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现有文献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企业高管政治关联是否通过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从而影响了技术创新绩效?依据高阶理论和资源基础观,实证检验了高管政治关联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2011年数据进行的分析发现,政治关联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研发投资在其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于:政治关联导致了较低的研发投资强度,而较低的研发投资强度正是阻碍创新绩效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对于全面认识政治关联的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
李政毅  尹西明  黄送钦 《科学学研究》2020,38(12):2212-2219
政治关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市场化战略资源,对民营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但现有研究尚未系统探究微观层面上企业家精神和宏观层面上外部创新压力对二者关系的权变影响。本研究利用2016年全国工商联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在实证检验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与研发投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从高阶理论出发,探究企业家内在价值观和外部创新压力如何影响二者关系。结果显示民营企业政治关联显著提升企业研发投资倾向和研发投资规模,企业家精神和外部创新压力显著正向调节政治关联与研发投资的关系。这表明政治关联作为市场的互补性战略资源带来的资源效应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而企业家对政治关联这一非市场化战略资源的运用既是主动减少创新风险的举措,也是主动应对外部创新压力、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从企业家决策逻辑和高阶理论视角拓展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关系的理论认知,为企业优化创新战略、加快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PSM方法考察了政治关联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治关联企业具有更多的发明专利和其他专利,表明政治关联不仅能够增加企业创新数量,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同时,小规模、金融发展落后以及产权保护水平较低地区企业建立的政治关联更能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分析发现,政治关联有助于强化企业创新与未来经营业绩之间的正向关系。本文对于理解政治关联的经济后果以及如何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A股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将政治关联划分为政府官员类和代表委员类两种类型,实证检验了两种政治关联形式对品牌价值的影响及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类别的政治关联形式对品牌价值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技术创新在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对品牌价值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即政府官员类政治关联正向影响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品牌价值提升;相反,代表委员类的政治关联会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从而降低品牌价值,且技术创新在该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认识政治关联在中国企业治理中的作用以及提升其品牌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量的实证研究未能完全证明企业创新投入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关系,说明企业创新投入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基于技术创新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董事会资本理论,提出董事会资本对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未来价值的关系起调节作用。以我国2014—2017年上海和深圳A股上市公司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并验证董事会资本对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未来价值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董事会人力资本正向调节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未来价值关系,调节强度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其调节作用主要受到董事受教育程度的影响,董事会团队异质性不具有调节作用;董事会社会资本正向调节技术创新投入与企业未来价值的关系。董事会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主要受到董事会政治资源的影响,董事会间联系不具有调节作用。研究为分析企业创新投入与企业未来价值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RD增长悖论",丰富了技术创新和董事会资本的理论研究。研究结论可以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科学性、甄选有助于企业发展的董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运用元分析方法,分析了企业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政治关联对民营企业和非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更为显著。此外,政治关联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知识获取与知识整合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7.
王旭 《科研管理》2015,36(11):184-192
动态变化的竞争格局为银行债权人从对企业技术创新厌恶到创新包容提供了充分的演化动力。本文在分析银行债权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基础上,探索了制度效应和资源效应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进而辨析了银行债权治理的创新效应的产生机理。实证研究表明:银行债权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银行债权人已由创新厌恶向创新包容演化;银行债权治理能够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优化企业原始制度安排的方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即制度效应在二者关系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银行债权治理并不能通过提升创新资源投入的方式促进企业创新,即资源效应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因此,"债权治理——制度效应——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对创新包容效应更具理论解释力。研究结论能够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对融资优序理论和银行代理监督理论进行回应和补充,并为企业创新和银行债权治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层管理者是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的关键代理人,其外部变革认知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已经引起实践者和理论研究学者的关注,但是其中的作用机理尚未探究清楚。基于战略变革的认知过程理论,构建“高管外部变革认知—能力重构—破坏性创新”分析框架,实证考察高管外部变革认知机会与认知威胁对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差异化作用机制,并引入关系嵌入性理论,探讨政治关联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基于563家制造型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1)高管从外部变革中感知的机会,对企业能力重构和破坏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管从外部变革中感知的威胁对企业能力重构和破坏性创新具有倒U型影响;(2)企业能力重构不仅正向影响企业破坏性创新,而且在高管外部变革认知机会与认知威胁影响企业破坏性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3)政治关联正向调节高管外部变革认知机会与企业能力重构之间的关系,政治关联水平的提升会强化高管外部变革认知威胁与企业能力重构之间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9.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但从长期来看,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偏重于开发性创新,造成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之间的失衡,使其难以抵御恶劣的国际金融环境,阻碍了其持续发展。如何促进其由开发性创新向探索性创新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文化与技术融合的视角切入,综合运用技术战略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产业领域关联—企业主体合作—资源要素整合"的理论框架,借鉴美国迪斯尼公司探索性创新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特点,总结出新技术带动文化产业、文化需求推动技术革新与技术要素与文化创意协同三条创新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0.
《科学学研究》2021,39(4):738-748,757
人工智能与社会经济的深度融合,将为现有技术范式、产业格局和社会生活等带来巨大变革与深远影响,把握新技术领域颠覆性创新的演化特征,帮助企业及时调整技术创新战略规避风险,有利于构筑人工智能先发优势、在国际科技竞争中实现"变轨超车"。以14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深度访谈数据为基础,采用扎根理论并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来进行资料编码,归纳出技术范式转变、组织动态演化和价值网络创新等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构建了人工智能企业颠覆性创新演化的理论模型。分析人工智能企业颠覆性创新产生与演化机理,不仅有助于深化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对于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由技术驱动转向市场推动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信息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信息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信息概念体系,围绕这些概念又形成了一系列相关学科.通过对信息概念发展演变规律的研究与分析,本文认为信息概念的演变大体经过了3个层次的变化,即本体论层次、信息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体论方法、信息论方法和博弈论方法3种科学方法论,对信息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组织的冗余资源,组织理论持支持的态度,而代理理论持否定的观点。分析了这两种理论对组织冗余的相互矛盾的看法,总结了冗余资源和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所得出的差异性结论,提出了当前文献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针对当前组织冗余研究中存在的缺陷,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于知识资源冗余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和经济转型时期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两个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风险社会的话语环境中,对风险及技术风险的界定是研究风险理论及规避技术风险的重要基础.在对风险的不同理解中,各种界定所共有的要素成为了理解技术风险的理论通道.以此通道为根基,对技术风险内涵把握主要有技术风险的客观实体派、主观建构派和“第三种观点”.正确认识三种把握方式的区别和联系是科学、合理地认识技术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互联网上不断出现的知识产权纠纷,网络知识产权应运而生。网络知识产权除了与传统知识产权在客体范围和客体特征上存在区别外,二者在内涵上具有同一性。然而,赋予权利人以网络知识产权这一专有权的正当性问题值得思考。以激励论和利益平衡论为视角,通过对相关理论的阐述和借鉴,试图论证网络知识产权的正当性,进而推动网络知识产权本质认识的深化。
Abstract:
Internet intellectual property emerges a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disputes arise frequently on the Internet.Internet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have the same connotations except fo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cope and feature of the object.However,the justness of endowing the obligee with a special right,that is,Internet intellectual property,is worth think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entive theory and benefit balancing theory,this paper expatiates on and draws lessons from the relevant theories,and tries to prove the justness of Internet intellectual property so as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Internet intellectual property.  相似文献   

15.
创业导向量表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创业导向三种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搜集了1977-2009年间国际期刊创业导向量表修正文献37篇,从文献数量、修正来源、测量维度、条目数以及实证对象等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根据创业导向三维度和五维度量表发展过程的不同特点,梳理了创业导向量表的发展脉络,评价了创业导向量表研究的理论贡献,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激励机制是提高员工绩效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委托代理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2个视角对激励的“拥挤效应”研究进行了梳理。在分析2种理论观点及问题的基础上,对“拥挤效应”研究和实践的新进展,进行了述评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作为经济学学科的基础理论之一,对商品价格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研究两种理论关于商品价格决定的分歧,得出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共同决定商品价格波动的范围,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的确定值。为提出科学的价格分析机制,须辨证地看待供求均衡论以及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合作是有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的高级形式,已经成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基于系统论和过程论的双重视角,重新解读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与其机制的耦合是进行产学研合作研究深层次考察的理论依据;在深刻把握产学研合作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产学研合作机制的设计原则、评价指标及其建构。  相似文献   

19.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传统的企业理论必将受到强烈的挑战,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则有了用武之地。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何谓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为何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如何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探讨。其意义在于,试图从理论上建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理论框架和丰富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内容,以及从实践上促使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社会责任管理,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人际情报网络构建、管理和维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首先对知识自组织理论以及人际情报网络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而后在此基础上,对人际情报网络自组织特性进行论证,并指出其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紧接着本文对人际情报网络的自组织机理进行了探讨;最后依据人际情报网络的自组织机理提出人际情报网络构建、管理和维护的相关建议,以期充分发挥人际情报网络在情报搜集、分析和提供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