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基于从多个历史叙述文本勾勒出的洪堡创办柏林大学的基本史实,批判地分析了对洪堡创办柏林大学历史地位的质疑、"洪堡神话"的构造与解构等历史叙事,指出柏林大学的创建,正是以洪堡为代表的德国有教养的知识阶层,就建立一所体现德意志精神、道德、文化使命的新大学所达成的集体共识和付诸于集体行动的结果。关于洪堡创建柏林大学及其教育观念的各种历史叙事,固然都存在着从部分来构建整体的片面性,反映的却是不同时代德国知识阶层在认知论-政治论两个维度对现代大学价值所进行的建构、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给传统史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以鲜明的批判和质疑精神,解构了近代以来形成的历史知识、历史观念和学术话语,给史学研究带来许多有益的思考和启迪,推动着当代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所谓"洪堡神话"的讨论,提出了一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即如何理解和分析洪堡的大学理念的现实影响,从更宏观的层次看,这是涉及如何理解观念与制度和行为的关系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洪堡神话"的基本观点,尝试分析洪堡的大学理念对十九世纪德国大学理念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机制,提出了理解观念与现实关系的"复印机"思维和"扳道工"思维,认为应当用动态的眼光来分析洪堡大学理念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4.
孙碧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2):63-70
国际学界的"教育技术神话"批判研究与"技术引发教育革命"的浪漫论同时问世,相生相克.前者质疑后者给人们提供了教育技术的虚幻愿景,剖析技术应用的多维度负面效应,认为技术能使学生学习更高效优质、促进民主平等和塑造个性等是不可靠的承诺."教育技术神话"批判研究分为系统论、政治经济学和哲学三种取向,核心特征是多学科参与,各种视角、理论和方法百花齐放,它不同于保守反技术的"新卢德主义".梳理国际"教育技术神话"批判研究的学术谱系,开展对技术牵涉的社会、知识和伦理等问题的本土研究,将教育技术研究由学习科学话语主导改造为开放的跨学科领域是教育界的知识责任.  相似文献   

5.
吴红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3):106-109
威廉·冯·洪堡是德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通过对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的分析,详细考察洪堡十九世纪初提出的大学理念的基本内涵:大学具有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双重职能,大学教育应当把教学与科学研究统一起来;大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完人",即具有完美无缺的人性,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大学教育必须独立于国家政治之外,力主大学的相对独立与学术自由。  相似文献   

6.
面对18世纪德国大学的糟糕状况,19世纪初普鲁士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Humboldt,1767~1835)从其新人文主义思想出发,提出了新的大学理念,即"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并在一些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筹建了柏林大学,通过国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使得19世纪的德国大学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小原国芳与洪堡的"完人"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比较了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和德国教育家洪堡的"完人"教育思想的异同,认为"完人"教育思想具有价值永恒性,它的某些方面可以为我们所借签,并可丰富我们的素质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教育史学科是中国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经走过了120余年发展历程。本文立足时代高度,从全球视野和中国发展两个大局,对21世纪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做了前瞻性思考。在新世纪,为更加有力地发挥教育史学科的作用,使之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为学术和社会做出新贡献,第一,教育史学研究者应更加自觉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研究宗旨——充分体现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是为了给当今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和动力,突出研究外国教育史是为了给中国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方法;第二,教育史学研究者应明确存史求真传承积累与鉴往知来资政育人的双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史学科在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趋势方面的作用;第三,教育史学研究者应推动教育史学在与时俱进中追求多样性发展,大力开展跨学科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第四,教育史学研究者应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史学中国学术话语体系中,教育史学研究者可以在五个方面努力:批判地继承中国学术传统价值取向的合理因素;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史学的思维方式;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学术理论范畴;批判地继承中国史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的高等教育思想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学者去探索它的真谛。这些学者中,有的专门探讨了洪堡的高教思想;而更多的则在探讨有关柏林大学、德国教育史和其它德国教育问题时,涉及到了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这些学者的努力使我国对洪堡高教思想的认识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尚未尽善尽美,其中有的还难免存在不妥和疏误之处;而在中国深化高教改革,努力建设“211工程”的今天,在更高、更新层次上重新探讨洪堡的高教思想,就具有了更为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国内学  相似文献   

10.
<正>南美洲西岸,有一股自南向北的洋流,从智利南端延伸到秘鲁北部,地理学上称为"秘鲁寒流",别名"洪堡寒流"。如果再追根究底一番,人们会发现美洲附近,"洪堡"常常出现:美洲大赤鱿别名"洪堡鱿鱼",秘鲁企鹅被唤作"洪堡企鹅"……事实上,从大西洋到太平洋,都不乏河流、山川、城市和学校以"洪堡"为名;而从德国到世界,受益于"洪堡基金"的学者数以万计。这位"洪堡"的全名是亚历山大·冯·洪堡。  相似文献   

11.
教育话语分析是指通过对教育话语的考察与分析,探寻教育真理、指导教育实践的过程.教育话语分析强调在历史和社会两个向度上开展教育研究,在解读话语意义的同时考察教育话语与社会的演变与互动;教育话语分析采取批判和多元的立场,洞察教育话语背后的力量与真实性,强调话语研究的语境与解释性.教育话语分析的基本过程包括话语主题的选取、话语生成与作用机制分析、话语解释与指导话语实践.教育话语分析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有利于凸显教育研究的实践旨趣,促进教育研究的人本化,以及强调教育研究结果的语境化.  相似文献   

12.
熊伟  王晓敏  匡洁 《文教资料》2009,(17):167-168
洪堡思想对研究型大学理念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学研究的职能是大学的根本价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需求.洪堡思想体现了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理念.研究洪堡思想对我国建设研究型大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书写的目的性和治史观念来看,当代中国史学存在着主流史学、精英史学和大众史学三种主要史学形态。主流史学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有着鲜明的意识形态化特征和系统完整的史学话语体系;精英史学重视思想独立,富有批判精神,有着与主流史学差别甚大的学术评判标准和话语系统;大众史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社会大众均参与历史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三种史学形态的嬗变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949年到1979年为第一阶段,总体特征是主流史学主宰史坛,从各个方面支配着精英史学和大众史学;1980年至今为第二阶段,总体特征是主流史学面临考验,精英史学不断崛起,大众史学异军突出,并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三种史学形态都面临诸多发展中的问题。主流史学要想继续保持主流地位,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平台上形成不同学派,张扬其理论的个性力量,与精英史学和大众史学互动;精英史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学术流派渐趋形成,个性化研究日渐凸显,不断为认识历史提供新的解释框架,逐渐引领了当代中国的历史研究;大众史学发展迅速,影响日大,但乱象不断,亟待进行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主流史学和精英史学需要进入大众史学领域,参与大众历史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洪堡的大学思想?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按照通常的观点 ,19世纪德国大学的成功之路是从洪堡开始的。洪堡不仅建立了柏林大学 ,同时还奠定了柏林大学的精神 ,并由此开启了德国大学的一个辉煌的世纪。也就是说 ,洪堡的大学思想支配了19世纪的德国大学 ,所谓传统的德国大学观念也就是洪堡的大学观念。但问题是 ,众所周知的所谓德国大学的原则 ,如教学与研究的统一、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等等 ,似乎并非出自洪堡的手笔 ,翻遍洪堡有关大学的论述 ,根本就找不出这类表述。显然 ,这些著名的原则是后人对洪堡大学观念的一种总结或一种解释 ,并且将其看作为是洪堡的大学思想。既然是后人的解…  相似文献   

15.
批判教育研究作为北美教育领域一个"左"的理论思潮,有着广泛而复杂的学术渊源,其中,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批判精神构成其理论的基本旨趣。但因为对文化政治的独特偏好和话语的多样性,目前正出现"视角碎片化"趋势。因而,在美国社会"右转"的语境中,摆脱困境,走向理论与行动的整合是唯一之途。批判教育研究对于我国警惕教育功利化、市场化和庸俗化倾向,建构日常教育生活民主以致整个社会的公正和民主提供了富有实践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主客二分的知识图景导致了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对立,社会科学亟需一种新的方式来审视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知识特征.话语作为一种可能的方案,通过转变客观性观念,突出知识在对话实践意义上的"真",并根据知识在话语中的信念特征与辩护模式,表明这种研究进路有助于凸显出社会科学知识的主体间性、地方性与语境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访谈、观察、实物等方法收集资料,以"时间"为观念,通过有关学生、教学、杂务、研究以及与家长关系等五个方面主题,叙述了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希望这些情境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教师的真实生活和知识特征,并引发有关教育的对话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因《洪堡的礼物》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主要围绕两位美籍犹太裔作家而展开。文章结合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理论,分析两代作家在美国情景语境和犹太文化语境下"精神父子"关系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洪堡的大学思想是近代以来引领大学发展的航标,是很多大学人孜孜以求的理想。洪堡大学思想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洪堡的大学思想受了路德宗教改革运动、新人文主义运动、普法战争和哈勒大学以及哥廷根大学建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大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由科学达至修养、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术自由、大学与国家的关系等。洪堡的大学思想对后来的大学影响深远,也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原则。从洪堡的大学思想中我们可以得到不少有关高校办学理念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文学的自觉时代"这一学术话语进行了考证,首先指出了"文学"这一称名的不合理,其次分析了"自觉"的程度和局限性,再次对鲁迅提出这一话语的时代背景和主张进行分析,指出"为艺术而艺术"这一理论主张在中国语境中并没有得到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