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网球专选班学生的专项知觉运动技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接发球判断绩效实验进行了测试以此评价专项知觉运动技能训练对发展网球运动员运动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专项知觉运动技能训练,网球运动员接发球判断的反应时和准确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龚德贵 《体育科学》2002,22(3):135-136
在排球比赛中。裁判员对运动员的犯规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是“公平竞争”的重要保证,也是裁判员水平高低的集中体现。裁判员是否有这种快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在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将这一判断能力称为知觉技能),通常由几名考官通过观看裁判员的“临场执法”予以评定。评价结果难免有主观随意性,在时间上缺乏经济性。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电脑测试的手段,对在特定情景下作出快速、准确判断的操作人员进行情景测试,从而准确评价其知觉技能水平已成为可能。有研究表明,熟练者能够在充满大量信息的比赛情景中将注意力集中在有关线索的搜索上,并根据这些线索作出快速、准确的决策,而不熟练者在这方面的能力则较差。曾有人采用情景测试的方法对羽毛球、篮球运动员进行过研究,发现熟练者和不熟练者之间的知觉技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采用这一方法对不同等级的排球裁判员知觉技能水平进行测量与评价,从而探讨此方法区分不同等级排球裁判员的可能性,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魏文仪  王琨  伍勰  施宝兴 《体育科学》2003,23(1):127-132
本研究根据跳远项目的专项特点,设计研制一种能够模拟不同助跑速度,反映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起跳腿专项力量训练和专项能力测试的设备。通过对优秀跳远运动员在不同控制速度下(6m/s、7m/s、8m/s、9m/s;9人,72人次)和全程助跑跳远(9人)起跳测试结果的生物力学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起跳过程中,随控制速度的增加,表现出起跳腿各关节肌群的工作能力增大,起跳腿髋、膝、踝关节肌群表现出较长的伸肌力矩时相和较大的伸肌力矩值;起跳腿各关节肌群快速离心收缩、向心收缩及离心与向心收缩的转换能力对起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研制设备,能够针对不同水平(不同助跑速度)跳远运动员进行起跳腿专项能力测试与评定,并可成为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采用国内研制的"重力式力量训练的测试与评价系统",对3名优秀的国家队女子帆板运动员60s速度力量耐力训练进行跟踪测试,并将2年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测试发现,在同等重量下,训练效果有很大的差异.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国家帆板队力量训练,为运动员的选拔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散打运动员体能测试模式与标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测试法和多元统计法,对目前散打运动员体能测试内容及其标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探讨。认为,散打运动员体能测试的重点应在速度耐力、耐力方面和力量、灵敏方面,并由此建立了可供散打运动员体能测试采用的部分项目及相应的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6.
艾康伟  何申杰 《体育科学》2002,22(2):123-125
速度是对运动技术和运动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的重要参数之一。文章对目前应用于体育运动中的摄影摄像,分段计时,激光,雷达,全球卫星定位等5种速度测量方法及其原理进行介绍,并讨论了每一种速度测量方法所适用的范围,同时给出了一些实际应用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
运用实践法配合国家集训队训练,以自报速度与实测速度的差值,评价运动员速度知觉。应用反馈原理,进行速度知觉训练,提高运动员助滑速度知觉能力,使运动员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调整在适宜的助滑速度下起跳,解决他们不会测速和测速不准的问题,最终为在盐湖城冬奥会上实现我国雪上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做贡献,特进行本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8.
肖林鹏 《体育科学》2002,22(4):69-71,102
背向滑步推铅球双脚支撑技术阶段是获得铅球出手初速度的重要环节,以生物力学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双脚支撑阶段相关运动环节及铅球的速度节奏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右膝与左踝速度是影响铅球运行速度的最重要因素,建立了有关运动环节速度节奏与铅球速度之间的数学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进行铅球速度的评价和预测。建议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应加强双脚支撑阶段,各有关运动环节速度及其运作结构改进方面的训练,并特别重视双脚支撑阶段运动员铅球速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感知觉选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云清 《冰雪运动》2003,(1):41-42,46
通过对23名空中技巧运动员10项感知觉指标的测试、统计与分析,得出了精选感知觉指标与运动成绩的回归方程,为教练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平板运动跑台和场地两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对我国成年男性走、跑过程中的气体代谢和能量消耗进行比较。方法:15名成年男性在平板运动跑台和场地完成4.8km/h、6.4 km/h、8.0 km/h三个速度的走、跑运动,使用Cortex MetaMax 3 B测定走、跑过程中的气体代谢指标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走、跑时平板运动跑台测试和场地测试之间气体指标、心率和能量消耗指标有明显差异。两种测试方法得来的数据存在线性相关。使用ICC系数和Bland-Altman法分析表明两种测试方法有非常显著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论:相同速度下平板运动跑台走、跑和场地走、跑的能量消耗差异显著,只有直接测量场地走、跑的能量消耗才能反映日常生活中和体育健身活动中走、跑运动的真实状况。应用直线回归分析建立了平板运动跑台测试和场地测试两种方法之间的转换推导公式,根据跑台测试结果推算场地测试耗氧量和能量消耗,但由于样本量较少,该公式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样本量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