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素质体系包含“耐力”一项。耐力素质目前多被定义为“有机体克服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疲劳的能力”。“疲劳”的生理学定义是“由运动而引起的运动能力下降的现象”。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多半并不是在运动能力下降时尽力保持先前运动能力的那种能力,而是从开始就将运动强度调控在一个并非最高的适宜水平上,持续稳定地在一段并非一气呵成式短暂的预定时间内进行运动的能力。故此,另一个亦具权威性的耐力定义是“人们长时间坚持工作的能力”。然而,用“长时间”这样的模糊概念能够明确定义其它概念吗?长时间坚持工作,这只是人的主观意  相似文献   

2.
一、耐力的概念(一)耐力的概念各国运动训练学和生理学的学者对耐力所下的定义不尽相同,如我国沈阳体育学院《现代训练80题》中提出“耐力即长时间的不疲倦的继续工作的能力”.美国格罗斯在《耐力》一书中对耐力所下的定义是:“耐力的概念广义来讲是指保持作长时间活动的能力”.苏联《运动生理学》中的耐力概念是:“人长时间完成某种脑力活动或身体(肌肉)活动的能力”.综合上述,耐力比较全面的定义可是“抵抗生理、心理疲劳,连续工作的能力”.从生化机制的观点看,耐力就是充分  相似文献   

3.
0 问题的提出耐力素质是运动能力的基础成分之一 ,青少年经常进行耐力素质训练 ,对于增进身体健康 ,发展心肺功能 ,抵抗学习、运动中的疲劳 ,保持旺盛的精力 ,培养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 ,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城市里的小学 ,活动场地普遍狭小 ,没有条件开展中长跑一类的有氧耐力活动 ,所以普遍采用 1 min跳绳练习来替代。可是 ,1 min跳绳属于耐力类练习吗 ?它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吗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的其它 3项练习 (小学组 )—— 5 0 m× 8往返跑、2 min2 5 m往返跑、40 0 m跑也属于耐力类练习吗 ?本…  相似文献   

4.
耐力训练耐力是指人体在长时间活动中克服疲劳的能力。耐力是人体健康和体质强弱的一个主要标志。耐力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发展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具有重要作用。耐力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系统的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在运动实践中人们又把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快速运动的能力称为速度耐力,而把在饺长时间内能保持高度用力的能力称为力量耐力。决定耐力的因素是大脑皮质的机能长时间保持兴奋与抑制的状态,肌肉活动的能源和它的积蓄、增长与代谢回收工作能力,心肺功能的吸氧能力(肺活量大,每搏输出量大,运输营养和氧气的能力强,有氧代谢能力就高),机能训练程度、身体素质的稳定性和在疲劳时运动技能的稳定性,还有心理的稳  相似文献   

5.
影响和限制耐力性运动项目的成绩的生理因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取决于训练的强度和运动成绩.大强度持续性运动可导致呼吸肌疲劳.运动性呼吸疲劳可能在决定运动耐量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直接影响运动肌力量的生成(外周疲劳),另一方面,通过肢体用力自感不安反馈引起工作肌运动单位输出功率下降(中枢疲劳).对呼吸肌进行训练,可能有助于提高耐力性项目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呼吸肌疲劳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为止,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相信,呼吸系统是影响耐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剧烈的耐力练习会导致呼吸肌的疲劳,而且运动训练和比赛所导致的呼吸肌的疲劳也会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因而运动员进行呼吸肌的耐力训练可以提高其耐力水平。勿庸置疑,呼吸系统的疾病可以影响运动能力,但是呼吸系统在何种程度上影响运动能力仍然有争议。  相似文献   

7.
乳酸阈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出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因此在运动训练活动中广为教练员和运动所采纳用以评定运动员的有氧工作能力。将乳酸阈应用于速度滑冰的运动训练当中,对个体乳酸阈值在速度滑冰训练中应用进行评定,并分别对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有氧和无氧耐力训练强度都进行了评定。提出实例来说明速滑专项耐力素质训练中利用乳酸阈训练提高速滑有氧耐力素质和速度耐力素质训练的方法和达到的效果,使乳酸阈训练方法更加有效地指导运动员的冬夏季各项训练,为提高速滑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以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一、耐力素质及其重要价值耐力素质系指人体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是人体基本的运动素质之一。耐力素质对人的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均有重要的影响。人体耐力素质的提高,总是伴随着内脏器官,首先是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提高,以及有氧代谢能力的改善。同时,还表现为人体的骨骼肌和关节韧带等运动装置能够承受更长时间的负荷,以及在心理上对于克服长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国家蹦床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蹦床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的各项指标进行了重要性排序,并对蹦床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指标进行了初步的筛选.统计结果表明,我国蹦床运动员最重要的8种专项运动能力为网性、翻转能力、平衡能力、空间定向能力、垂直弹跳能力、动作之间的连接能力、时间感知能力和动作节奏;在27项运动素质指标中,耐力素质(专项耐力)和力量素质指标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的指标占的比重较少.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要在竞赛全过程中保持特定的运动强度或动作质量,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就必须具备能与在持续运动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加深的疲劳作斗争的能力。对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目来说,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对青少年运动员的专项竞技水平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樊利杰 《中华武术》2010,(12):52-53
耐力素质指有机体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耐力与力量和速度这两种素质的结合,在田径运动中分别表现为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影响田径运动员耐力素质的因素有:运动员对长时间工作的心理耐受程度、运动器官持续工作的能力、能源物质的储存情况和长时间工作中氧代谢的能力,以及掌握运动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功能节省化的水平等。  相似文献   

12.
耐力素质是人体长时间进行运动的能力,也就是人体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不仅是一切运动的基础,而且对增进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学习效果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的中小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耐力素质练习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1.优先发展一般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可分为一般耐力、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和综合耐力等。一般耐力是其他耐力素质的基础,运动员具备了一般耐力素质,有利于其它耐力素质的发展。因此,在对运动员进行耐力素质的训练时,应该优先发展一…  相似文献   

13.
孙康 《中华武术》2020,(1):54-55
对于帆船和帆板运动员来说,耐力是最为重要的身体素质,所以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开展专项耐力素质训练。基于对耐力素质训练的生理学研究,本文指出在专项耐力训练中需要采用的耐力素质训练方法,从生理学角度上对运动员的耐力素质进行训练,从而让运动员能够稳定完成整个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散打体能,从广义上讲,是指散打运动员在训练中为提高散打运动技、战术水平和在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必备的身体各种运动能力的综合体现。这些运动能力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健康和运动素质四个因素构成。从狭义上讲,散打体能是指散打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负荷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动员有机体机能能力时持续对抗机体疲劳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散打运动的专项耐力。  相似文献   

15.
耐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活动和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在各个运动项目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的耐力各有其特点。耐力素质的训练应注意年龄与性别特征等因素,对于青少年耐力的训练更要注意结合其自身特点。主要以一般耐力性练习为主,也就是耐力基础训练。训练中以有氧代谢为主,同时结合有氧和无氧混合性代谢训练,方法和手段体现出多样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6.
耐力素质作为身体素质的一个方面,也称"耐久 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活动和对抗疲劳的能力。从人 体是一个完整统一体的观点来看,应把耐力看做是有 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综合。耐力素质在各个运动项目 中都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素质,但是不同的运动项目需 要的耐力各有其特点。因此,耐力可分成一般耐力和专 项耐力。从运动训练学角度看,又可分为速度耐力,力 量耐力和静力性耐力等,只是不同运动项目在耐力训 练中所占的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17.
人体在运动时肌肉活动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软等基本能力,统称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的发展是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提高的综合表现。在体育运动中,通常说的耐力,是指一般耐力素质而言,也就是人体能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包括心血管的耐力) 耐力是各项运动竞技能力的基本因素,是竞赛中决定取得优秀运动成绩的关键素质。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不好,在训练或竞赛中就会很快出现疲劳,表现出肌肉活动不协调、反应慢,灵敏性降低,动作速度下降,判断能力差等现象,对运动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赛跑  相似文献   

18.
实验以疲劳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疲劳小鼠不同运动饮料进行灌胃,测定小鼠跑笼速度和时间,观察各组小鼠耐力的差异,比较不同运动饮料对疲劳小鼠体力恢复的效果。结果显示,在进行跑笼实验前8min对小鼠灌胃,4种饮料对小鼠抗疲劳均有一定作用,能够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和运动速度。其中红牛效果最佳,佳得乐吸收最快,表明疲劳后短时间内饮用运动饮料可以起到增强耐力和抗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复方枳实合剂对运动员的抗疲劳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证明复方枳实合剂可显著延长运动员疲劳运动的时间,减慢其心率,提高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运动后血乳酸含量,提高运动耐力和加速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20.
车开萱  邱俊强 《体育科学》2022,(3):85-90+97
人体代谢系统使用各种膳食常量营养素作为供能物质的能力非常灵活。研究证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能维持肌糖原并且优化运动表现。而关于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研究已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饮食的基础涉及“脂肪适应”,会显著增加脂肪氧化,降低次最大强度运动时碳水化合物的氧化,从而使运动员在保存肌糖原的同时最大化地利用脂肪。就理论而言,这可以提高耐力表现,因为肌糖原有限,其减少是疲劳产生的原因,而保证充足的糖原储备是耐力比赛的关键。本研究主要根据脂肪适应策略是否涉及碳水化合物恢复进一步细分相关研究,介绍在耐力运动和高强度运动中不同适应周期的脂肪适应策略的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restricted carbohydrate diets,RCDs)会使高强度运动受损,并在免疫系统维护、疲劳缓解以及肌肉质量提升等方面存在潜在的局限性。对于耐力运动来说,在没有碳水化合物恢复的情况下,至少需要几个月的RCDs才有改善耐力运动表现的可能性,脂肪适应周期过短还会导致长时间运动表现受损,而脂肪适应与碳水化合物恢复相结合的周期化饮食策略可以维持耐力表现,并且带来更大的代谢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