨为完善运动损伤的防御措施,更好地保护青少年运动员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体操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学习研究,归纳了体操运动员的损伤部位,分析了损伤原因、性质,掌握损伤发病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便在今后的体操训练和比赛中,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运动创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国一、二线等级运动员比例从1984年的1:0.6增长到2001年的1:6。1991年后,一线运动队运动健将与二级运动员人数呈逆向发展的趋势。预测到2008年,我国奥运项目一线运动员人数将会达到17006-21652人,二线运动员为51525人,三线运动员为407710人,一、二、三线运动队人数的比例关系将达到1:3.0:23.8,二三线后备队伍将会获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奥运项目金字塔结构将获得一个更加雄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少年体操运动员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本文通过对参加1986年1月至3月全国少年体操集训的16省市队的男、女运动员共69人(男27、女42)进行暨往史及集训期间的损伤调查,以了解目前少年体操运动员发生损伤的主要部位及性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去寻找减少和预防损伤的措施,以保证运动训练的正常进行,使运动员的身体得以健康的发展。二、少年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唐丽 《体育世界》2010,(12):12-13
运动损伤是严重困扰体操训练和比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以参加2006年中俄青少年体操比赛的国家体操二队及天津体操队的体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高水平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率、类型、性质、部位、季节及其损伤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损伤类型以韧带及关节囊的损伤为主;损伤的部位以踝关节的损伤为主;冬季是运动损伤的高发季节;支撑过多、局部负担过重和训练量和强度过大,力量差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损伤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预防损伤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体操总论     
G830.145.3 体操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Research on the sports in juries of gymnastics players[刊,中,A]/ 田凌(河南大学),曹森孙(首都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 院学报.-2003,15(4).-114-116表4参6(SJ) 体操//运动员//损伤//调研 本文通过对体操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了解体操运动员的患病率及创伤特点,分析创伤原因, 掌握发病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便在今后 的体操训练和比赛中,预防和减少运动创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对参加2006年湖北省第6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68名“蹴球”运动员和参加2006年浙江省第3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40名“蹴球”运动员共108名“蹴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蹴球”运动损伤发生率很高,以大腿肌肉拉伤为主、其次是膝关节髌骨劳损病;局部负担过重、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技术动作问题和准备活动不充分等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预防“蹴球”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和优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具有丰富的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别具特色的湖湘文化;独特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等优势,其体育旅游产品开发所能带来的收入必将是空前可观的。由于湖南的体育旅游起步晚,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娱乐需要与体育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存在着矛盾,体育旅游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及服务设施跟不上,使湖南体育旅游市场的潜力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发展湖南省体育旅游的对策,为湖南体育旅游发展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体教结合”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体教结合”是伴随着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下的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缺失而出现的,它符合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但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先体后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体教分离或者结合不畅;竞技体育体制下的后备人才培养受到严重挑战,运动员的退出机制没有有效建立起来;教育系统下的教练员队伍建设遭遇种种束缚,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教练员队伍无法有效对接.为加强“体教结合”,实现“体教融合”,一方面要强化政策导向,建立完备的竞技体育人才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更要重塑竞技体育的价值追求,实现竞技体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竞技运动训练就是为了让运动员能够取得较高的比赛成绩,最大限度的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但在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普遍退役过早,这对国家、对自己都是一种损失。因此,本文对山西省优秀体操运动员运动寿命进行调查研究,在这项研究中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体操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我国其他优秀体操运动员延长运动寿命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就江苏省大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受伤情况调查了江苏省部分高校的学生与体育教师。以期从中发现大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规律性,为后续的预防工作做好前期研究。  相似文献   

16.
郭晓琴 《体育科技》2014,35(4):134-136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江西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生源数量减幅较大、田径项目出现严重生源危机、生源竞技水平不高、教练员缺乏经验、物质保障不足等都是目前江西省普通高校竞技体育面临的严峻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合理布局项目,非均衡协调发展、“一条龙”体系领先,多渠道并举、优化教练员队伍、拓宽渠道,形成多元经费结构等相关的建议,期望为江西省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江苏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一条龙"培养体系的现状及建构策略进行研究。目前江苏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无一支队伍已建构大—中—小"一条龙"升学及训练体系;我省高校所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更倾向于"拿来主义",即体工队现役及退役队员、有体校专业训练经历的队员,"成绩至上""锦标主义"等问题仍然突出。通过高校—中学—小学书面协议式挂钩建构运动苗子资源共享和互动系统,建立不同阶段、层次运动苗子的目标体系并其细化,"一条龙"培养体系建构中要摒弃"成绩至上"、"锦标主义"。通过建立各运动项目组织联盟等策略促进江苏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一条龙"培养体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十二”时期是山东省全面启动建设体育强省战略的关键时期,构建与体育强省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是确保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文章对构建山东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为山东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此必须实施包括德、智、体、美、劳在内的综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保证。由此可见,体育和教育本身就是一体的。当前,体育与教育出现了明显的脱节现象,“体教结合”问题应运而生,但仅从体育与教育的逻辑关系看“体教结合”本身是不符合逻辑的。如何在大教育内涵下有效整合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资源成了当前的热点问题,“体教融合”应该是一条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有效途径。“体教融合”理念的逐步形成与实施,将会为江苏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竞技体育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指出了影响湖南农民体育事业发展的因素,由此提出了湖南农民体育发展的战略思想,构建了湖南农民体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