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基于提高经济学研究生创新应用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OBE(成果导向教育)育人理念,强化需求牵引的问题导向意识,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地方实际需求、学生个性需求为导向,育人过程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统一,搭建“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交叉协同的培养载体,实施“知识—能力—素养”持续强化的培养方式,创新了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2.
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基于此,在课程教学中,突出了案例分析、任务驱动、团队学习、实践研究等方法,探索出"一种意识两种方法"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资源共享校企合作模式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的优势及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案例显示,以该模式为建设路径能够提升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的科研创新能力。校企合作模式嵌入材料工程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有利于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4.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财经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研究生教育应积极探索跨学科与工学相结合,以大学为主,由大学、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科优势,建设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突破学科和部门壁垒,打造跨学科的校内外联合导师组;坚持工学结合,多部门参与人才创新应用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根据社会需求,结合行业特征而展开。在专业教学中,以材料科学与工程行业的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育人道路,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并积极探索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途径,推动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阐述了产学研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应用该模式的必要性,并探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基于当前理工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北京理工大学改革人才培养体系,探索理工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基础研究型、技术创新型、复合领军型、应用创新型四类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本研一体“3+X”机制为导向,从思政课群、数理基础、专业知识、外语能力、计算机技术、科研实践、综合素养七个维度进行系统全面又各有侧重培养的“四类型七维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3,(5):82-85,76
该课题运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实践反馈修正、对比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围绕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推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目标定位、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优质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实训等诸多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逐步探索和不断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认为,改革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突出"五大创新",创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着力点带动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创新教学模式,以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评价机制,以评价的政策导向为助推器推动教与学的全面改革;创新实践教学,以实践能力为重点引领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培养途径,以学科、产学研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案例教学是一种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案例库的建设是有效开展案例教学的关键。文章结合研究生课程“海岸与海岸带”案例库的建设,探讨了如何利用地方特色素材开展案例建设,并介绍案例库的维护方法。最后以雷州半岛海滩特征与演变为例,对案例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教学实践表明,结合地方特色素材开展案例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以应用为目的、以互动为特色的教学方法。文章在研究生细胞与分子免疫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旨在使学生运用免疫学基础知识分析和解释相关临床疾病发病机制,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提升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0.
学科竞赛对实验教学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我校实验教学中心的特色建设,通过构建的阶梯推式教学体系、多元多层次的实践能力特色培养模式、切实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和实施策略等建设措施,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在以学科竞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特色建设中,对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和探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