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合并重组是我国在世纪之交调整高校布局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目前,参与合并的高校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对于合并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大学校长的身份、角色、人格及责任等视角探讨合并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高校去行政化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改革我国大学校长遴选制是高校克服行政化倾向的关键环节之一。文章从大学的组织特性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大学校长遴选制改革的思路,并分析了我国大学校长遴选制改革需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国际视野     
以“大学校长如何领导和管理好大学”为主题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7月下旬在北京举行。国内一流大学校长与哈佛、牛津、剑桥等世界著名大学校长展开了“全方位的对话和思想火花的碰撞”,从世界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启示。许多校长谈到如何定位直接关系到一所大学的长远发展,大学应该有自身鲜明的办学理念和科学定位,注重个性,突出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些新的共识有助于我国高校在国际视野观照下制定新的改革发展规划,对于正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而言,如何根据学校的战略规划确立相应的定位,恐怕也有…  相似文献   

4.
现今,在高等教育领域,"外行办学"、"匠人办学"及"行政化办学"等现象十分普遍,阻碍了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而大学校长是大学的直接领导者和管理者,他们能最高效的带动与引领各大学的改革,从而最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改革。因此,大学校长的成长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其成长的理想目标应是"教育家式大学校长"。他们既具有教育家的情怀和品质,又拥有大学管理者的经验或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生力军。而"教育家式大学校长"的成长之路,是一条由国家、社会、高校及大学校长自身的通力协作之途。  相似文献   

5.
宋亮 《教育》2012,(26):17
截止2011年底,国内许多高校实行了学部制改革。而这一切源自于10年前的一次大学校长的交流活动。当时,来自中国的大学校长及其属下的院长们被介绍给欧美名校的大学校长和院长,双方就各自所代表机构的地位产生了不同认识。在欧美,许多学院  相似文献   

6.
大学校长职业化是新时期大学改革的热点,本文从大学校长由职务观念到职业观念、权力本位到能力本位、管理思维到经营思维的转变.以及落实大学校长聘任和培训制度,健全监督机制,推行激励与退出机制六个方面,阐述我国当代大学校长职业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界历来奖项众多,“大学生奖”、“教师奖”等等,这些奖项大都是颁发给教师或学生,独缺颁发给高校管理者,尤其是大学校长的奖项。由IET教育基金会发起的“大学校长奖”,填补了这一空白。今年已经连办两届的“IET-方正大学校长奖”在北京师范大学揭晓。此次共有12位高校管理者获此殊荣。其中,中国地质大学前校长赵鸱大、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4位高校管理者获“IET-方正大学校长奖”,每人获得10万元奖金;8位获“IET-方正大学校长提名奖”,他们分别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书记于云秀、中南大学副校长陈启元、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徐金梧、西北大学校长孙勇、中国石油大学校长张一伟、中国矿业大学书记罗承选、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和浙江大学副校长冯培恩。  相似文献   

8.
资讯快递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该论坛的中心论题是“大学校长如何领导和管理好大学”。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校长布尔哈特·劳胡特等15位校长和部分专家做了中心发言。他们介绍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成功的办学经验。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国防科工委、中科院所属有关高校的82位现任校长等出席了会议。国内外大学校长共聚一堂,开展了热烈而融洽的交流。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界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层次最高的中外大学校长的聚会。(本刊报道2002.7.23…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115所“211”高校大学校长的基本信息作为样本数据,以曾工作单位性质、海外工作经历、担任副校长经历、他校工作经历、社会兼职经历作为大学校长职业背景的主要指标.对中国大学校长的职业背景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大学校长来自高校系统、有担任副校长的经历、有海外工作经历、在各种组织中担任社会职务,半数大学校长有在其他学校工作的经历,大学校长的职业经历比较单一。  相似文献   

10.
频繁举办的校长论坛活动,以及前一阶段广受社会关注的浙大易帅前后出现的大学校长换届高峰,将中国高校校长们再度推上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风口浪尖。在诸多的矛盾与问题中,中国校长职业化再次成为焦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办高校发展至今,在高校办学理念的基础上逐渐融合了现代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理念。文章依据中国民办高校办学实践,提取民办高校利益相关者主要构成:董事会(董事长)、校领导(校长)及核心教职工,阐释利益相关者主体间性关系及存在问题,提出并论证期权激励是消解利益相关者间问题的有效策略。在此基础上,提供一套规范科学、可供操作的期权激励的逻辑框架,包括期权确立的原则、选择激励的模式、确立行权的条件、确立辐射对象和数量,以及合理设置等待期和行权期等问题,供民办高校激励人才、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经营大学:沃里克大学的办学之道及其成功启示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英国沃里克大学汲取企业精神,将企业家所具有的经营理念用于之于大学办学之中,在短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使学校的办学水平进入英国大学前列,并直逼牛津,剑桥等老牌大学,创造了大学发展史上的奇迹,极大地冲击和改变了传统的大学发展观与办学观,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极具价值的启示。总结和研究沃里克大学的成功经验,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大学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长具有构建办学理念的使命和义务。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大学校长缺乏教育家精神两种交互因素共同导致了我国大学办学理念的缺失,而“合法性”机制能对此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大学校长构建办学理念需要积累和调动教育家精神,主要包括使命感、价值领导力、谦卑等。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有一批杰出的大学校长,他们的教育理念及治校实践大大推动了大学的发展,对美国高等教育甚至世界高等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美国大学内外部的制度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校长在治校中成功地发挥作用的原因,以期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校长作用的发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大学组织的良好运行,需要靠制度去维系。哈佛大学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能够超越了欧洲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学,大学校长起到重要作用。大学校长既是大学制度形成、发展、改革及完善过程中的有力推动者,也是哈佛走向辉煌的引领者和实践者。在创办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不可忽视校长在构建大学制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校长在办学中生成其主体性的终极价值在于提升大学办学效益,办学效益的提升是围绕"知识文化"的剪裁与传播这条主线进行的。知识文化存在与传播的基本空间有政治场域、文人场域与民间场域三大场域,办学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大学校长办学中引领大学对存在于这三种不同场域的知识文化进行剪裁与传播来提高的。大学校长办学的主体性之价值以及大学教育活动的价值,在广义上都可恰如其分地反映和再现于对这三个场域的知识文化进行自主剪裁与传播的活动中。  相似文献   

17.
美国高等教育史上有一批"伟大校长",他们的教育理念及治校实践对美国高等教育甚至世界高等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当代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面临的形势,揭示了"伟大校长"难于在当今时代出现的原因,并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校长治校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8.
怎样领导好一所大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一所大学办得好坏,很大程度上与校长的领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称职的大学校长,要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其决策之正确是办好大学的关键。要做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治校的职业校长,还应掌握科学的领导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考察了25所亚洲一流大学的校长选拔模式后发现,采用内部提拔模式的大学占大多数,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在校长选拔模式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而在同一国家或地区中,不同大学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也可能带来特定的选择倾向。从成立时间上看,新兴大学相较传统大学更容易接受外部选聘的校长;从国别或地区上看,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香港的大学校长拥有极高的外部选聘,尤其是国际化选聘的比例,而日本大学的校长则多为本校培养,多具有完整的本校学习和工作经历。  相似文献   

20.
大学"行政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行政权力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去行政化"为突破口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去行政化"层面。作为国家层面,主要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还大学以办学自主权;对于大学管理层面,主要是改革大学校长的遴选方式、建立符合学术主导的治理结构、将学术事务管理交还学术权力。借学术自由之火,建现代大学制度,是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要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