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2011年张继科在荷兰鹿特丹夺得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首个世界冠军,进而在伦敦奥运会的参赛名额争夺战中拿到了宝贵的奥运入场券。张继科打法凶悍,被刘国梁比喻为中国乒乓球队的"藏獒",技术能力全面,被视作中国乒乓球队的未来之星和领军人物,是不可多得的、中国乒乓球队着力培养的新一代佼佼者。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分段指标评估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张继科在比赛中的技术打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面对中国乒乓球队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以及更长时间继续保持竞技优势的需要,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经验总结法,依据前人总结的中国乒乓球队取得成功的原因,梳理了中国乒乓球队继续保持竞技优势所面临的困境,并探明了中国乒乓球队保持优势的策略。研究认为,中国乒乓球队保持竞技优势所面临的困境包括:1)以往优势成因的延续性不足;2)乒乓球器材、规则与规程不断修改;3)其他协会年轻力量不断发展;4)全世界参与和关注程度偏低。中国乒乓球队保持竞技优势的策略包括:1)从已有的优势来扩大领先;2)依据以往经验创造新优势;3)优化球队后备梯队的建设;4)引领世界乒乓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乒乓球队制胜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乒乓球队之所以能够长胜不衰,雄踞世界乒坛,是与多年来乒乓球队技战术的精彩演绎及强有力的后备人才培养分不开的。中国乒乓球队制胜因素即“三件宝”是指技术组合的多样化、击球点的全面性以及反方向技术的应用能力,这三个方面对取得比赛的胜利起着关键的作用。主要通过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这"三件宝"在优秀运动员比赛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力求发现其中的规律,为运动员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访谈,总结、归纳出中国乒乓球队50年长盛不衰的各种因素,在系统性思想的指导下构建出中国乒乓球制胜体系。用人文与科学融合的理论,以制胜体系的系统图为引导,对中国乒乓球制胜体系中的制胜思想、制胜原理、制胜决策和制胜实践进行剖析,旨在通过构建和完善制胜体系来进一步推动中国乒乓球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第48届世乒赛许斯/波尔半决赛、决赛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第48届世乒赛男双德国选手许斯/波尔半决赛及决赛的技战术统计,运用乒乓球"三段评估法"等研究方法,提出国外优秀双打运动员的发抢段、接发球段和相持段技战术运用特点,为中国乒乓球队进行针对性训练和在比赛中有效运用技战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乒乓球队运动员身体形态与生理机能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乒乓球队为世界强队,通过对其身体形态与生理机能的研究,为赛前备战和科学选材积累资料。研究的结果显示.中国乒乓球队目前男女运动员的平均体到指数尚属适宜,克托莱指数较之我国同龄段男女要高,同时也高于18~25岁的乒乓球运动员的均植水平;在皮褶厚度上呈现着肩胛下与上臂的左右侧不均等,按照Brogek法推荐的体脂%较其它竞技项目(除田径的三铁外)高,其中女选手的体脂%更为突出。男女选手在心肺功能上尚较为薄弱,提出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手段与措施应当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以中、日高中足球竞赛为研究对象,从发展过程、管理结构、比赛模式以及竞技能力四个方面对两国高中足球竞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与日本高中足球竞赛相比,我国高中足球竞赛起步晚、进展慢;隶属于教育部门,管理组织保守;形式单一,规模偏小;球队无鲜明技战术特色,竞技水平较低。建议加强校园足球的组织管理,引导其健康发展;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将校园足球纳入国家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并逐渐使之成为培养体系的主要环节;进一步完善校园足球的硬件设施,提高足球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发展校园足球文化。  相似文献   

8.
为了丰富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体系,推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通过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探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传承的目标、内容与方略。研究表明:1)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传承的目标集中体现在提升青少年体育运动能力和体育文化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培育民族精神,提升文化自信等方面。2)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可分为武艺、游艺、养生三大类教育传承内容,依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同类别运动项目技能形成规律以及体育课程"一体化"要求,可设计出1~9年级四个学段的课程内容。建议构建传统体育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发挥其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丰富课外锻炼和竞赛活动,构建传统体育"学、练、赛"体系;颁布相关政策法规,为落实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保驾护航;突出传统体育项目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并将其纳入体育中考内容体系;组织专门培训,支持外聘专业人士和传承人授课;培养专门人才,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传统体育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9.
摘要:为践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文化发展战略,建立优秀武术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武术文化,运用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重点对武术文化这个“瑕瑜互见”的文化体进行了深度剖析。首先回顾了自党的十六大把文化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之后武术文化研究的十年进展,主要提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然后针对问题,从3方面简要总结了武术的和谐文化内涵,最后重点列举了严重影响武术文化发展的4方面残存糟粕,并指出了武术文化研究的重点和未来发展趋向。该研究对于“构建优秀武术文化的传承体系,规划武术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乒乓球队所经历过的3次创业进行剖析,发现第3次创业与前2次创业有本质的区别。提出在当前的新时期下,中国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向为:保持超一流的乒乓球技术与竞技水平;加强教练员与运动员对技战术打法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运动员的人文素养;政府指导与支持下的造星运动;增加运动员的广告价值,增加赞助商的经济收益,为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的乒乓球运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群体特征对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对运动员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以乒乓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界定了运动生涯与职业生涯的含义,分析了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运动生涯"期内的群体特征,如智力、运动损伤、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声望等,以及这些特征可能对乒乓球运动员后职业生涯发展产生的影响.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建议:创造"终生学习"的运动队文化,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在运动员"运动生涯"的后期,有意识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对即将退役的运动员进行正确的择业观教育.  相似文献   

12.
过度训练及其控制是现代运动训练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乒乓球运动员与非竞技项目运动员相比,面临着更高强度的对抗、更激烈的竞争,因此,也更容易产生过度训练。采用晏宁(2003)编制的《运动员训练状态监测量表》对100名乒乓球俱乐部运动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乒乓球运动员过度训练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乒乓球俱乐部运动员已经出现了过度训练的迹象;在应激和恢复的8个因子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在应激的4个因子上,未成年组运动员都高于成年组,训练年限"4年以上"组高于"4年及以下"组,"中专及以上"学历组高于"中专以下"组;在恢复的4个因子上,相反。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我国乒乓球运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近十年乒乓球运动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我国专家研究多集中于技术打法类型、身体素质、技战术训练等方面,对心理技能训练、科学选材、教练员和裁判员研究方面还相对缺乏;对国家优秀的运动员研究成果较多,针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基层科研成果较少;对我国现有培养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表面,而更深层次的研究匮乏;针对于残疾乒乓球运动员和"海外兵团"的研究也比较罕见。建议:在进行竞技体育研究的同时,加强乒乓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研究,同时对促进我国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江苏省高校高水平乒乓队赛前训练周期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揭示,随着高校乒乓球赛事的日益增多,应采用多个短小周期的“单元”训练模式,使运动员始终处于一种较好的竞技状态。因为大学生运动员在训练时间上大大少于专业选手,合理安排赛前训练周期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影响高校高水平乒乓队赛前训练周期的因素很多,因此要运用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运动学规律来科学调控运动员的赛前竞技状态;赛前训练周期的具体时间安排应服从于运动员在比赛时恰好处于发挥最佳竞技状态的时间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以“梯度发展战略”理论启发创建贵州大学乒乓球俱乐部实体为导向,形成教练,高水平队员为技术核心,渗透广大乒乓球爱好者的传播模式,全面提高乒乓球项目技战术水平,促进体育市场职业赛制,模塑国球文化提升学校形象的建设,以“梯度发展战略”的理论为依据,科学发展为导向,总结提出贵州大学乒乓球俱乐部的“梯度发展战略”持续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竞技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竞技乒乓球运动保持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建国以来“举国体制”的培养方式造就了大量的世界冠军,使中国的乒乓球事业蓬勃发展,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原有的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竞技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发展、协调、持续”是和谐发展的三个维度,本文旨在分析多维度和谐发展对于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探索和研究构建中国竞技乒乓球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乒乓球运动训练新模式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和人们对乒乓球规则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中国乒乓女二队教练员组根据中国乒协领导的指示,对原训练方法进行了6项改革.并在2006年10月至2006年11月在湖北黄石举行的全国女子青少年乒乓球封闭训练期间,对参加封闭训练的28名运动员进行了为期30天的实验研究,实践证明该训练方法符合目前运动训练的理念、女二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状况、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趋势,能较快地提高女子青少年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使其符合女性技术男性化的要求,从而保证为国家队输送更好的后备力量.  相似文献   

18.
鹰眼(Table Tennis Review,TTR)系统已于2019年12月正式在乒乓球项目中使用,并将应用于东京奥运会。本文探讨了TTR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与裁判员判罚方式的对比、对乒乓球比赛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法等,以期对国家乒乓球队备战东京奥运会提供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研究表明:TTR系统对"擦边"和"擦网"的判罚更加精准、公正;对发球的判罚更为苛刻、严格;TTR系统的引入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运动员提出挑战TTR提升了观赛群体参与程度,提高了项目的观赏性;TTR系统的引入有可能成为运动员中断比赛的一种战术,拖延比赛时间,缓解场上局面,也使比赛的连续性受到一定影响;TTR系统的使用对于乒乓球比赛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对运动员的合法发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的发球在高度、角度、是否遮挡方面将会有更严格的判罚。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乒乓长盛的哲学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半世纪以来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缘由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分析,认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深刻把握竞技制胜规律;深层次理解"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运动训练中坚持量与质的对立统一;坚定不移的把握乒乓运动发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中国乒乓球队取得辉煌历程的重要哲学因素。  相似文献   

20.
第50届世乒赛中国男团半决赛、决赛的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观察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参加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的中国乒乓球男队的半决赛、决赛比赛场次的技战术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中国乒乓球男队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供今后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