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生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705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探讨初中生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①女生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男生。②初二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最低,其次是初三年级学生,初一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最高。③初中生社会支持有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初中生心理健康量表》对私立学校314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私立学校初中生在学习习惯、考试焦虑、人际沟通、自制力方面较易产生困扰;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考试焦虑、异性交往存在显著差异;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公立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3.
初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为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泰州市多所中学初中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惑、心理健康状况相互影响,密切相关。结论: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托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GSES均分比女生高。但从各年级的GSES的得分来看,初二年级〉初一年敛〉初三年级。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差异,初一有32%,初二有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初三57%的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4.
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私立学校314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私立学校初中生在学习习惯、考试焦虑、人际沟通、自制力方面较易产生困扰;(2)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4)私立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公立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5.
重点中学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重点中学生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⑴情绪智力的年级差异显著,初中生高于高中生。⑵情绪智力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男女生情绪智力发展不尽相同,男生情绪智力发展年级差异显著,而女生则不显著。⑶情绪智力与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都显著相关。⑷这3个相关系数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解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本研究采用周步成等人修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以阳泉市城区两所中学的800名初中生作为被试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重点初中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及普通初中;初二年级的心理健康程度最差,初三年级次之,初一年级最好;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生.建议学校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开展活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途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宁夏274名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和300名非寄宿制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1)寄宿制学校初中生总体心理问题显著高于非寄宿制初中生,其各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也高于后者.(2)寄宿制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年级差异,而非寄宿制学生的年级差异表现为初一好于初二和初三,两类学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初一、初二年级.结论:寄宿制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寄宿制学校,且主要表现在初一年级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8.
桂林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 15 0 0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结果 :1)桂林市初中生心理问题显著多于北京市初中生 ;2 )初中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 ,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随年级的上升呈下降趋势 ;3)初中女生较男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新疆师范院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现状进行探究。结果发现:总体上社会支持状况乐观;男生的主观支持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四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在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等方面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二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最低。了解大学生社会支持现状,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实证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西部藏汉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西部地区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跨文化心理学的理论依据,特采用对638名藏、汉族初中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藏汉初中生,从总体上看83.86%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好的,而16.14%的心理有困扰需要正确引导;(2)西安交大二附中学生在人际关系和身体症状方面有高焦虑,共和县民族中学初二年级的藏族学生焦虑水平较高;(3)异地和同地区藏汉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社会支持、自尊、简易应对方式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不同性别和不同生源地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支持、自尊、应对方式无明显差异;不同年级高职院校学生在SCL-90偏执因子上差异显著,并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社会支持、自尊、应对方式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应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关注其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人格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艾森克(EPQ)人格问卷(青少年版)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MSSMHS)对1255名初中生人格与心理健康关系进行测试,探讨其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初中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较高,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与性别差异,随着年级增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下降;除抑郁因子外,男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在人格各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心理健康水平随着E得分的增高有增高的趋势。而在P、N上的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3)人格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并对心理健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其中神经质、精神质对心理健康有正向预测作用,内外倾对心理健康有较强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量表法对330名不同性别、年级、学科的高职学生进行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显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状况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重要影响,两者联合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更加显著.建议高职院校从改善环境和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入手,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促进高职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78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石家庄市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错。普通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优势校和城乡校。石家庄市初中生在身体症状、恐怖、冲动、自责四个方面比其他四个方面分值偏高。初二年级比初一年级的学生更自责和对人更焦虑。初中男生比女生更孤独,女生比男生的恐怖倾向更严重。  相似文献   

15.
在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课题立项支持下,根据自我编制的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问卷,开展甘肃省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发现:城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高于农村中学生;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各个维度以及总分上较城市中小学生更低。小学生四年级是一个分界点,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一二三年级;初一年级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年级;高三年级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低于其他年级学生。农村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普遍低于城市中小学生。中小学生在心理素质的发展上有两个关键时期,分别是小学三至四年级和初中一至二年级,一定要抓住这两个发展的关键期,促成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了解贵州省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支持的现状与特点,为改善其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参考。以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测查695名贵州省农村初中生,其中留守生379名。结果提示,留守初中生的社会支持总体上不高且显著低于非留守者;不同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留守类型留守初中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留守初中生社会支持系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流动少年的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影响心理健康的过程中的作用,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对初中生进行测试,收回有效流动少年问卷462份.结果发现,流动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存在显著相关,流动少年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影响心理健康的过程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549名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相互关系的问卷调查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联系,父母教养方式积极(高情感接纳)的被试,对社会支持的感受积极,其心理健康状况也相对较好.通过初中生感受到的重要他人的社会支持可以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这其中既有初中生的同伴、教师的作用,也包括父母的作用.初中生的家庭内环境特点与其家庭外社会关系状况有内在联系,两者不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测验法对福州市初中生社会支持与抑郁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初中女生客观支持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其他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初一学生的社会支持得分最低,抑郁程度最高;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有一定影响;初中生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支持总分与抑郁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初中生社会支持水平对其抑郁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是影响抑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86名苗族初中生的学习乐观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苗族初中生的学习乐观整体上表现出积极趋势,但其结构的内部发展不平衡,学习效能乐观明显低于学习期望乐观,并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学习乐观水平较低;(2)苗族初中生的学习乐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一定的年级差异;苗族学生的学习乐观水平显著低于汉族学生;(3)各来源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包括烦恼倾诉、团体参与)对学习乐观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