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国际化的不断推进,高校举办暑期继续教育成为趋势和必然。北京大学与剑桥大学分别作为中、英最早面向研究生开设暑期继续教育的学校,经历了不同历程,两者在办学理念、教学内容与途径、学业评价等方面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高校开设暑期学校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范式模仿与理念移植阶段,因此深入研究国外先进模式,对我国如何更好地开展暑期继续教育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一些比较混乱的局面,包括招考过程的“潜规则”、研究生培养目标模糊、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学术近亲繁殖、师生关系异化、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师生比过低、研究生教育布局不合理等现象。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研究生教育进行治理:重新定位研究生教育目标,改革研究生教育内容,进行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研究生教育法》制定,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理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加强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生科研和实践能力训练、导师队伍建设,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建立研究生资助工作体系和研究生教育评估制度,促进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但也还存在研究生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研究生管理体制、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导师和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只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研究生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吸引更好的生源,伯克利大学不但在招生环节上着眼于优质人才的具体情况,而且努力为他们提供丰厚的资助,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同时,伯克利大学通过采用研究生导师和顾问的双重指导,开辟自由开放的学习渠道和层层分级的课程体系以及对评价过程的严格把关,保证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伯克利大学采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This paper explores new patterns of learning across cultures in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a cohort of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tudents at a university in Chinese mainland. North University (NU) has hosted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its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programs for decades. However, between 2008 and 2010, a new Master’s degre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as established. This attracted 75 graduat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ary backgrounds, from 21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frica, Asia, Latin America, and Oceania. English is the common language to both students and faculty, but a foreign language to all. This program marks a significant shift for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as it reaches out to the world. The paper describes this cohort’s lived experiences in China, including academic, linguistic and sociocultural learning. It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such programs pose for the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explores how these challenges have become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and how barriers have been overcome. It also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case for the upgrading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in China.  相似文献   

6.
Th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SA comprises the undergraduate programs of the colleges and the graduate programs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 This distinction has no equivalent in Germany. The idea of elite education is connected exclusively with the colleges. Its meaning and functions are demonstrated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criteria which are used for the rank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ranking of the colleges is addressed to the students and is based on indicators, which give expression above all to the educational priorities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alumni. The ranking of the graduate programs focuses on specific academic programs and is addressed to the members of the various academic fields and to their prospective students. A few rankings cover whol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erve to inform the higher educational management. We use these data to identity the specifics of outstanding research universities and their role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会的学术研究泛及近代中国教育的各个领域。教育学会从事学术研究,既反映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教育诉求,又折射着新式教育勃兴的急切呼唤,由此使其学术研究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纯学术研究。依托学术研究的开展,教育学会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历史进程中一股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加速了中国近代教育学术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坂元昂先生是日本教育工学的奠基人,更是中日教育技术学术交流的“催化剂”,其代表作《教育工艺学简述》自1979年翻译中文出版后,给我国早期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不可替代的“模板”性作用。而后,坂元昂先生曾多次访问中国,参加我国与教育技术有关的各种学术研讨会,“中日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论坛”就是在坂元昂先生的提议下成立的,时至今日已连续举办4次,成为目前中日两国教育技术学术交流的重要纽带,探察坂元昂先生教育工学之学术思想,对处在瓶颈期的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shift in the discuss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al programs (graduate military courses) used to train academic personnel. This proposed shift is toward a social field of discourse where the inconsistencies and uncertainties of the current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modernizing the training and certification of highly qualified research personnel) are looked 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urpose of graduate school (preparation of a dissertation) and minimized. In addition,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public’s decreased interest in graduate school as an institution and compares master’s degree programs, 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and existing global model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highly qualified personnel in the graduate schools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ocial issues of graduate schools are significantly more important than issue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ams.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为了满足石油企业对创新型、应用型和国际化地质人才的需求,在地质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探索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在本科生教育阶段探索了“订单式”培养模式、创新计划实验班培养模式和卓越工程师班培养模式;在硕士生培养阶段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了全英文国际化培养模式和校一企一校国际化培养模式。这些培养模式满足了石油企业对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1.
1981年1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具有法治保障意义的学位制度正式建立。三十年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从起步到发展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为国家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与总结三十年改革与发展经验,对于实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盛行于我国众多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沙龙是研究生教育中一种独特的学术传统,通过对学术沙龙的进一步改造,从中探索出研究生教育的新方法——师徒式学术沙龙。师徒式学术沙龙秉承学术沙龙的优点,同时又发挥导师对研究生教育的规范性和针对性,本文将对师徒式学术沙龙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以期为丰富研究生教育提高研究生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出现一种新型的合作教育研究形态,即"双向滋养"型合作教育研究.它是当代教育理论更新与实践变革同时态发展及突破德国与美国教育研究局限性的需要,其发展亦与介入主义兴起、中国学术传统促动及思维方式更新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以理论者与实践者为中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在沟通与转化.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教育改革方向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放在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中加以考察,可以洞悉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特征,希望能够为确定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回顾我国研究生教育状况之后阐述了提高研究生创造性的重要意义;运用创造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招生录取方式进行分析,并指出它的局限性;引进考生“已有学术和科研能力评价”项目,并建议把它当作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强调此举将有助于使研究生的创造力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开始培养,也有助于科研活动的普及与提高。  相似文献   

16.
Using a conceptual model,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variables associated with the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peer assessment ratings of graduate and professional schools in business, education, engineering, law, and medicine. What are the correlates of prestige among the nation’s leading graduate and professional schools, and are they consistent with prior studies of prestige? Not since the studies of the 1995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data have scholars examined the correlates of prestige for individual graduate programs, and no study has ever extensively examined the U.S. News graduate ratings. Using available data from U.S. News, as well as institutional websites and ISI Web of Science information, this analysis finds robus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U.S. News graduate school reputation ratings and the model-relevant indicators, especially enrollment size, admissions test scores, and faculty publications per capita.  相似文献   

17.
李政涛 《教育研究》2012,(3):4-11,34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一把教育的尺度来衡量,并以此作为判断当前社会发展状态的基本标尺之一。教育尺度的引入将改变研究思路,带来新的思维方式;改变研究问题,拓展研究视野;改变研究立场,确立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的教育学立场。"教育尺度"视域中的"教育基础"涉及人口、教育机构、社会对教育的支持以及政府领导与管理教育事业的方式等。"在中国"研究"教育基础"更能凸显"中国自觉",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教育尺度的形成与运用提供"中国参照系"下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及其改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别敦荣  陈亚玲 《教育研究》2005,26(11):49-54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长学制,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层次,为我国各类高校和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输送了数十万生力军,在未来一个时期仍然是影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教育层次和教育形式。与此同时, 短学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因此,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积极探索长短学制并存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改革学制的同时,加强教育观念创新,深化培养和管理工作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继续教育实践领域不断发展,研究范畴不断扩大,继续教育的概念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在党和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文本中,继续教育已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学习型社会重大发展战略。从继续教育的概念出发,以政策文本为线索,追溯我国继续教育概念的演变,梳理其发展脉络,为探寻新时代继续教育的发展定位提供有益的思考。从实践内容上看,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既是我国教育实践上不同历史阶段教育体系构成的不同表述,也是二者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吸纳和融合多种教育思潮后的产物。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等多种理论思潮的融入,赋予继续教育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动态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之反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盛兵 《教育研究》2005,26(11):55-58
我国研究生教育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尤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为重要。以往的研究注重概念分析、总结模式类型、侧重借鉴国外、关注层次类型,但缺乏对研究生培养模式划分依据的重视和研究;在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方面,忽视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发展背景相近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状况; 尚未提出与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急剧扩大的发展现状相适应的有效模式。今后的研究中,要注重划分依据研究,分层次探讨硕士生培养模式与博士生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