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作为传统社会关系结构的差序格局,发展到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以伦理为基础的差序格局纳入情感、理性因素,差序格局的范围在扩大,差序格局呈现横向和纵向的立体结构,"城市版"的差序格局以及具有时-空意识的"差序场"。自利益进入差序格局后,人际关系的等级原则在逐渐弱化,理性化的人际关系正在淡化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出现了"工具性差序格局"、"紧缩圈层"、"内核-外围"、"逆差序格局"等理性化的社会关系结构。现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虽注入了现代的因素,但依然以传统伦理为根基,并非完全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结构变迁中“差序格局”的解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中国的"差序格局"在社会结构变迁中出现了向现代社会结构演变的趋势,它在人们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征逐渐为现代社会所湮没,即由传统的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礼治社会向法治社会,传统家庭结构向现代家庭结构,人们社会地位的获得主要依赖先赋条件向自致条件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孝"作为伦理道德的一个核心概念,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它是原始社会末期父家长制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家族血缘关系在伦理道德上的反映.传统的"孝"以赡养父母、养亲敬亲、继志述事、承意尊亲与慎重追远、丧葬祭祀之礼为基本内涵与典型特征.基于自然性的血缘关系的"孝"是一种家庭伦理观念,是维系家庭和谐的一种重要的守则;它也是维持政治秩序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孝"还体现了父家长制下权力的制约、人际的差序伦理以及家国一体、移孝作忠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构成了伦理与价值共同的本体论基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体现或表现为一种“差序格局”.由此决定了中国传统伦理特定的道德化价值实现和制度化价值实现的路径抉择:人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化转向就是一个中国传统伦理的“价值实现”过程,而不是一个割断传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精准地概括了传统中国社会关系格局,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学者们在"理论自觉"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差序格局的内涵,姻缘、感情、利益等新兴要素全面渗透到差序格局中,传统差序格局出现了现代化转向。然而,对失独父母而言,无论是传统差序格局还是现代差序格局都无法对他们的社会关系选择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因为他们的社会互动既不是血缘主导,也不是利益主导,而是身份主导。基于社会身份选择,失独父母的社会关系差序格局出现了选择标准的更替、内圈层的置换、重要要素的重组和差序格局的断裂风险,因此,笔者将此称之为"非常态差序格局"。  相似文献   

6.
传统幼儿家庭德育以家庭伦理教育为主要价值取向。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领域的增加,在整个德育体系中,公共道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而,以公共道德为核心的幼儿家庭道德教育应成为现代家庭的主要价值取向。从家庭伦理到公共道德的转向,需要家长提高认识,改变教育方法,突破家庭场所的限制,走向社区生活,配合幼儿园全方位地培养幼儿的公共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7.
差序格局本来是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的,这里用来分析现代社会学校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时间的流失没有降低差序格局对我国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解释力度,只是这种"差序格局"和正式组织的结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拟差序格局",也就是说,现在学校成员的行为既受我国传统的人际关系格局的影响,也受正式组织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以"孝"治家,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伦理遭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影响着家庭和社会的安宁祥和。随着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关系的变迁,家庭伦理也发生急剧的变化。一般而言,个人生活得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拥有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家庭这一细胞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有必要解决好家庭伦理问题,使其良性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构建。  相似文献   

9.
守望家园--家庭伦理的当代境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原初意义上,家庭具备生育、经济、教化和关怀功能。在不同的经济组织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背景下,家庭的原初功能会分离、弱化甚至消失。这主要是由于社会“配置性资源”与“权威性资源”在不同人群以及男女两性之间的新的配置方式,女性可在新的配置方式中获得相当份额的缘故。当婚姻与家庭的当事人只是依照自己的意愿去建构和解构婚姻与家庭,而在客观上没有伤害他人和社会时,其伦理性为弱势;当这种建构与解构客观上殃及他人、子女的利益时,其行为的伦理性为强势。人类家庭及其伦理的当代形态所涉及到的不止是个人如何生活、想怎样生活的问题,更涉及到家庭在当代生活中到底具有何种价值以及如何实现这种价值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向、方式,既受到社会整合方式的影响,又受到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制约。对此问题的研究,伦理分析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维度。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的家庭社会资本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家庭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质量之间存在着显著性相关关系,家庭社会资本越大的大学生,其就业质量越高,即家庭社会资本的"差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差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强大,网络广泛用于社会生活,从而产生了数量巨大的网络词语。X族流行语大量的产生已经不是偶然现象,是社会进化和发展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模因论的引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新词的族群化衍生这一构词方式。然而对X族这一现象鲜有人用模因论来进行论述。本文通过分析模因论与语言关系,X族的构成以及X族族词在模因论视角下的阐释几个方面来探讨X族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2.
生命历程研究最近在国内成为热点。在家庭社会学视角下反思"生命周期",会发现生命周期概念存在一定的局限,而相关的家庭生活史研究和终身发展理论对家庭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通过对"家校社"合作的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模型的梳理,结合知网上家校社的研究现状综述,借鉴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较早国家的理论及实践经验,提出中国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中国家校社协同育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家庭及其社会功能发生了巨大改变,其中家庭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经历了重大变革,特别是家庭的教育功能在家庭与社会发展变革的联系和作用中发挥着重要功效,以不断满足人们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各种需要以及适应和改变社会环境的需要。在家庭社会功能发展与变迁的过程中,人们依然在不断地追求美好的理想,即接受均等的教育,尽管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认识和努力存在着一定的文化、传统、观念上的差异,但是追求和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仍是社会各级各类教育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之一。以女性主义的社会性别理论为依据来反思和分析传统家庭社会功能发展中所充斥着的男性中心思想和意识,可以重新审视家庭社会功能变迁对教育机会发展的影响,不断思考并解决家庭社会功能发展和教育机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努力促进社会教育机会平等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由于幼儿家庭教育具有奠基性、权威性、生活性和及时性的特点,所以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生活世界"具有直观性、真实性、基础性、整体性和主体性,在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生活世界"的意义,重视幼儿的"生活世界",使家长和幼儿在"生活世界"中彼此相依,互存共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合作边界模糊不清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的"越界"、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干预",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对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边界。根据贺来的边界理论,家校双方的合作边界具体包括:领域分化,凸显"主体自觉";自我限制,做"能为与当为"之事;开放互补,实现家校"良性互动"。与此相适应,家校双方的合作边界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维持:明确家校双方的教育权利与职责;建立家校双方"互利共生"的愿景;构建"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家庭伦理道德的理论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一个伦理实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家庭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实践的同时探究其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充分了解和挖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真实的发展型需求是满足其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基于全国16所高校4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度访谈,以NVivo12.0为研究工具,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需求进行质性分析,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学业成就、社会融入和心灵归属等三大核心需求和12个子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型需求模型,提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投资和提高智力资本、积累和维护社会资本、开发和培育心理资本来满足和超越发展型需求,彻底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19.
追求人生的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界学说以儒释道三家为代表。儒家文化注重人性修养、道德养成与人生境界的提升,以推崇“圣贤”作为其境界追求;道家主张让人超越名利,通过出世修行,摆脱外在干扰,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成为“真人”是其境界追求;佛教侧重通过“戒、定”获得“慧”,去除欲望,消除痛苦,最终达至“圆满”之境界。新儒家将传统境界学说推向新的高度,形成了“多层次”的境界思想。教育从本质上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人文化成的过程,而境界则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精神标识,也是教育的根本价值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境界学说对于当代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即培育有境界的人是当代中国教育的理想追求;强调体悟、践行是当代中国教育的行动逻辑;注重家国一体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开展境界教育则是当代中国教育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鲍尔比是英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和儿童精神病学家,是依恋理论的创始人。他通过研究母爱剥夺对儿童心理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阐述了以精神分析学说、动物行为学和进化论思想为基础的依恋理论,并提出"内部工作模型"的概念用以解释依恋的作用机制。鲍尔比还以依恋理论为基础,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提出了家庭治疗方法。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很好地发展了精神分析理论,同时还为之后依恋理论的实践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