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运河民歌指流行流传于大运河船民、渔民和沿线居民中的民歌俗曲.这些民歌俗曲的传播接受,以大运河为依托,具有因河而生、依河繁衍、沿河流转的特征.大运河民歌是大运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蕴含着大运河沿线区域的风土人情与民众的精神信仰、生活方式等内容.大运河民歌是宝贵的文学文化遗产,重视、加强大运河民歌的整理研究,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助力大运河沿线地区打造最富文化内涵、最具地方特色、最具观赏价值的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实现大运河文化资源整理研究与开发利用的多赢.  相似文献   

2.
隋朝大运河是我国南北航运的一条重要的水路要道,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隋朝大运河在世界运河工程史上,无论时间、技术都是遥遥领先的。我国的大运河,就长度来说,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相似文献   

3.
用“中国大运河”或“大运河”,统称我国运河是准确的的。但“大运河”、“中国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这三个概念所包含的历史、地理、河道走向、文化研究范围,又是不同的。根据各个时期开挖的规模、航运、繁荣的程度,可以把中国大运河修建设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隋前为中国大运河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隋唐至北宋为中国大运河进一步完善和稳定发展阶段,也可称为中国大运河繁荣的一个阶段;元、明、清为中国大运河南北直航和再次繁荣的阶段。尽管我们今天更加注重元、明、清大运河的历史及文化研究,但它毕竟是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而对中国大运河的全面研究更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大运河是我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一条独具特色的流动文化长河,为我们带来了深远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镇江作为大运河途经的重要城市,其不同类型的建筑样式是城市为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也是城市逐步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见证.针对大运河周边城市内不同类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以镇江为研究对象,例举分析了近代以来不同形式的中...  相似文献   

5.
骑行是体验线性文化线路的方式之一,大运河是我国典型的线性文化线路。以大运河网络骑行游记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尝试描述骑行旅游者的旅行动机、空间行为、旅游体验等旅游行为特征及规律,并找到其对大运河骑行的实践启示意义。研究表明,探访运河文化,体验中国南北风情是大运河旅游者的主要动机。大运河骑行旅游者沿路游览名城、古镇、古渡、古代水利设施、博物馆等历史文化古迹和景点,获得了“古老、自然、畅爽、美丽、独特、挑战”多维度的深刻体验。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功能与价值,分析了南通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针对南通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面临的问题,借鉴苏南经验,提出南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路径:开发大运河景观长廊,建设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挖掘大运河历史故事,发展大运河文化旅游;坚定文化自信,打响大运河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7.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大运河的长度在古代世界是首屈一指的 ,而且河道水深、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完工 ,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隋朝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运河的开凿 ,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繁荣和南北经济的交流。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相似文献   

8.
大运河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基因和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河南大运河在大运河流经省份中具有特色资源优势.文化和旅游融合为国家文化公园的题中之义、时代趋势.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基于建设河南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战略构想,提出构建"一核一带四区"的空间布局,以生态整治和文化传承两方面为着力点,推进相关项目建设,开发文旅产品,塑造鲜明的"隋唐运河"IP品牌.最后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制度、保障措施落实等方面保障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清代,大运河漕运被视为"南北之咽喉,军民之命脉".为了保障漕运的可持续性畅通及其重大职能的实现,清朝制定了涉及漕运管理各环节的法律制度,构建了以"律、例、典、令"为主要内容的大运河漕运管理法律体系,满足了大运河漕运管理的需要,并对当代大运河保护法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关涉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以及航运、水利、环境、生态、景观等多个要素,高质量建设大运河文化带需要对大运河的相关概念和属性、大运河所处环境的相关空间结构、大运河发展历史以及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建设等若干核心关系进行综合认识和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1.
<正>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扬州,建筑面积大约8万平方米,是集大运河文化、科研展览为一体的综合博物馆。博物馆造型设计融合了大运河文化特点,以巨型船只为主造型,同时加入了风帆元素,像一艘正要扬帆起航的帆船。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共设有"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运而生——大运河沿岸的传统生活"等11个专题展厅。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走进大运河文化。  相似文献   

12.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它的长度,在世界上着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华民族统一意识的形成,对祖国经济和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它和我国古代的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一直饮誉世界。那么,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呢?原因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13.
<正>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它沉淀着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是当代人的宝贵文化财富。自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以来,我国乃至世界都对大运河历史文化加大了关注。如今在“后申遗时代”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活化大运河文化并使其发挥时代价值成为一项重要课题。2019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4.
大运河是一条“璀璨文化带”,学校少先队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文化资源,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延伸,通过组织开展“了解大运河文化、走近大运河、保护大运河”等少先队教育实践活动,让少先队员在感受大运河风土人情的同时,传承好、保护好大运河,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更加坚定地维护文化自信,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指南》《纲要》的引领下,秉承课程游戏化的精 神,以儿童的视角对大运河资源进行再认识和利用。本文分析 了园所课程资源的优势,通过调查大班幼儿对大运河的各类问 题,从而了解他们对于大运河的关注点,进一步明确大运河资 源对于大班幼儿的价值取向。在大运河主题活动中不断引导 幼儿感受、体验、经历,在一系列活动中积累经验,在互动中探 索大运河的秘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泛动画在广告宣传、军事演示、节目包装、科技展示、模型玩具、医疗教育等方面均能够相互融合,在我们的生活中涉足范围十分广泛,这种发展趋势是数字技术与动画艺术的成功结合。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本文结合数字媒体时代泛动画的发展及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进行虚拟动画的设计与制作,既研究了泛动画产业对我国动画产业建设的重要作用,又揭示和展示了大运河遗产所蕴含的杰出的普遍价值以及深层次的中国文化特色并将之传承后代,意义深刻。  相似文献   

17.
京杭大运河是古代开凿的黄金水道 ,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产物 ,是中国人民用水的伟大创举。可是 ,由于咸丰五年 (1 85 5年 )黄河改道北徙 ,造成了北方运河的千里断航。从此 ,多少有识之士为争取大运河全线通航奔走呼号 ,并做了大量的工作 ,特别是解放以后政府对大运河进行疏浚治理 ,保证了南方大运河的通航 ,也部分改善了北方大运河断水现状 ,但通航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为了编写好大运河史 ,大运河史编委会组织对济宁以北大运河的实地考察 ,从而对北方被淤塞的河段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觉得大运河的通航不是简单的疏淤和水…  相似文献   

18.
水运具有运载量大、运费低、耗能少、占地少等优点,在我国交通运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内河航运发达,全国内河航运以长江、珠江、黑龙江与松花江、淮河和京航大运河为主,构成全国内河航运的干线网,覆盖我国1/3以上的国土。1.长江航线。长江航线是我国最长、最重要的内河航线,素有"黄  相似文献   

19.
《河北自学考试》2007,(5):16-16
一、简答题1.简述宋元时期大运河沿河中小城市的兴起。答:随着沟通南北东西大运河体系的开通,沿河兴起了一系列大小城市,如宋代首都开封、扬州等。元朝京杭大运河沿岸通州、临清、济宁、淮安、高邮等均是以水运之便而出现的较为繁荣的城市。  相似文献   

20.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之,"大运河"成为热词,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数量明显增加。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始算,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已逾2 500年,在漫长的历史中,修整、改造、疏浚、开凿新河道不断,直至清康熙中才形成今天的绝大部分为人工河道的大运河的格局。大运河沟通中国五大水系,纵贯华北平原与江南地区,深度融入中国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影响深远,包涵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水利、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