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知识建构或者意义理解是一个现在经常被讨论的问题。乔纳森的观点无疑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梅里尔甚至用到了“乔纳森主义”这样的字眼,以示其影响之大。乔纳森(David H.Jonassen)是国际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论家,现系美国密苏里-哥伦亚比亚大学信息科学和学习技术学院杰出教授。他提出的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观点被认为是对当前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综合。  相似文献   

2.
乔纳森博士的建构主义观点对当今教育技术学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他极力反对以知识传授和标准化考试为特征的学习文化,倡导有意义的学习。笔者通过阅读他的著作《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在文中对“学”“技术”和“解决问题”3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乔纳森(David H.Jonassen)所著的《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这本书以建构的方式,鼓励孩子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从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本人从教师的角度来探讨如何给孩子创设体验的学习环境,以及从教学环境的角度来分析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行为主义学习模式到认知学习模式,再到建构主义以及协作学习模式,教学的有效性是个永恒的话题。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学习技术、学习模式和学习理论的创新和相互影响,教学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我们所期望的学习目标也变得模糊起来。本期高端访谈,我们有幸邀请到世界知名教育心理学教授保尔·科士纳( Paul Kirschner)博士来分享他关于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洞见。科士纳博士是国际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知名专家,荷兰开放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和学习与认知项目负责人,芬兰奥卢大学教师教育研究访问教授。他曾任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CSCL)委员会(属于学习科学国际社区下属组织)及学习科学国际社区执行委员会主席(2011-2012年)、《计算机辅助学习》期刊主编和《计算机在人类行为研究中的应用》期刊副主编,出版畅销书教学设计专著《复杂学习的十个步骤》(目前该书已是第二版)。他还与人合著《论证的可视化》、《我们所了解的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研究领域包括终身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电子学习环境和其它创新学习环境设计、开放教育资源、教育媒体应用、教师教学资源开发、认知技能和能力发展等。  相似文献   

5.
<正>赵娟,大连教育学院学习质量监测中心主任,心理学博士,教授,多年从事心理测量和教育测量工作。1992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现兼任大连市教育学会理事。多年来致力于心理和教育测量方面的研究。出版专著《学习困难与图式教学》,主编《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指导手册》,发表《皮亚杰对当代社会认知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戴维·H.乔纳森(David H.Jonassen),美国密苏里大学荣誉教授,教育技术学领域的领导者和开拓者。在乔纳森逝世两周年之际,本文对这位教育技术领域大家的思想进行了综述。文章从国内外两个角度对乔纳森的著作、研究领域等进行归纳与总结,将乔纳森的主要研究领域归纳为四大关键词:学习、问题解决、认知工具、学习环境,并进行深入阐述。文章分析了乔纳森在国际教育技术学界的重要地位和深刻影响,同时重点研究了乔纳森的理论及实践成果对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并对未来教育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即以问题解决为背景,以知识建模为基础,以学习技术为支撑,以期给国内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7.
乔纳森(David H.Jonassen)所著的<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这本书以建构的方式,鼓励孩子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从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本人从教师的角度来探讨如何给孩子创设体验的学习环境,以及从教学环境的角度来分析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代美国教学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乔纳森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与模型,对教学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模型,以及与该模型相关的研究和案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评介,并基于对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理论的理解,从教学设计方法、技术观和实践三方面提出了我国教学设计研究可借鉴的新思路或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影响下的认知技术的开发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构主义为教育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技术不再仅是一种提供信息来源的工具,它更应该发展成为能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问题解决、反思能力的“认知技术”。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对新时代下教育技术的发展有所助益:(l)正确地理解建构主义与技术的关系问题;(对如何设计促进建构主义学习的认知技术工具;(3)以认知科学为基础对技术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教育技术人类工程学。一、建构主义与技术莱贝尔(Reibel,1994)讨论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如合作、学生中心、真实的学习)时指出,与之相关的观点早在20世纪2…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习者:文化、心理与环境的影响》(TheChineseLearner:Cultural,PsychologicalandContex-tualInfluences)是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出版的第一部专著,由中心成员教育测量专家大卫·沃金斯博士(Dr...  相似文献   

11.
国际教学设计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转型,其中心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学设计研究的发源地美国。本访谈将要介绍的就是来自荷兰的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范梅里恩伯尔和基尔希纳,着重了解他们团队提出并持续20余年不断完善的"综合学习设计及其十个步骤",具体体现在《综合学习设计:四元素十步骤系统方法》一书中。两位作者曾经非常深刻地概括过这一理论的特质是:聚焦综合学习,以学习理论为厚实基础并采用高度灵活的设计方法,以有效解决当前教育培训领域的三大痼疾:学习任务分割化、学习内容碎片化和学习迁移悖论,并以此为教学设计的复兴作出贡献,回应瞬息万变知识社会的教育需求。综合学习设计代表了一种新的教学设计方法论,值得注意的是,梅里尔的"五星教学设计(首要教学原理)"和范梅里恩伯尔等的"综合学习设计(四元教学设计)"不约而同地于2002年发表在国际教育技术权威刊物《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上。严格地说,它们不是一两个个别的理论或者模型,而是一股有着共同旨趣和追求、前景广阔的教学设计新潮流。由盛群力主持翻译的《综合学习设计:四元素十步骤系统方法》(下文简称《综合学习设计》)已经由福建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当代前沿教学设计译丛,2012年7月)。正像梅里尔对这一理论做出的评价那样:"《综合学习设计》一书是设计有效教学的绝佳宝典,综合学习设计有助于教学达到有效果、有效率和有学习参与热诚的境界。"十个步骤融合了"问题教学"与"直导教学"的各自优势,对当前不尚空谈、务实探索的各种已有成果进行了绝妙综合。美国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认知技术研究中心教授、著名教育技术专家理查德.克拉克曾经这样感叹道:"《综合学习设计》代表了一种非常综合的方法,即既有最佳实践的依据,又有可靠研究的支撑,体现了有关学习、培训与迁移研究的现有水准,任何涉足教学、公司培训或者培训系统管理的人士阅读本书都是明智的选择。"我们则认为,《综合学习设计》系统反映了当代国际教学设计一流研发团队的最新应用成果,是将教育技术先进生产力转化为教学实践效益的可贵尝试。如果您立志为面向完整任务、聚焦解决问题与实现学习迁移而开展教学;如果您希冀了解教学设计潮流,开发创生性人力资源,探索促进专业成长的道路,那么,就请和我们一起"浸入"!杰罗姆.J.G.范梅里恩伯尔(Jeroen J.G.Van Merrinboer,1959-)现任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教育发展与研究系学习与教学方向教授,曾多年担任荷兰开放大学教育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和荷兰十所大学联校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范梅里恩伯尔在特温特大学获得教学技术学方向的哲学博士学位,在认知架构与教学、综合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整体化方法和适应性数字学习应用等方面颇有专长。他已经发表了150余篇学术论文,且担任《学习与教学》等数家学术刊物的编委。他因出版代表作《掌握综合认知能力》(1997)和提出"综合学习设计"(或称"四元教学设计")被公认是世界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位领军人物,并曾获得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颁发的"国际贡献奖"。保罗.A.基尔希纳(Paul A.Kirschner,1951-)系荷兰开放大学学习科学与技术中心(CELSTEC)教育心理学教授,同时也是学习与认知研究项目负责人、荷兰国家终身学习实验室(NeLLL)科研主任。他在荷兰开放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作为一位国际知名的学者,基尔希纳的研究擅长领域包括终身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数字化或其他创新性学习环境的设计、开放教育资源、教育媒体应用、教师远程学习材料开发、认知能力的实际应用、设计与开发电子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系统的创新与应用等。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在Jonassen介绍了认知工具的定义及其应用,Kommers,Mayes等对认知工具进行了界定的基础上,分析认知工具及其与学习的关系,以及认知工具与建构学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视域:大学教学模式的局限与走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作为考察思维框架,在教学设计视域的观照下,认为当前大学教学模式主要存在十大局限:即客观主义倾向的教学理念、低阶能力的培养目标、重知轻行的价值取向、“权威-依存”的师生关系、方法滞后的信息技术应用、单一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程式化的教学设计、机械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标准化的培养方式,以及背离学习者发展的教学评价。针对上述局限,作者进而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即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高阶能力的培养目标、知行合一的价值取向、双主体和互动对话的师生关系、建构主义的技术应用观、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弹性、灵活、递归的教学设计、创新性的学习方式、个性化的培养方式,以及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5.
Three-dimensional (3D) virtual worlds are a new technology that holds some promise as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distance education. This investigation presents an evaluative case study of th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f using one 3D virtual world, Active Worlds, for synchronous distance education. The research design for this qualitative study focuses on the pedagogical affordances and constraints. Methods employed in the data collection include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s, class logs, and formal and informal interviews with the instructor of a synchronous distance learning course offered through Active Worlds University. Findings reveal that although Active Worlds provides tools that support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 affordances and constraints of the tools (discourse, experiential, and resource) may, to varying degrees, impact the pragmatic use of this medium. While this initial investigation reveals that this technology supports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more research needs to be conducted to fully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3D virtual worlds as both distance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现状,提出混合学习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可以较好地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并详细地从学习者分析、环境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策略和资源的设计、学习评价的设计5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该课程中进行混合学习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The changes that have occurred in accept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recent years have been underpinned by shifts in psychological and pedagogical theory, culminating in moves towards a constructivist view of learning.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theoretical shifts for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CAL).
Moshman has identified three interpretations of constructivism: endogenous constructivism which emphasises learner exploration, exogenous constructivism which recognises the role of direct instruction, but with an emphasis on learners actively constructing their ow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s and dialectical constructivism which emphasises the rol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learners, their peers and teachers. This classification scheme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looking at the various constructivist approaches to CAL.
For example, constructivist CAL materials that draw on the endogenous view include hypermedia environments, simulations and microworlds. Materials that draw on the exogenous view include learner controlled tutorials, cognitive tools and practice modules. Lastly, materials that draw on the dialectical view include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SCL) tools and support (or scaffolding) tools.  相似文献   

18.
戴维·乔纳森是国际知名教育技术学者。在文献研读和电子邮件访谈的基础上,文章从学习观、技术观、教学设计观三个方面,对其学术生涯与学术思想进行了重构和解读,评述了乔纳森在教学系统技术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等方面的主要贡献,探讨了其职业生涯与学术思想对未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Learning objects are a new form of learning resource, and the design of these digital environments has many facets. To investigate senior instructional design students' use of reflection tools in designing learning objects, a series of studies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Reflective Actio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Learning Object Review Instrument tool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ost participants found the reflection questions useful in design but also that intensive use of the tools is needed to free learning object design from the personal learning traits of the design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