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注意力下的"媒体竞技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广进  王玉清 《体育学刊》2006,13(1):134-137
借鉴经济学的相关分析模式,在时媒体竞技运动做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体竞技运动的6个特点,并时它进行了定义,指出媒体竞技运动的本质就是吸引并消化注意力,进而分析了媒体竞技运动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规律。  相似文献   

2.
浅谈国外康复性体能训练的一些理念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陈方灿 《体育科学》2006,26(10):95-96
体能这一名词在竞技体育中广为提及,国内、外就体能的慨念和定义的描述纷繁多样,始终未有所统一。简单的说来,体能是运动员机体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基础;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一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训练系统(图1);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改变身体形态,以适应专项运动和技术的需要,达到提高运动水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育学理论和运动训练学理论不是一个层次的理论问题,传统竞技体育学理论涵盖了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竞赛学以及竞技体育管理学等4个子学科;从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和运动选材学科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把“运动员选材学”发展成为“运动选材学”;并提出了新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构成的有序结构,使竞技体育专项系统层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为运动训练各个阶段训练工作的具体操作确定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体育社会学对运动训练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方面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对运动训练学的影响。从概念上对社会学、体育科学、体育社会学进行了比较。体育社会学对竞技体育的冲击力主要从竞技体育的功能、竞技体育异化来体观。重点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在运动训练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竞技体育是通过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正确处理好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是竞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5.
乳清蛋白与运动营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当今竞技体育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普通膳食蛋白质的质量已不能满足训练和比赛的需要,乳清蛋白是一类利用先进工艺从牛奶中提取的蛋白质,它具有很高的生物学价值,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提供长时问运动时骨骼肌的能量供应;促进蛋白合成和肌肉增长;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性;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延缓中枢疲劳,乳清蛋白是一种理想的运动营养食品,它在运动营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的有关观点,以运动训练实践为基础阐述了竞技协调能力的层次归属,完善了竞技协调能力的一般结构。分析指出竞技协调能是位于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上一层次、与竞技能量并列的一种能力,它的作用是加工处理、协同配合,以较好地发挥出已储备的竞技能量,从而表现出理想的运动成绩。综合提出运动员竞技协调能力不仅表现于机体间的有效配合,而且还表现在机体与外部环境间的协同配合。  相似文献   

7.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指导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是我国竞技体育训练多年探索的经验概括和理论升华,是运动训练基本规律的反映并在训练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和发展。遵从“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我国竞技体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超前发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相似文献   

8.
冰雪运动教练员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和训练科学化的竞争,更是教练员的竞争。认为冰雪运动教练员是优秀运动员的塑造者,是冬季竞技体育的研究者,是科学化训练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指出我国冬季竞技体育要有所作为,必须培养冰雪运动教练员具备优秀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提出冰雪运动教练员应具备的执教能力表现为专项训练能力、赛场指挥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和协作能力等;并从完善冰雪运动教练员的培养体系,构建科学化的冰雪运动教练员考核体系,鼓励冰雪运动教练员进行科学研究、创新性学习与交流等方面论述了冰雪运动教练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重建运动训练理论初探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张洪潭 《体育与科学》1999,20(1):17-22,33
经多年思考和取证,作者认定现今的运动训练学并非一般训练理论,而是近乎体能类项群训练理论;然后指明运动训练理论发展的逻辑程序,并从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这4个基本概念的辨识过程中尝试着重新做起。  相似文献   

10.
精神系统工程学是以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运动人才为目标,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原理,以提高精神文明高度,造就运动人才;论证:从竞技运动方面探索:要提高技术高度,前提是提高精神高度,精神高度与训练水平是成正比的。优秀运动队实力,取决于以精神为主导的系统功能的提高程度。系统论在竞技运动上运用时,宜注意两点:一、运用系统论于竞技运动实际时,要结合运用关于上一层次系统决定下一层次系统的性质与功能的原理,即精神的主导作用;二、要注意“1”加‘1’可能产生大于、小于和等于2三种结果,力争扩大集体力,使“1”+‘1’>2。多学科综合运用的具体内容有:一、思想要新,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更新伦理观念;二、工作要深、深到心理中去,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深到肌肉运动感觉中去,理解感觉,控制运动感觉;三、探索范围要广,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原理,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化。结论;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优秀运动队的荣辱盛衰。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是优秀运动队管理的重要内容;训练,应当同时是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竞赛,应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形象化的体现。要造就竞技运动人才,攀登世界竞技运动高峰,关键是?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运动生涯逆境及应对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层次运动员所遇到的逆境及相应的逆境应对策略也被看作是不同的.对来自2个训练基地7个运动项目的36名运动员、10名教练员和6名项目领导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介于60至90分钟.访谈录音被逐字逐句地转换成文字,并采用启发式决策指导框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者最后确定了3个层次的运动员所面临的典型逆境,即最底层运动员的10个方面典型逆境,中间层运动员的12个方面典型逆境,最高层运动员的4个方面典型逆境.不同层次的运动员会遇到不同的典型逆境,他们也从不同的角度来感知逆境并使用不同类型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理论上剖析了现行运动训练理论对“运动训练”定义的偏颇,并依据分析开发了“运动训练”的新定义。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rognostic relevance of self-determined motivation, coping, burnout, perceived stress and recovery experienced by 159 youth table-tennis players involved in intensive training centers with regard to their participation and success six years later. Results of ANCOVAs showed that players who still practiced at time 2 (T2; six years later; = 130) reported lower time 1 (T1; while they were involved in intensive training centers) amotivation (large effect), disengagement-oriented coping, sport devaluation and reduced accomplishment (moderate effects)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who dropped out at T2 (= 29). Results of ANCOVAs also showed that international (= 18) and/or national players (= 86) at T2 reported significantly lower T1 amotivation (large effect), disengagement-oriented coping and sport devaluation (moderate effects) in comparison to regional (= 26) players at T2. Finally results of correlational analyses showed that T2 performance and/or six-year performance progress were significantly and weakly correlated with introjected and external regulations, perceived stress and perceived recovery, and significantly and moderately correlated with amotivation, disengagement-oriented coping, sport devaluation, and reduced accomplishment. Overall, this study provided insights into the role played by self-determined motivation, coping, burnout, perceived stress and recovery in the table-tennis players’ dropout and performance level six years later.  相似文献   

14.
论训练方式、科学规范和研究取向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激扬 《体育与科学》2002,23(6):34-35,55
本文研究了科学发展与运动训练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认为科学训练作为一种新的训练方式出现的核心标志,是新的运动员竞技能力增长方式,表现为运动员竞技能力增长主要依靠提高训练方法的科技含量,使科学理论向训练实践转化成为体育科学研究的一个主题;体育科学研究项目能否得到社会资助的评判标准不仅是有关真理的认识论标准,还有其有用程度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aily cognitive appraisals of organizational events, affective responses, and coping. In addition, a 5-year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and performance outcomes at the senior professional level was assessed. Using an 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 professional academy rugby union players (N = 39, Mage = 17.23 years, SD = 0.87) completed daily diary measures of appraisals, affective responses, and coping over 5 weeks of training.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revealed that daily cognitive appraisals were related to daily affective responses and coping functions enacted by behaviours, after accounting for a series of within (e.g., time, day, week) and between-person (e.g., personality, key decision-makers) differences. Zero-inflated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revealed that coping related to eliciting support was associated with minutes played at the senior professional level five years later. This study extends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he within- and between-person relationships that explain organizational stress experienc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some coping functions enacted by behaviours may be early indicators of future performance outcomes in professional sport.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年龄为依据,采用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法。界定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各训练阶段。并对各训练阶段下的运动等级组成与竞技成绩进行相关分析研究,以验证训练阶段划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的专项提高阶段为16-18岁,最佳竞技阶段为19-24岁。竞技保持阶段为25-29岁;女子各阶段的来临较男子早1.2年;另外,无论从运动等级在各训练阶段上的人数分布,还是各训练阶段下运动成绩的变化轨迹,均能证明对我国优秀举重运动员训练阶段的划分是正确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战争的性质在发生变化,军事体育训练中需要加入心理应激的训练。了解心理应激的特性和机制,提高官兵的心理应激能力,适应新形势战争的要求,提高我军应对现代战争损伤的能力。本文从心理学和生物应激理论角度入手,对现代战争中军事体育训练的心理应激与防御应对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体育快速发展,体育运动划分不断细化,一个全新的运动项目群———亚专项体育突显出来。从亚专项体育基本概念、内涵、特征及其基本关系进行阐述,认为一种专项体育运动可以有多种亚专项运动形式存在,在竞技体育、民族体育及一般性体育游戏之间,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而处于不断简化、还原、兼容、拓展等演变中。在训练、健身、教育、娱乐、休闲等领域,积极、科学、合理地运用亚专项体育理论,能够促进体育尤其是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徐杏玲  季敦山 《体育科技》2011,32(2):106-107,121
通过对“3+l”教育模式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表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施“3+1”教育模式,在学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企事业单位群众体育开展和体育人才引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认为,“3+1”教育模式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20.
采用运动自信量表、自我评价问卷和比赛应对策略问卷,对参加第十届全运会决赛的62名运动员进行研究,旨在为优秀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提供参考依据,为教练员科学调控运动员竞技状态提供心理依据。研究结果显示,赛前特质运动自信全运会前8名运动员得分显著高于未取得成绩的运动员,技能类运动员得分显著高于体能类运动员。特质运动自信与比赛成绩中度相关,统计学检验有较高显著性。自我评价与特质运动自信中度相关,统计学检验有较高显著性。比赛应对策略前8名运动员显著高于未取得成绩运动员,技能类运动员显著高于体能类运动员。比赛应对策略与比赛成绩相关分析,统计学检验有较高显著性。赛前运动自信、自我评价和比赛应对策略没有运动技术等级的差异;赛前运动自信没有性别差异,自我评价没有性别和项目类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