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数列的相关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对数列的问题往往是不求甚解,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患有一种畏惧心理.正确而熟练地掌握数列的性质对于解决数列问题有很大的帮助.笔者根据这几年教学的经验和对数列问题的总结,归纳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一个重要衔接点.而数列的通项公式则是研究数列性质的最佳载体,反映数列中每一项的共性特征.在解题过程中,一旦数列的通项公式知道了,就能顺利地解决其单调性、不等量和最值等问题.因此,数列问题特别是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也是学生在学习该内容的难点.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3.
数列的相关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对数列的问题往往是不求甚解,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患有一种畏惧心理,如何正确而熟练地掌握数列的性质对于解决数列问题有很大的帮助,笔者根据这几年教学的经验和对数列问题的总结,归纳了一点教学方法,以供同仁们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祁平 《数学教学》2005,(12):17-19,F0003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熟练运用“迭加法”、“迭乘法”来研究简单的含二项递推关系的数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列本身就是一种定义在正整数集上的函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函数的视角考察数列、用函数的思想理解、挖掘数列的函数性质来解题,会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是反映自然规律、刻画离散现象的基本数学模型,是认识连续现象与微积分学习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研究过程还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数列不仅是中职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职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基于此,文章分析了近五年浙江省高职考数列试题考查的内容和命题思路,明确核心考点,明晰命题轨迹,把握试题难度,并给出了一些数列教学的建议,以期助力课堂精准施教.  相似文献   

7.
数列是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重要衔接点之一,由于数列问题的载体能力强、思维跨度大、知识的综合度高,往往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在知识、方法和能力上的差异,拉开考生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在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中,数列问题多以压轴题的面目出现,且往往都体现出浓厚的函数的背景和思想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研究数列问题的函数本质.数列是定义在正整数集或其子集上的函数,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数列所对应的函数及其相关性质,习惯于用函数方法解题是很重要的.下举三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数列性质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其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及相邻项的关系来进行的,我们还可以把数列看成是一种以正整数n为变量的函数,数列的性质就可通过函数的性质反映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函数的思想、方法解决数列问题,这为数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点体会,希望对同学的复习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高一学生在学习“数列”一章时,往往不能将数列与函数有机紧密结合起来,导致在解决有关数列综合题时,思维受阻,力不从心.然而,近几年高考题中,数列总是与函数息息相关,综合交汇.因此,在本章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感受、体会、理解、掌握——用函数的思想观点认识数列.因为,数列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下,数列教学的“四驾马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中,数列在教材中的地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高二学习,改在高一学习,由原来的放在不等式后面学习,改变为放在函数后面学习;而且现在高考对数列的考查力度有增无减.重要内容,重点考查.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拿什么样的“数学”给我们的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围绕着学生的主体发展组织教学,我们的教学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如我们在数列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围绕着化归思想、函数思想、类比思想、数学文化,层层展开教学,这是学习好数列的“四驾马车”.这也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2008学年第一学期,笔者在《数列》一章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将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免教学中所用历史材料主要参考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汪晓勤老师的《数学史与数学教育》讲义(见附录).在《数列》一章的教学结束时,笔者对所任教的高二年级两个班共8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2月,作为教研员教学实践活动,笔者到学校上课,上课年级是高一,课题是“数列的概念”.众所周知,数列是高中数学的传统内容,教学设计似乎已没有多少可创新的空间.但是,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对几种版本的新课程教材作了研究对比,对新课程及其解读进行了再学习,并引发了一些思考.笔者尝试使教学设计回归自然,追求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和谐平稳,力求避免一些人为雕琢的痕迹.这里,笔者就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思考与广大同仁交流,请批评指正至于课堂教学过程及其反思,拟再另撰文交流.  相似文献   

13.
数列极限的概念是一个复杂而抽象的概念,它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术语多,定义长;二是涉及的量多,各量之间又彼此关联.如果在教学中,把形成概念的生动过程变成简单的条文灌输,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就不能从本质上理解概念.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展示  相似文献   

14.
备课是一个老话题,略有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出个大概。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通过实践发现,要想实现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备课不应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蔡玉书 《中学数学月刊》2010,(5):47-49,F0004
由数列的递推关系研究数列的通项和性质是数学竞赛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讲重点研究一阶和二阶线性递推数列,一阶非线性递推数列以及一些简单的可以构造简单的辅助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递推数列.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数学的各类考试中经常遇到对杨辉三角形数列的考查,这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毕竟学生接触的杨辉三角问题比较少.下面就一些简单的例子,谈一下如何应用杨辉三角的性质或类比杨辉三角的性质解决杨辉三角型数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行教村各给予数列上、下极限的简单性质,本通过研究数列上、下极限和函数之间的关系,推出数列上、下极限的新性质,并且介绍性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使学生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描述性定义。②使学生会判断一些简单数列的极限,了解数列极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不仅是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不仅是数学研究的一种方法,也是我们中学数学中的一种学习方法.如在学习指数对数函数性质时,都是先由特殊指数对数函数的性质推广到一般指数对数函数性质.在数列中特殊值法的应用例子俯拾即是,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特殊化思想的解题意识.  相似文献   

20.
数列是建立在自然数集N上的函数,自变量从连续到离散.学生学习数列是在记忆、理解公式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掌握公式,但在做题时却常常把函数抛开,不重视函数思想方法的现状令人担忧.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这是由于没有重视用函数的思想方法引领数列教学的结果.在解题中用函数思想方法作指导,才能高屋建瓴,才能掌握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提高思维能力.如何在数列教学中渗透函数的思想方法?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供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