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吕敏 《体育师友》2015,(2):42-43
<正>大家也许还都在怨:我们学校什么器材、教具都没有怎么上优质课、公开课呢?如何来上好我们的体育课呢?带着问题我看了一节水平三的投掷课《原地投掷轻物》,上课教师手里掕着一个手提袋,里面装了五六十张"宣传单",大家都还在想,这怎么一个器材也没有啊!场地也没有设计,更没有看见多媒体和音响的影子,这样能上好这次公开课吗?下面是这节课的片段。一学生自己动手,兴趣高昂上课教师让每列排头的同学给自己列里的同学发一张"宣传单",等同学生手中都拿到了"宣传单"后,任课教师就说这是他平时去购物、接孩子时别人送给他的"宣传单",任课教师接着说每位同学自己动手叠一架飞机。  相似文献   

2.
看到网友的一篇文章:《公开课——想说爱你不容易》,我颇有感触。这位老师所说的情况确实存在,也有一定的道理。确实,现在的公开课、观摩课花样繁多,耗时费力,学生在枯燥反复的练习中苦不堪言,教师更是苦思冥想、煞费苦心。最后成就出一节课,展示给评委和老师看,评委评出等次奖,参赛方和组织方皆大欢喜,听课的一线老师直摇头:不切实际、不现实、根本不实用、这么上课可能吗?很有上当的感觉。说实话,很多地方的老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也不例外。这种劳民伤财的课,真的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对于这些情况,主办方也有其矛盾的一面,参赛者何尝…  相似文献   

3.
<正>在体育优质公开课评选和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中,经常要采用借班上课的形式。部分教师认为,借班上课和日常的教学一样,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往往在备课时把精力都放在对教法的思考和教材的处理上,而忽视了借班上课"借"的特点。笔者认为,两种类型的课有明显差别:第一,体育公开课必须按照特定要求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第二,由于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的变化,需要建立起新的师生关系,这点也往往容易被教师所忽视。因此,借班上课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4.
许多体育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刚走上操场,自信满怀,敢于并乐于上公开课,因为这是锻炼与学习的好机会,可是有十多年教龄后,却对公开课避之不及,能推则推,每每哀叹越来越不会上课了.一个有十多年教龄的教师,他不害怕教各个年段的任何班级,却害怕上公开课,岂不是咄咄怪事?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堂教学中煽动学生情感道理的重要性,一般教师都能理解和接受,但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却有不少老师陷入很多误区,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对这些平时和公开课中未使我们引起警觉的误区,本文试着在教学实践和观摩各种公开课的基础上,例举几类并加以阐析,以期  相似文献   

6.
<正>1单元教学策略的创生与展望1.1策略的创生体育教研组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一般都是通过公开课形式,由一个成员上展示课,有的可能同时围绕一个主题展示两节公开课,大家回绕公开课结合主题开展研讨活动。这种教研方式主要是研究同一教材同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或者是不同教材同一主题的教学设计,而没有解决同一教材系列的教学设计。如果我们通过单元教学接力课的模式,研究该教材同一水平上的各课时教学设计,就能让教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单元教材体系。活动中有时可以结合教研一轮课每个成员上一个课时,有时结合师徒结对,你上第一课时,我上第二课时等。通过一个周期的上课、评课、  相似文献   

7.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我认识市教研员是在一次市级公开课上。那天一大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提前做好上课前的准备。我看了看表,离上课还有一个小时。这时,不知道是时间过得太慢,还是我来得太早,我的心开始紧张起来,煎熬地等着上课时间的到来。离上课还有五分钟,市教研员提前  相似文献   

8.
借班上体育公开课时,面对陌生的教学环境和生疏的教学对象,师生都有顾虑,一般较难上好。笔者就此谈一些体会。一、选择合适的教材公开课一般来说都采用自选教材。在接到上课任务后,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自己所选的教材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适合自己的专长。例如教师的篮球水平较  相似文献   

9.
<正>在各级各类体育公开教学中,隔夜备课并"借班上课"的公开课形式避免了课前的过度训练,未知因素多,难度大,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功力。如何针对"借班上课"的特殊性,上好公开课是值得广大体育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经历,结合其他同事的成功经验,就如何做好"借班上课"的课前准备浅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刘平辉 《体育师友》2011,34(3):64-65
那是一节骨干教师展示课。学校规定骨干教师每年都必须上一堂校内展示课。这节课既是给年轻教师一次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是对骨干教师的一种考核。自然,所有的骨干教师对这样的课都是慎之又慎,尽管这些教师平时上的各种公开课已经无数,但是毕竟谁也不愿意在这节课上把自己的牌子砸了。  相似文献   

11.
“一线话题”的朋友,你们好啊!读完第一期“一点通”储老师的文章《心灵的震撼》,我的心也被震撼了。 在我所教的班级里也有一名学生,因患小儿麻痹症而活动不方便,在课上却表现得非常顽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十分喜爱上体育课。 记得去年的一次县级公开课,我想:为了学校的荣誉,仅仅就是这么一节课不让他上能怎么样啊!于是我就决定不让他上这节课了。我似乎比储老师处理得更利索,课前我直接找到班主任老师,请她告诉那名学生公开课那天干脆就别出来了。课后,我们同组的一位老师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你怎么没让他上课…  相似文献   

12.
一、学情分析我任教的班级是小学二年级(4)班,通过平时上课的接触我发现这个班级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善于思考,反应特别快,给他们一种器材会玩出很多花样,我上课的很多灵感都来自他们。他们善于模仿,喜欢情景式教学氛围,喜欢老师在课堂上选取榜样。二年级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不稳定,对枯燥动作的学习兴趣不大。  相似文献   

13.
案例: 在区同课异构公开课上,两位教师上远撑前滚翻和耐久跑的教学内容。课前仔细看了两位教师的教案,设计的都是非常的新颖,教学手段都非常的合理,然该校学生都没有学过前滚翻。第一位教师上课的时候,学生都懒懒散散,不愿意练习,邀请学生示范的时候都躲着不愿意,教师拉也拉不过来。该教师没能及时调控学生学习的情绪,整节课仍然按照教案一步一步上下来,到耐久跑的时候学生竟毫无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往往是统一的标准,在评的过程中,常出现以评价指标来要求课堂和教师的现象,这给上课的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有的教师是采用多次"排演",把公开课、评优课上成了机械的表演课,很多时候听课教师还没明白过来,学生们却已经心领神会了。而更多的教师是在评优课、公开课等教学活  相似文献   

15.
<正>一、充分了解学情是"借班上课"的基础在公开课教学中,要全面深入地了解班级情况,确保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在讨论中,部分教师指出:"借班上课,首先要和原  相似文献   

16.
一点心声:倾诉酸甜苦辣体验为师乐趣1987年,我从师专化学系毕业分配到初中教体育。从此,我就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由一个体育爱好者转变成了一个体育教育工作者,我的生活和感受也就与体育教育连在了一起,我把许多时间都用在了体育知识学习、体育项目锻炼和体育教学研究上。回首看待自己的成长经历,以下事情最难忘怀。一、促使我默默工作、提升认识的一次公开课参加工作伊始,虽然经验欠缺,但精力却极为旺盛。那时我上体育课,主要是模仿老教师上课,对课的理解比较肤浅,更无所谓新思想、新教法,平时的教学比较注重“精英教育”模式。1988年…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学校体育》1995年第4期陈伯龙同志的《公开课的作用应当肯定》一文中谈到一些教师对公开课的看法,实际上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笔者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这就提醒我们深思一个问题:应当用怎样的目光去看待公开课?如何向公开课学习? 笔者非常同意作者的观点,作为公开课,让人看、让人学、让人研讨、给人以启迪,当然要比平时更认真周密,这无可厚非。公开课之后并不是要求每位教师的日常课都象公开课那样,而是让人受到启发,树立学习的榜样,并力争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 最近看了几次中小学体育教学公开课,听到一些教师对上公开课颇有非议。一曰公开课设计费尽心机,教学目标、组织教法、练习形式等推敲再三,平时备课显然不可能做到。二曰公开课全方位加强了场地器材布置,应用音乐、影像等电教手段,与正常教学课差距较大,一般学校的教师只能望之兴叹。三曰公开课的执教者多有幕后智囊团指导,水份大,非一己之功,不足为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笔者认为,公开课虽非白璧无瑕,但绝无口诛笔伐之过。上面所说的“不可能”、“望之兴叹”、“不足为训”之处,我倒  相似文献   

19.
<正>在参与了《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草根争鸣"活动的第18期关于"公开课"话题的研讨后,笔者发现,很多教师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就是从课堂教学实践者(上课者)的角度来诉说自己的感受以及要上好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2,(11):25-25
刘凤岩主任人好,人品也好。他作为乒羽中心主任,始终对我们每一个教练和队员都特别关心。这种关心有时候是从一个领导的角度,但平时我们像朋友似的。我跟刘主任说过一句话,我说:“主任,你现在是我领导,等你退休以后就是我大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