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我国足球教练员执教时的公关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职业足球教练员公关意识薄弱,缺乏公关技巧。提高教练员的公关能力能为球队排除干扰,营造创佳绩的良好环境;树立良好的俱乐部和教练员形象;发挥媒体的宣传、制约和监督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球队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2.
摘要:我国校园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还未有完整的理论构架和体系。以系统论、泛在学习理论、课程设计理论、MOOC理论为基础,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规范与统一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结合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专家评价、数理统计、程序设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确证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我国校园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构想。研究认为:1)在传统的“面授试”足球教练员岗位培训的基础上,利用网络媒介可实行跨地区、跨地域的远程网络培训方式;2)以系统论为指导,从系统构建的目的、原则、结构、功能与环境,对我国校园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平台设计进行了指导;3)我国校园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由60个专业知识指标、8个专业知识领域、4个专业知识方向构成三级专业知识构成;4)根据网络远程培训的系统原则构想了我国校园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模型。  相似文献   

3.
运用管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足球教练员强权性影响力与非强权性影响力对其球队产生不同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强权性影响力在队伍的发展初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但随着训练实践的进行,非强权性影响力是足球教练员得以立足的主要因素。同时对影响力在球队的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教练员的选拔任用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旨为提高足球教练员的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足球教练员强权性影响力与非强权性影响力对其球队产生不同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强权性影响力在队伍的发展初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但随着训练实践的进行,非强权性影响力是足球教练员得以立足的主要因素。同时本文对两种影响力在球队的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产生的不同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教练员的选拔任用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我国U-17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参加2007年全国U-17冬训的足球教练员进行调查和访谈,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岗位培训、运动经历和执教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力图全面、客观地了解我国U-17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和调查1997年至2007年外籍教练在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的执教成绩,从外籍教练员执教前后成绩分析、中外教练员连续执教成绩对比分析、中外教练员总体执教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外籍教练员在我国职业篮球俱乐部中的执教效果,分析了出现这种执教效果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群体环境问卷》对我国15支超级俱乐部队373名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凝聚力水平进行了测量,并用等级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不同训练年限、不同位置、不同运动等级、不同参赛身份和参加不同级别比赛的职业足球运动员凝聚力水平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为教练员有针对性的提高球队的凝聚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我国甲B职业足球教练员的应激源及消除方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我国职业足球教练员的应激源及消除方式 ,采用开放式问卷 ,对 38名甲 B足球队中方教练员进行了调查 ,并将所得资料通过意思相近的内容逐级归纳分析。得出教练员的应激源有自身素质和能力不足 ,实施计划难 ,比赛成绩的压力 ,队员的素质和能力差 ,队伍人员结构不稳定 ,社会外界的压力 ,俱乐部方面的压力 ,共 7个方面的因素。对应激的消除方式上 ,教练员们更多的采用积极性思维和行为调节方式 ,占反应总数的 6 0 .5 3% ,而回避性思维和行为调节的方式也占反应总数的 39.47%。这一结果基本上反映了我国职业足球教练员的应激源和消除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教练员执教水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经由对专家调查结果整理分析,获得影响教练员执教水平六大主要因素,即:教练员的职业责任心、文化素质、实践经验、管理运动队能力、创新精神和对教练员的激励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六大影响因素,分别提出提升江苏省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执教水平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教练员担负着培育、指导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重任,其角色扮演在竞技体育领域和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教练员研究通过移植西方经典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特别是组织行为学理论,对教练员的角色定位、素质与能力结构、教练员教育和资质标准化等方面进行了质性和个案的研究,建立了教练员学的框架体系,初步实现了竞技体育及其研究的中国本土化过程。在未来的教练员研究中,跨文化研究、实证性研究是主要的研究范式,不同项目及其组织在竞技参赛活动中的执教行为将是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研究选取260名教练员(男性=176,女性=84)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教练员情商、教练员领导行为和教练员效能进行测试,以检验教练员情商与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关系,以及教练员效能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教练员情商对教练员效能具有显著影响,教练员情商的冲动性主要影响的是教练员的技术指导效能和人格塑造效能,焦虑情绪对教练员的比赛策略效能、动机激励和人格塑造均具有显著影响作用;(2)教练员的比赛策略效能能够有效预测教练员的专制行为、社会支持行为和积极反馈行为,教练员的动机激励效能对教练员的领导行为具有显著预测效应;(3)教练员效能对情商和教练员领导行为之间具有显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更换为个案,对高洪波、卡马乔执教的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技战术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降维分析能够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并能提取反映教练员执教特征与差异的重要因素;中国男足主教练的更迭是一种合理的交接,是为了促进中国男足的发展。在不同阶段、不同主教练面对的对手不同,对男足技战术调整的重点不同,是其战绩不一致的重要原因;单纯地通过胜率、战绩,或者是否实现短期目标来评判教练员执教水平有失公允。通过多元数据统计分析,结合比赛实际,能够更好地对教练员的执教特征、差异及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复制性,参考意义重大,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职业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电话访谈法、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以社会学、市场营销学为依据,并根据从事健身俱乐部工作及研究的经验,对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职业特点、职业化内容及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推动和促进我国健身私人教练职业化更加健康、规范、有序、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的发展,我国职业球队引入外援成为普遍现象,也由此引发了我国职业球队跨文化管理的问题。运用跨文化管理理论,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以及由此造成的职业球队跨文化交流冲突、跨文化管理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我国职业球队跨文化管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足球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目前我国足球在职业化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分析。针对在足球职业化改革过程中管理体制、竞赛体制以及俱乐部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和足球规律加以改进,同时应当吸收足球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运用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从教练员数量、年龄、等级等方面对2009赛季中超职业足球俱乐部梯队教练员状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超职业足球俱乐部梯队教练员在运动经历、年龄、专业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文化水平整体偏低,培训机会比较少,许多教练员资格等级不达标。建议各级足协切实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尤其要学习先进的足球理念,尽快提高教练员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外籍教练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他们不仅带来先进的技战术训练手段,而且带来先进的足球理念.以前国家队南斯拉夫籍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为例,深入分析外籍教练在足球理念方面与国内教练员之间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差异主要表现为:1)外籍教练对足球本质的认识比较单纯,很少考虑足球之外的政治、情感等因素,因此,更能把握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律;2)对运动员的管理更具人性化;3)具有强烈的自信心;4)对待比赛的胜负观和大局观具有更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探讨教练员的涵义和所具备的职业特征,结合我国职业资格制度的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调查分析我国教练员队伍现状及现行教练员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剖析建立我国教练员职业资格制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建立我国教练员职业资格制度提供决策依据,以此促进我国教练员职业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体育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