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拟研究超量恢复过程中HPA和HPG双轴对恢复的干预作用。研究方法:按36h的间隔时间,对大鼠进行连续负重游泳训练;在训练后即刻、休息36h后取样。结果:1.HPA轴在恢复的前5×36h区间起促进作用,在第7-9×36h区间起降低作用;2.HPG轴在恢复的前6×36h区间起促进作用,在第7-9×36h区间起降低作用。结论:1.在恢复过程中HPA轴和HPG轴对恢复能力有促进、减缓的双向调节作用;2.在对恢复能力的促进及减缓的干预过程中,存在转折点;3.在对恢复能力起促进作用的区间,HPA轴和HPG轴的机能状态有同步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对周期训练机能的叠加效应与超量恢复原理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量恢复规律客观存在,但又没有发现运动员在训练课间隔恢复时间内出现超量恢复理论中所提出的"超量恢复"现象。是理论出了问题还是应用出现偏差?本文以超量恢复区间原理的实验结论为研究基点,从最佳超量恢复点及真、假超量恢复区间的新视点全方位探讨小周期训练的叠加效应的过程,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阐释,以期对超量恢复原理及周期训练原理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糖酵解供能运动后"超量恢复区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量恢复理论自提出以来争议颇多,在运动实践中的成功应用更为鲜见.以一周作为一个训练单元,安排了单、双、三周期训练致大鼠疲劳时机体72小时恢复过程的恢复规律研究.发现大鼠在双周期训练后各指标36小时左右的恢复期间内有超量恢复的现象和在三周期训练后72小时恢复期间内存在内脏恢复过程滞于外周恢复的情况.因此,研究认为:运动实践中存在超量恢复的现象;由于恢复是一个过程,外周与内脏的恢复具有不同步性,所以超量恢复不能仅有能量代谢指标恢复的变化,更要重视外周运动能力、生化指标、内脏等器官系统疲劳恢复指标的相关变化;本研究还提出了运动后恢复过程存在"超量恢复区间"及真、假超量恢复区间的概念以及包含真假超量恢复的"超量恢复区间"理论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运动训练中如何应用恢复手段,存在争论.探讨把恢复作为能力进行训练的可能性和规律.方法:通过对147只大鼠连续进行的负重游泳训练,动态研究训练恢复组与训练即刻组之间的能量储备、糖酵解能力、激素水平等变化规律.结果:在前5×36h超量恢复区间肝糖元、血睾酮等指标训练恢复组高于训练即刻组,且各自呈逐步增加趋势.结论:①训练中恢复能力在一定时段呈提高的趋势;②在一定时段内恢复能力提高与运动能力具有同步性;③恢复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④初创"恢复能力"的概念及"训练恢复能力"理念.  相似文献   

5.
中国足球落后的根本的问题在于队员的身心素质发展滞后,就中国足球运动员所缺失的十项品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提高运动员素质的方法有:①极限训练,②”死亡”训练,③负氧训练,④催眠方法的应用,⑤想象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认识肌糖原超量恢复的理论问题及其应用现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和文献资料法,基于科学内史对肌糖原超量恢复的提出与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论证.结果:认为长时间中到大强度运动后,合理膳食引起肌糖原超量恢复及其对运动训练与参赛的重要指导意义已逐步得到证实和揭示.结论:肌糖原超量恢复或可作为提高长时间中到大强度耐力性运动训练适应能力和参赛质量的重要调控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
马齿苋提取物对力竭小鼠骨骼肌乳酸代谢干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马齿苋提取物对力竭小鼠骨骼肌乳酸代谢的干预特征.方法:将108只小鼠选用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蒸馏水)、实验Ⅰ组(2.5%马齿苋水溶液)、实验Ⅱ组(5%马齿苋水溶液)、每组36只小鼠.每次按剂量 10 ml /kg,每天2次,连续饮用 7 d.于实验第8天,行力竭游泳实验,动态监测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 h、运动后24 min每只小鼠骨骼肌乳酸含量.结果:各组运动后即刻骨骼肌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运动前骨骼肌乳酸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可有效减小游泳后即刻骨骼肌乳酸含量(P<0.05),降低运动时相骨骼肌乳酸每分平均蓄积率.与对照组相比,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可显著提高运动后3 min和24 min骨骼肌乳酸清除率(P<0.05).结论:①马齿苋水溶液在2.5%-5%之间可有效降低运动时相骨骼肌乳酸蓄积,而且对力竭小鼠恢复时相骨骼肌的乳酸有超量清除作用,其超量清除效应可至少持续21 min.②马齿苋对力竭小鼠运动时相和恢复时相骨骼肌乳酸含量有确切的稳定作用,是对运动时相和恢复时相骨骼肌乳酸代谢有双重改善作用的天然抗疲劳物质.  相似文献   

8.
对比了9名女子400 m跑运动员补体系统与正常人的差异及观察了同一批运动员在模拟比赛和大运动量训练前后补体系统的变化.结果显示:安静状态下女子400m跑运动员C4显著低于正常人;大运动量训练后即刻C3升高(P<0.05),C4显著升高,增幅达47%(P<0.01),C4 经3h及24h恢复后仍高于运动前(P<0.05);模拟400m跑比赛未能引起补体系统的变化.提示:安排大运动量训练时,必须充分考虑补体系统的应答及恢复特点,以便改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9.
赛前短期训练已成为当今高校大学生运动员参加田径运动会比赛的一种主要训练形式,第8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女子甲组七项全能冠军赖新明的赛前短期恢复训练计划是个成功的范例。短期训练阶段的正确划分是保证运动员赛前恢复训练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划分准备期、比赛期的训练阶段和训练小周期,将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恢复和比赛能力的提高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中,训练体现小周期结构微型化、训练节奏赛制化、训练内容针对化、训练负荷强度集中化和恢复训练调理化等。特别对集训阶段采用与大赛接轨的微型小周期训练结构,使赛前训练的负荷与恢复达到协调有序,保证训练超量负荷与超量恢复,收到短期恢复运动员体能和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在糖有氧供能条件下的间歇性游泳训练最佳训练周期及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C,n=6)、单周期/周训练组(小、中、大负荷循环1次,T1,n=42)、双周期/周训练组(小、中、大负荷循环2次,T2,n=42)、三周期/周训练组(小、大负荷循环3次,T3,n=42).大鼠经过一周不同训练周期游泳训练后,C组在安静状态下,T1、T2、T3组在运动后7个时刻(T0、T12、T24、T36、T48、T60、T72)分别取血液、肾脏组织,测定CRE、SOD、MDA、Ca2+-ATP酶等指标.结果:单周期训练结束后即刻大鼠血液中CRE含量显著升高(P<0.05);肾脏组织中MDA含量即刻显著性升高;Ca2+-ATPase含量在T0和T12表现为显著性降低(P<0.05).双周期训练结束后肾脏组织Ca2+-ATPase含量各时相变化明显,在T12、T24和T36分别为显著性降低和显著性回升;肾脏组织内SOD水平在即刻显著性降低,T24和T36显著性升高,T60恢复至正常水平;即刻大鼠血液中CRE水平显著性升高,所以肾脏功能恢复的最佳时间为T48至T60.三周期训练后即刻大鼠血液中CRE含量显著性升高,T24和T36均表现显著性升高和回落,T72时恢复正常;大鼠肾脏内的SOD含量水平在即刻显著性降低;与安静对照组相比,MDA在各时相有上升趋势,至T72恢复至正常水平;肾脏组织内Ca2+-ATPase水平在T12、T24和T48均表现为显著性下降,所以肾脏功能恢复的最佳时间为T60至T72.结论:双周期训练后,肾脏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段为48 h至60 h;三周期训练后肾脏功能恢复的最佳时间为60 h至72 h.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经过10周游泳运动后,给与大鼠28 d的慢性中等不可预知应激刺激,观察各组动物的行为学指标和肾上腺、海马组织及血浆中皮质酮含量的变化,探讨游泳锻炼预防抑郁症的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运动组(E)、模型组(M)、运动应激组(ES)和运动应激运动组(ESE).实验期间,定期监测各组动物的OPEN-FIELD TEST行为学指标、食物消耗量、1%蔗糖溶液消耗量及体重增长量,实验结束后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肾上腺、海马组织及血浆中皮质酮的水平.结果:ESE组、ES组动物在实验结束后OPEN-FIELD TEST行为学指标水平活动得分、食物消耗量、1%蔗糖溶液消耗量及体重增长量显著高于M组(P<0.01),肾上腺组织、海马组织及血浆中皮质酮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游泳锻炼可以拮抗因应激刺激导致的动物行为指标以及肾上腺组织、海马组织及血浆中皮质酮水平的异常.推测游泳锻炼可能通过降低肾上腺组织、海马组织及血浆皮质酮含量,保护海马组织不受损伤,维持海马对HPA轴的正常调控功能来预防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糖尿病肾损伤大鼠肾功能保护作用,并探讨有氧运动改善糖尿病大鼠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肾损伤模型和有氧运动模型。比较大鼠血糖、肾脏肥大指数(肾重/体重)、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Cr)2、4 h尿蛋白(Urine protein 24 hours;UP24)等肾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SOD)活性、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肾组织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Smad表达的改变。结果:有氧运动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能明显降低血糖、有效控制体重下降、明显改善肾脏肥大指数、BUN、Cr、UP24、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SOD活性增强,肾脏AR mR-NA、TGF-β1 mRNA和Smad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有氧运动对糖尿病肾损伤大鼠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肾脏AR基因表达以抑制多元醇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观察一次大负荷运动后线粒体的分布以及线粒体SDHA和CytC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42只SD大鼠经适应后随机分为安静组(6只)和一次大负荷离心运动组(36只)。运动组在跑台上进行90 min速度为16 m/min的离心运动,坡度-16°。运动后分别在0、6、12、24、48、72 h取材。透射电镜观察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分布,western blotting测定骨骼肌线粒体SDHA和CytC蛋白的表达。结果:一次大负荷离心运动后,骨骼肌肌膜下线粒体面积和数量均升高,肌原纤维间线粒体面积和数量呈现减少趋势;与安静组相比,肌膜下线粒体面积增加明显;骨骼肌线粒体SDHA蛋白表达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CytC蛋白呈现升高趋势。结论:一次大负荷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分布出现肌膜下聚集现象,且线粒体SDHA蛋白表达在运动后下调明显,可能是导致线粒体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动静态伸展运动在高校田径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普通高校与体育学院大学生为教学实验对象,在田径运动教学中结合跑、跳、投类三个运动项目着重对静态与动态伸展运动提高柔韧性预防与运动损伤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静态伸展运动在这两方面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动态性伸展运动,并阐明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长期运动训练对大鼠血清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通过动物实验法,观察大鼠血清Fe、Zn、Cu、Mg的动态变化.方法:对Wistar大鼠采用递增负荷训练五周,分别于实验开始、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以及实验结束第五周取血测定大鼠血清Fe、Zn、Cu、Mg含量.结果:长期递增负荷训练大鼠血清Fe、Zn、Cu 、Mg变化趋势各具特点;在结束后大鼠血清Fe、Zn、Cu、Mg总体趋势是呈现下降,与实验前相比血清Fe、Zn、Mg明显减少(P<0.05). 建议长期运动训练期间机体应及时补充Fe、Zn、Mg,尤其在递增负荷训练后两周后就应该加强Mg元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低氧运动对骨骼肌胰岛素受体亲和力的影响.方法:各组大鼠经过跑台运动和低氧暴露后,用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RBA)测定大鼠骨骼肌胰岛素受体亲和力.结果:1 d急性低氧运动后,常氧运动组和高住低训组骨骼肌胰岛素受体高亲和力常数(KD1)显著性增加(P<0.05),高亲和力受体结合容量(RT1)、低亲和力常数(KD2)和受体结合容量(RT2),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8 d低氧运动后,各组之间高亲和力受体常数(KD1)、受体结合容量(RT1)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低氧暴露组、常氧运动组及高住低训组的低亲和力受体常数(KD2)和受体结合容量(RT2)均有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结论:低氧和/或运动对胰岛素低亲和力受体的影响更为显著,使胰岛素受体亲和力下降,但同时使胰岛素受体密度显著增加,从而增强胰岛素对低氧和/或运动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大豆总皂甙对力竭大鼠体内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大豆总皂甙对大鼠体内一氧化氮水平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能够明显延长运动大鼠的力竭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大鼠肝组织氧化损伤作用及其超微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一次性力竭运动组(B组),一次性力竭运动 牛磺酸干预组(C组),运动后测量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同时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C组大鼠运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运动后即刻SOD活性,GSH-PX活性明显提高(p<0.05);B组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超微结构显示,力竭运动导致肝细胞内线粒体明显减少,内质网明显断裂,细胞空化,细胞膜,核膜结构破损.结论:牛磺酸可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具有抗疲劳作用;具有抗氧化损伤的作用;可有效保护肝组织结构及其超微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脉冲负载投切对舰船中压直流(medium voltage direct current,MVDC)电力系统的冲击,引入基于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的锂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鉴于传统功率分配策略无法实现对超级电容端电压的主动限制的缺点,引入混合储能系统功率比的概念,建立锂电池功率传输与超级电容功率传输之间的联系;结合DAB变换器电压变比匹配度,提出一种新型动态补偿功率分配策略;采用直接功率控制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策略能有效平复脉冲负载投切对直流母线的冲击,实现闭环功率分配,对超级电容端电压进行主动限制,从而新型动态补偿功率分配策略的有效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