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韩蕊 《体育世界》2011,(6):58-59
1.前言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力的增强,迫切需要迅速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技术水平,抓好篮球普及工作,特别是在中小学中大力开展篮球运动是重要环节。因此,国家教育部早在1990年在全国开始设立"全国篮球重点学校"的工作,推动中小学生开展广泛的篮球运动。中学篮球队与业余体校、专业队不同。在教学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就我国当前篮球后备力量培养方式的实际情况,分析专业竞技体制的培养方式和业余体校、传统项目学校、二线队伍以及各种形式的篮球学校和篮球训练营各自的优势和现存的问题,提出新的培养我国篮球后备力量的方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东省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进行调查、观察、试验研究,从生理学的角度论述了篮球运动员的特征、体能训练对篮球运动的作用和我省高水平篮球队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为我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搞好篮球运动队的业余训练,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有着重要意义。如何搞好基层学校篮球队的训练工作,使学校业余篮球队在有限的业余训练时间里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对江苏省溧阳市具有一定篮球训练经验的教师10名、2000年参加市初中组、高中组及职高组比赛前三名的篮球运动员100名进行了调研分析,得出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美国、苏联和法国培养后备力量的体制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冰雪运动后备力量的培养体制提出了建议。第一,应把体校培养和学校培养结合起来,形成多渠道的业余训练体制;第二,改革和完善业余体校的训练,充分发挥业余体校和运动学校的作用;第三,优秀教练员到基层,实行从儿童少年选材开始直至训练成材的拓宽培养的途径;第四,明确提出学校业余训练的重点应放在部分体育基础好并具有一定才能的学生身上,以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第五,大学应创办高水平的运动队,并逐步形成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篮球职业化改革的推行和业余训练体校度在慢慢减少,厦门市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中学,培养体系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导致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培养规模和质量有较大下降,现阶段培养对厦门市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培养中的运动损伤结果是什么?中学学校篮球的训练与比赛对厦门市青少年篮球运动健康发展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选材与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86年我国高校正式成立高水平运动队至今,高水平运动队从规模到组织建设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国内高水平的运动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本文就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选材与培养提出一点看法,供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参考。1 篮球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材1.1 技术方面现代篮球运动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能内线强攻,能外围远投,有助攻能力,善于突破,防守技术出色等。高校高水平篮球队招收运动员技术方面的考核一般有如下内容:1分钟定点投篮,1分钟3分线外远投,全场运球和传接球投篮,教学比赛等,全面考察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办高水平篮球队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研究及对第7届大运会篮球比赛的调研,以全国12所重点办高水平篮球队的高校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现状,并提出了新的管理和发展模式。研究表明,影响高校办好高水平篮球队的因素有思想观念、资金短缺、生源、学习与训练的矛盾、教练员水平、管理体制、科研水平等,导致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仍没有新的突破。因此,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必须重视后备力量的培养,规范招生制度,改革竞赛体制,加强教练员的岗位培训工作,提高比赛质量。  相似文献   

9.
1 前言体育运动的竞争,实质上是体育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速度及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的竞争。纵观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态势,许多国家都把培养高水平体育运动人才的触角伸向学校,从而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系统、多网络的训练管理体系,为多出、快出、出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已构成我国学生课余训练的基本组织形式,成为培养我国竞技后备人才的支柱和摇篮。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世界和洲际比赛中,有84%来自体校的运动员为祖国争了光。全国有各级各类业余体校2700多所,参加训练人数30万左右;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6000多所,参加训练人数近260万人;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216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校57所。  相似文献   

10.
许冬明  王天聪  叶明  杨继星 《精武》2012,(31):73-73,75
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培养依靠业余体校——地方队——国家队的三级训练网模式进行,其中业余体育训练作为竞技体育培养体系的基础环节,在当今这种三级训练网培养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安徽省业余体校的发展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安徽省市级业余体校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面谈访问等研究方法和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旨在为促进安徽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我国北京将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一全球性的体育盛会将从众多方面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其中,首先受到关注的是体育产业的发展,然而我国的体育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如何做好准备来迎接这一机遇的挑战,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高等院校是体育人才汇集的场所,具有稳定的消费群体、配套的体育运动设施、经验丰富的体育师资,因此理应成为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地方。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束缚,缺乏市场意识,管理体制僵化,运行机制不活,再有资金不足,营销人才匮乏和经营理念落后等原因,高校体育产业未能获得应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教学实践法、归纳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浙江工商大学2个学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考察,同时对普通高校构建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从而优化体育课程体系,不断完善体育课程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体育重要任务之一。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消除学生在运动中的恐惧心理,克服不良个性,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意志品质的教育,从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观察专业运动员与业余练习者的反应时测验得出:专业运动员反应时不仅在安静状态比业余组短,而且在递增运动负荷时的反应时也都短于业余组。无论是反应时还是反应速度,专业组与业余组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体育运动能提高神经肌肉的反应性,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增强机体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区体育与全民健身体系互动式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学区体育与全民健身的辨证发展关系。第一,学区体育为全民健身的社会化提供了场馆和人才方面载体的优势,全民健身的社会化促进了学区体育的开放性发展。第二,学区体育为全民健身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法,全民健身的科学化促进了学区体育的理性发展。第三,学区体育为体育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学区体育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向21世纪进军的今天,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篮球队的群体特点,决定了其管理原则首先是提高整体效应,使球队规范有序地运行,提高整个队伍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因此,在篮球队的管理中,必须充分发挥教练员的影响力,发挥队长和骨干队员的作用。本文就中学篮球队的训练与管理谈几点看法,希望对今后的篮球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学生体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综合分析法,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体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学生的体质水平呈下降的趋势,大学生普遍运动不足,在对其产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历届比赛分析我国高校开展啦啦队运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高校啦啦队开展的现状和项目特点,对我国高校开展啦啦队运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开展啦啦队运动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性;高校开展啦啦队运动可进入体育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影响基点校篮球发展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探讨黑龙江省基点校篮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推动黑龙江省中学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篮球后备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资料调研基础上,运用走访专家、逻辑分析、比较等研究方法,分析当前和谐社会需求新型体育人才的前提下,提出通过修订新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制订教学内容等措施的改革,对原有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新的建构和更新,培养具有"厚基础、高素质、高水平"的新型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