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脑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的脑科学发展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二,三十年来,脑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吸引了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本文提示脑科学研究的进展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1)大脑皮质的构造与人格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连性;(2)脑干部的前庭神经系统的异常会导致儿童多动症问题的产生;(3)人体的大脑生物钟对心理健康的维护十分重要;(4)应该加强对脑内化学物质“行为分子”和“情绪中枢”的探索,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注意保护儿童的脑功能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教育问题的脑科学研究,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转化。本文综述了体育教育领域的脑科学研究进展,发现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儿童大脑的可塑性、提高儿童大脑执行功能以及促进大脑的终生发展。这些研究成果提示:体育教育中应通过架设脑科学与体育教育的桥梁、消除错误观念、探索基于脑的体育教育等途径,加强和改善体育教育实践,更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脑科学关于儿童早期学习的研究为理解儿童的学习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将进一步促进儿童早期教育研究的深入。本文从脑科学角度阐释了儿童早期的数学能力发展的机制———三重编码模式的内涵、分析了此模式的特征、简单的提及对早期数学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拥有幸福的人生”,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而拥有幸福的人生就必须先有良好的开端。每一个儿童由“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取决于他们的早期生活环境。我们为儿童所提供的教育环境,更是其发展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现代科技发展对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脑科学的研究使我们对儿童最初几年里大脑发育和机能发展如何建立起有复杂联系、有良好回路的神经网络有了更深的了解。当婴儿出生时,大脑中控制生命的功能已具备,高级神经网络开始发展。研究发现,儿童出生后,脑部的各个区域逐步活跃起来,一个接一个地互相联系着,就像入夜的城市,一家又一家地亮…  相似文献   

5.
脑科学的发展是为我们揭开了人脑神秘的面纱,从而使在认识自我的道路上一步步迈进,教育的实质就是开发大脑的潜能,提高人的智慧,当今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现实的客观依据,复杂的大脑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属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总结俄罗斯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相关政策和措施,重点探讨了俄罗斯学校和社会为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所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以及信息化手段在俄罗斯心理健康服务的创新发展中的有效应用。研究不仅揭示了俄罗斯中小学面临的多重心理健康教育挑战,也展示了其通过政策立法支持逐步改善和发展心理健康服务的决心。此外,本研究梳理并总结了俄罗斯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支持的现状,希望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印度作为人口大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尤为关注。文章介绍了印度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与实践探索,包括推出支持和保障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政策,特别是开始重视女性心理健康教育;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发挥社区的重要作用;依据各地区发展情况,并结合大数据手段,因地制宜地探索并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目前,印度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对问题和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脑科学关于儿童早期学习的研究为理解儿童的学习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将进一步促进儿童早期教育研究的深入。本从脑科学角度阐释了儿童早期的数学能力发展的机制——三重编码模式的内涵、分析了此模式的特征、简单的提及对早期数学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环境是儿童成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研究者一直对环境的研究给予很大的关注。脑科学研究发现,儿童的发育是由早期的环境质量决定的。这就需要我们创设一种适宜于儿童早期发育的环境。适宜于儿童发展的环境是与儿童生活经验衔接的、丰富的、生活化的情境,也是一种能够放松儿童警觉和向儿童提供反馈的环境。一、创设多感官通道参与的环境,调动儿童的情感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科学家戴蒙德研究发现,在环境刺激下,人的大脑能够生长新的联结。如果环境丰富多样化,我们的大脑将具有更加厚的皮层,生长更多的树突,生长更多的中心体和更大的细胞…  相似文献   

10.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大脑是学习和创造的生理基础。脑科学的新发展包括大脑功能定位、神经元和突触、脑的发育和关键期、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内隐记忆等,对创新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因此,科学的创新教育应以脑科学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校教育面临新的危机与挑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与现实意义。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分工主要有学校专职教师、学校心理学家、专业咨询师、精神卫生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各种从事青少年保护的科学专业人员行装,多学科、多专业的合作互动是今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运用“三层次介入”的理论来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统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进行专业人员的合作文流,将为新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注入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以儿童青少年在某种"满足需要"教育过程中,大脑客观地反映到了什么心理内容及其如何沉淀为某种人格品质的原理为依据,揭示了心理教师具备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世界观心理观智慧工具的必要性.并依此提出心理儿童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在后天接受教育和环境影响过程中大脑反映(即学习)到了什么心理内容.孤立地、无条件地仅仅"需要满足"的教育容易导致孩子形成消极人格.最后阐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化必须以世界观、心理观的科学化为前提;科学化、实效化心理健康教育将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有较好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未成年人群心理健康现状,身心健康、心灵和谐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领域内的重要内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重在预防,其中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是我国儿童及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中坚力量,因此,使广大教师队伍了解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实用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方法,更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王岩 《早期教育》2013,(1):54-56
脑科学关于儿童大脑生长、儿童早期发展与环境经历的研究为提升和审视儿童早期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主要从脑科学研究的视角审视幼儿园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的必要性,并从环境的提供、儿童个体经验的发展以及信息资源等几个角度阐述了幼儿园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所蕴含的价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多感官参与;重视幼儿个体经验的整合与拓展;...  相似文献   

15.
脑科学与教育——尖端研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表明,大脑会经历“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大脑能够响应外界刺激,在特定的区域形成神经网络,并使这些网络的功能逐渐发达。根据“髓鞘化”理论,我们应该从新的角度对“学习”、“教育”进行定义。脑科学与教育的研究,将使人们学会按照脑的特性,对不同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与“教育”活动,从而培养人们的创造性,激发人们的热情,提高人们的适应能力,为人类的安宁和幸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芬兰作为世界教育领域的典范国家,十分注重儿童青少年教育、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福利。文章对芬兰心理健康服务发展历程与政策进行了梳理,概括了芬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类型及表现,重点介绍了芬兰学校及社会的心理健康服务举措,以及信息化手段在心理健康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总的来说,芬兰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众擎易举,为儿童青少年构建了心理健康服务的全阶段全覆盖安全网络,以保障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基于脑科学的视角认识建构主义学习模式,是在脑科学的指导下对学习进行的研究,为反思“个体差异”、“情景化”和“意义建构”等概念提供了新的理解框架,揭示了学习必须符合大脑活动的客观规律才能取得成效的道理.  相似文献   

18.
林静     
<正>林静,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心理科研员,教育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副主编,南京市"宁教授工作室"——教师心理健康及科研服务公益行动发起人。我们每天都在建构一种新的可能。——林静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0余年,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专业训练,包括亚隆团体动力、萨提亚家庭治疗、国际儿童青少年叙事治疗、沙盘游戏治疗等,致力于支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她认为:心灵的成长是缓慢却又稍纵即逝的,像蝴蝶翅膀的轻颤,  相似文献   

19.
经脑科学透视的儿童早期教育之误识与误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神童的误解是低估了儿童大脑发展的潜能;拔苗助长是错误地使用了儿童大脑发育的关键期;重智力轻情绪是无视"杏仁核"的巨大作用;"遗传决定大脑"是对早期经验决定神经细胞网络连接格局,进而影响大脑潜能及其功效的无知;"随便教育"是无视脑科学成果的启迪,是造成人脑资源流失与荒废的"罪魁"。  相似文献   

20.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新时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首先,分析新时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包括心理健康问题的低龄化趋势、严重化趋势以及网络导致的负面心理问题。其次,探讨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风险因素。接着,针对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干预和预防措施,如加强家庭教育、开展社区活动、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最后,对未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方向和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