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西方体育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对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礼  高鸿辉 《体育与科学》2007,28(1):65-68,28
中西方体育由于文化基础不同,从物质、精神与制度等多个层面都有集中体现,因而在表现形态、发展过程都呈现出相应的差异。体育价值观作为体育文化精神层面的核心内容,必然受到体育文化差异的深刻影响,而这些差异进一步影响到中西方体育的发展。而我国未来体育的发展,不仅了传承中国传统的体育价值观,同时还要汲取西方合理的体育价值观,以促进中国体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理解的艺术 --从中西体育文化历史比较的视角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体育文化同源而流歧,原因在于世人实践这两种文化时,给予它们不同的理解,才突显迥异的风格。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中西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理解。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理念的中国体育文化道德价值观和以勇敢、竞争、自由、平等、节制、谨慎为核心理念的西方体育文化道德价值观成为了中西体育文化理解的分歧,同时也决定了现在中西体育文化的基本存在方式。通过分析中西体育文化核心理念的理解差异,从多个层面揭示了两种理解方式上的一些实质性的差异,指出了两种文化都是人类对生活理解的真实表达。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五四精神与中西方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五四精神是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而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精神遗产,它指引人们以科学和民主的态度从思想文化的层面探索中国的强国之路和走向现代化的方向;在五四精神的指引下,体育和教育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为中国近现代体育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在中、西体育文化的对垒、争论、选择中形成了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论证了作为非物质形态的社会存在的文化是一种丰富的资源.作为文化资源中感性生命极度表现的体育,因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使西方人的体育活动以宣泄肉体的感性生命力为能事,而中国人的体育却是感性中有理性,肉体中有精神,运动中融进了审美情趣,两者的有机融合使中西方文化形成功能互补态势.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代商业体育首当其冲,"酒神"精神、"悲剧"精神和体育赛事广告是现代商业体育发展的内、外动因,现代体育的商业化倾向无疑为文化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的文化只有相互比较、借鉴,才能共同繁荣。东方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都是人类共同的体育文化,是人类相互交往的结果。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之异质性为世人所有目共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走过一条与西方体育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为代表的东方体育与西方体育进行比较分析,陈述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西方体育的差异。通过差异的研究对两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精神实质及价值向度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精神实质及价值观进行比较, 探究中国当代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结果认为中西方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由于各自的人文、地理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体育文化体系, 在当代中西方体育文化中, 中国由强调修身养性逐步向快乐健康、全面健身方向发展, 西方注重对自我的挑战, 以刺激、活泼的体育项目, 强调运动及耗能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西方体育文化形态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剖析,认为:横向对比发现中西方体育形态存在内敛性和外倾性的结构悖反,其路径依赖为中西文化源流的差异、地理空间的形塑以及中西关于身心关系的认知差异;纵向对比发现中西方体育形态遵循自身异质性的变迁轨迹;异构悖反的同时也存在相似的运动形态结构样式和相同的世俗性功能;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观有利于西方体育的价值观矫正和调适;当前形势下只有遵从文化自觉和自信方可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克服身份焦虑。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体育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两个重要分支,在历史的发展中,中西方体育文化体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的差异之根源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是多元性的,它既受到地理环境、历史起源及追求目标、社会特征等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受到哲学观、价值观、审美观、思维方式等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忠利 《体育学刊》2006,13(6):130-132
从文化结构层面分析近、现代中西社会、体育现代化变革历程,认为西方顺序是精神———制度———物质,而我们的恰恰与之倒置。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体育现代化探索之所以步履维艰,是因为精神资源的缺失。找寻中国体育现代化精神资源首先应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同时不应割断传统,并应该对传统自我批判与更新。  相似文献   

10.
胡洁 《体育世界》2013,(11):34-35
通过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对比来探索竞技体育公平竞争思想的差异,将给如何增强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精神的实践提高可靠的思想理论依据。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西方体育文化必然会将其在竞争中追求卓越的精神带给中国,有助于培养人们勇于竞争的观念以及公正平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
群众体育与我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开展群众体育运动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及改革开放后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的贡献。同时,提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现代体育是西方文明的产物,西方文明有着深厚的宗教基础。中国既然已经融会到现代体育的主流,就不能只图形似而不讲宗教述求。比较中西方体育与宗教的形成与发展,探求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二者相互作用关联互动的内在机理,将为我国体育的发展觅得一条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社会转型与中国体育文化的三次嬗变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社会转型和体育文化的广泛意义上,探讨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体育三次大的变化过程,以及产生变化的精神实质,认为中国体育经过百余年的磨难,已融汇于世界科学体育的潮流之中,并受到西方后工业文明的影响,显示出未来体育的迹象。  相似文献   

14.
欧、美近代体育的传入对加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欧美近代体育的传入走过了与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极其相似的历程 ,即经历了从器物层面的引进 ,到制度层面的确定 ,再到思想层面的碰撞 ,最后到实现“本土化”发展的自身现代化过程。近代西方体育传入的过程 ,改变了中国人拒绝西方先进文明的观念 ,使欧美近代体育在中国体育运动中成了主流 ,对于人们竞争观念、平等观念、民主意识的产生与增强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还有力地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佳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3):265-267
培育高校体育精神不仅能够提升高校文化品位、创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环境,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和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为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从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对高校体育精神的培育的现状进行探讨,结合体育精神培育三个层面的内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回顾全球化时代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关系,发现:东西方体育文化在对生命诉求、价值取向、身体展示模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而摆脱文化困境、构建和谐的世界秩序、促进文明进步最终能促成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展望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关系,认为: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化的统一,将构成东西方体育文化关系的未来格局.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比较法,从体育的本质和起点出发,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了中华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趋势的相关信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体育的关系以及与西方文明和传统文化做了综合比较和分析,简单探讨了中华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为中国体育实体走向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好理论准备,让中国文化为主的东方文明进一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CUBA带来的校园体育文化思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笔者对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即“CUBA”所引发的校园体育文化现象进行了探讨与分析,阐述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特点内涵以及对整个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缩影。CUBA带来的多元性的校园体育文化,给我们了更多的启示。重视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