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化殖民”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借鉴或采用西方国家教育发展的理念与做法,已成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的基本选择。由此,不仅造成基本国情、民族文化、本土教育资源等的"集体遗忘",还造成思维方式的单一、认识的片面、多元思想的消解。从后殖民主义、本土知识的研究来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要有明确的"身份确定",克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摆脱文化殖民主义的束缚,走出一条中国式的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教育研究的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研究主体主动或被动的“研究困境”所造成。当下,这些困境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理论应用困境、追求确定性的思维困境和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困境。为了摆脱困境,教育研究主体在借鉴西方文化时应注意本土可融性,实现教育理论的原创;应认识到教育研究本身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实现理解与多元的教育研究;应尊重自身及他人的学术生命体验,接受学术规范,努力实现教育研究的学术自由状态。  相似文献   

3.
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是当前教育学界学人的众望所归。然而,从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来看,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深受“西学”的影响,以致于我们不能实现教育理论研究在元理论或元话语层面的本土化。默顿的中层理论思想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可能的选择,即在西方的元话语或元理论与中国的本土实践之间构建中层理论以实现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教育理论研究本土化在中层理论层面的突破需要研究者要以理性的批判精神对待“西学”、深入本土教育实践和有本土问题意识、具有世界性视野、珍视本土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教育研究领域,多尔的后现代课程思想已经演化为一种话语实践,影响和建构着教育研究者对本土经验的批判和表达。部分研究者把“平等中的首席”解读为解构教师权威,并将其加以引申进而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重新定位提供辩护。这种误读或“过度诠释”忽视了话语的具体语境、文化负载性以及概念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对教师教育领域关注外在标准与关注教师内在主体性之争进行讨论。本届峰会关注教师作为“人”的存在,在内容上通过关注教师作为主体性存在与教师作为社会建构存在两个方面呈现,在研究方法上更多采用质性研究,体现出教师教育研究人文主义取向。人文主义取向教师教育研究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在于:教师教育需要首先关注并理解教师作为“人”的存在;教师教育研究应基于一定的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脉络,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实现教师教育研究的全球视角与本土情境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和台南市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融入情况的比较研究发现:(1)两地教师在本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方面存在一些差异;(2)两地在本土文化教学理念与实践、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课程标准与资源支撑方面共同存在一定的脱节。要切实医治“本土文化失语症”,培养真正具有本土特色的跨文化人才,两岸都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本土文化融入。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学的构建一定是基于中国本土的经验、源于中国教育理论和思维方式,是扎根中国土壤、具有中国泥土芬芳的教育学。中国教育学建构与中国教育传统相结合是时代的必然、反思的必然和文化自信的必然。中国教育学与中国教育传统的结合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在概念上发展中国教育传统中的“为学”“为仁”“为德”等核心话语;在思维方式上赓续中国教育传统中的“有机整合”“实用理性”“互通转化”等核心思维方式,从而建构中国教育学的独有概念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网民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网络文化特点出发,心理教育特别需要倡导和建构人本化或“以人为本”的理念。 我国网络心理文化的建设要贴近现实社会和中国文化的氛围,重视研究和挖掘我国传统心理文化的底蕴,立足于我国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实际,逐步形成适应本土文化的心理文化特点和网络文化模式。 我国网络心理教育的目的应当定位于培养青少年网民的心理自主性、主体发展性,塑造与完善青少年网民现代化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网络社会人格”。  相似文献   

9.
教育人类学以人性教化、人性培育与文化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人性培育”与“文化”都是教育人类学的核心概念。鲁迅等先贤提出的“国民性改造”是“具体人性”的改造,它为我国“本土化”的教育人类学建构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深刻洞察和思想资料。提高国民素质承续和包容了“国民性改造”的思想,它和素质教育“重在做人”放在一块,成为我国教育人类学鲜活的“本土理念”。我国的教育人类学不能走排斥“田野工作”方法的德奥传统教育人类学的老路,而应将反映我国教育问题的“田野”之实证研究与哲理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此形成作为人文课程的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特色。  相似文献   

10.
实现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型,提高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更新教师教育研究的思路和方式,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杭州师范大学召开的“第二届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就教师知识与教师发展等主题展开讨论,在借鉴西方有关理论的同时,关注了中国本土的研究视角,并对教师自传、教育叙事、行动研究等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年会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召开。通过对"教学技术"、"学习科学"、"非正式环境中的学习"、"技术·教学·认知·学习"、"技术作为教与学的变革代理"、"教师专业发展"、"在线教与学"、"虚拟学习环境应用研究"、"新兴技术"、"大脑、神经科学和教育"十个有关教育技术的专题进行评述,并结合AERA2009、2010年会的情况,对本次年会的研究特点和趋势进行概括和分析,希望能让国内读者对本次大会的整体情况和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群体。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全体教师的内在潜力是深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教师信息化领导力是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的最新发展,是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重要补充,也是教师深度参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国内外研究表明理论模型是深度推进教师领导研究的重要基础。鉴于此,本研究在深度剖析教师信息化领导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实践范畴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教师信息化领导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具有较高信效度的教师信息化领导行为量表,以期对推动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认识信念系统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的认识信念系统是一个涉及知识信念、认知信念、文化信念、学习信念以及对信念的自我调节等因素的复杂结构。教师认识信念的形成受到个体的学习活动经验、科学观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的认识信念会对自我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组织以及教学评价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又会通过教学过程将自己的认识信念传达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西教师文化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宁娟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2):38-43,57
在文化领域中,教师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与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主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文化传统影响下的教师文化具有不同的演变轨迹和发展特征。圣贤文化、官僚文化和公仆文化依次是中国教师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而西方教师文化的演变轨迹则依次表现为教仆文化、僧侣文化和专家文化。它们体现了文化比较中的殊相特征。在中西教师文化不同的演变历程中,也存在着一致性,即教师文化与历史发展、教师形象和教师知识的关系具有文化比较中的共相性。  相似文献   

15.
会议围绕"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成长"这个主题,就东亚教师形象塑造、教师职前培养、职前教师专业素养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等等领域问题开展了研讨,并提出一些有益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2012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年会,4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市召开。在本次年会中,涉及了"教学技术"、"学习科学"、"非正式学习环境中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技术.教学.认知.学习"、"虚拟学习环境应用研究"、"技术作为教学变革的代理"、"在线教与学"八个有关教育技术的专题,通过评述并结合AERA2009、2010、2011年会的情况,全面梳理、总结了近几年AERA年会所体现出来的国外研究特点、热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17.
《师资教育杂志》2012,38(2):203-211
This paper is an edited version of ‘The patterns and styles in the supervision of teachers in individual conferences following classroom observations’, which was first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t Chicago in 1972. This edition of the original material has been prepared for the British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by George Brown,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现状,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进行分析,在"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指导下提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并对其流程进行具体分析,旨在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效性,从根本上促进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引文数据库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所提供的统计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数值比较和按类统计的方法对影响因子排名靠前的8种中国教育类期刊在2006-2010年间引文进行了数据统计,研究成果可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一些量化数据的参考,同时也为用户提供全面翔实的期刊被引和引用数据。结果表明:《教育研究》是人文、社科权威级期刊;《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教育类核心期刊中的佼佼者,具有一流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在教育学领域中有着绝对的影响力;《中国大学教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教师教育研究》在教育学界也有着非常高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20.
教师发展是教师文化的创生与转变,"文化人"是现代教师的一种崭新形象。教师的本性是文化性,教师是文化的建筑和寓所,教师文化能够充分表达教师的完整形象和存在方式。从"专业人"走向"文化人",整合教师的多元发展路径,致力于为教师打造一种"通过文化、在文化中、为了文化"的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教师发展与教育实践转变的同步化变革,是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