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雁 《教育探索》2012,(7):9-10
生存论对人的存在的理解与德育对人的存在的关注本质上有着内在的契合.生存论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提供了新的范式,我们应该借鉴生存论中蕴涵的教育思想,积极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德育的目的是要引导大学生“过好的生活”,德育的内容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生命,德育的方法是要引导师生双方实现“视阈融合”.  相似文献   

2.
21世纪高校与社会的全新关系所构成的高校外部德育环境,要求我们对当代高校德育及其目标定位进行内在省思,可以用“学校人”和“社会人”来标示当代高校德育的两种理念目标。当代高校德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进行高校德育创新,实现“学校人”与“社会人”的同构。  相似文献   

3.
大学德育中的"学校人"与"社会人"--当代大学的德育目标辨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代大学与社会的全新关系所构成的大学外部德育环境 ,向人们提出了对当代大学德育及其目标定位进行内在省思的要求。可以用“学校人”和“社会人”来标示当代大学德育的两种理念目标。但是 ,在大学德育的传统定位中 ,“学校人”与“社会人”往往发生着裂变。当代大学德育的目标选择之一就是使“学校人”与“社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而二者统一的根本途径是进行大学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4.
时代精神为高校德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试图在一定层面寻找两者的契合点.掌握时代精神的核心和内在要求,反思高校德育,这有益于我国高校德育现存状况的改进,有助于高校德育的未来走向.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其内在要求是“以人为本”,要使高校德育富有吸引力、提高实效性,就要“以大学生为本”,改革创新高校德育.  相似文献   

5.
程逊  王志洲 《成人教育》2009,29(8):34-35
德育内在理念以“人是目的”,学生的需要满足与学校的德育实效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学校德育应在满足学生需要层次中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程度。  相似文献   

6.
一、发挥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 ,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以德治国”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 ,而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学校在贯彻“以德治国”的教育思想中 ,就必须突出“以德治校”,狠抓育人这一主旋律。1.正确地认识德育。德育的核心是什么 ?德育的核心是培养一个人的良好的人文精神 ,塑造人的高尚的精神境界。一个人的政治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道德倾向 ,因此只有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具有科学的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才能形成良好的人品和健康的人格。学校只有抓住“以德…  相似文献   

7.
关注生活,关注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德育的“生活化”取向因为德育本质内在的逻辑性要求而成为一种必然。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正引导着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坚持与时俱进实现德育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既是“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 ,又是贯彻“三个代表”的现实体现。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原则 ,与时俱进与开拓创新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坚持与时俱进必然要求开拓创新 ,开拓创新是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和具体体现。德育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 ,既是现实对它提出的客观要求 ,又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定。在理论上探讨德育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 ,必将有助于德育实践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实现德育创新 ,必须面对新时代 ,确立新理念与时俱进的内在本质规定 ,就是根据时代不断变…  相似文献   

9.
德育的“道德性”范畴是成立的,德育并不具有天然的道德合理性,应该对德育进行“道德性”追问。这种追闺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德育发展本身的内在需要。道德性审视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角有助于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更深层次的分析与构建,只有道德的德育才能培养出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10.
传统德育功能观存在着整体功能定位的窄化或泛化、划分社会性功能和个性功能的错误以及对个体超越性功能的忽视等问题。我国学者鲁洁教授的研究从德育的本体价值、道德的内在超越性以及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等角度出发来考察德育功能,把德育功能定位为“促进个体的人的社会化进程”,意味着传统德育观的“终结”和新德育功能观的萌芽。  相似文献   

11.
时下,国人高唱“课程思政”,其间夹杂着不少的误读。论文认为,要克服这些误读,必须回到赫尔巴特。根据赫氏的教育性教学思想,“教学”须以“教育”为目的,“教育”不能脱离“教学”来进行;教学的教育性内在于教学过程,是教学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内在属性。由此推断,学科德育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各门学科独特的内在本质。离开了这一点,学科德育必然沦为表面化、形式化的装饰品。为了阐述学科德育与学科本质的内在联系,揭示学科德育的内在性与独特性,论文以“文学”“历史”“哲学”“科学”与“艺术”为例,作了相应的解释与说明。  相似文献   

12.
刘峻杉 《教育学报》2012,8(1):97-105
老子思想中,与“道”最密切的概念是“德”.“德”是“道”化生万物过程中的最初产物,是纯朴未散、有质无形的“炁”,也是畜养万物、决定万物发展方向的支配性力量.明确了“道”与“无”、“德”与“一”在老子哲学体系中的对应关系之后,老子思想中“天德”的意义和地位才能突显出来.“天德”是人德的内在决定力量,人在婴儿阶段都曾丰厚地拥有过,而随着人的成长,“天德”不断消耗,人也愈难与之相应.“天德”支配善恶又超越善恶.“德”的系统性和“道法自然”的总原则决定了“天德观”视野下道德的开放性.老子“天德观”有助于重树道德信仰,呼唤德育“修身”范式的实质性回归,并指向了德育生活化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3.
人本德育是生命在场的德育,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尊重是人本德育的内在要求,它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取向,在德育的目的、道德的尺度、德育的内容、德育的组织过程等方面均凸显人本性.以关注个体生命、追求人生幸福为终极目标的生命化的德育与人本德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生命化的德育是人本德育理论的有效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试论德育哲学建构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哲学与人的德性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育的内在关联 ,不仅为哲学思维与德育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客观前提 ,而且也为“德育哲学”这一新兴学科脱颖而出开辟了广阔前景。马克思早就指出 :“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 ,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 :这将是一门科学。”1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曾经这样说 :“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 ,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由于事物的本质 ,而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 ,通过生物学、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链条…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五育”理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看作有机统一的整体。“五育”的辩证统一和有机融合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角度看来,教育活动内在包含着生命、知识、道德和审美四个基本维度,这四个基本维度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是辩证统一的。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五育融合”的内在逻辑基础。劳动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教育活动,不仅内在包含了教育活动的四个基本维度,也融合了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教育活动,这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五育融合”不仅意味着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有机统一,而且还意味着人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内在包含着生命、知识、道德和审美四个基本方面。只有这样的教育,才真正具有丰富性、全面性和完整性,才能真正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德育的概念 在讲“德育”之前,笔者想先谈谈对“道德”的理解。有人说道德即规范,指外在于人的知识;有人说道德即德行,指内在于人的品德、品质(包括知、情、意、行等方面)。笔者认为要理解“道德”,首先得溯本追源,“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和规则,指外在规范,是未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社会规范;“德”本义为“得”,引申为“品德”“道德品质”,指内在规范,是已经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社会规范。因此,所谓“道德”,是上述两方面的结合,它既包括外在于人的社会规范,也包括已经内化于人的德行。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认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德育在现代化内在结构体系中居首要地位。“今日世界之竞争,国民竞争也”,德育的目的在“新民”。“道德之立,所以利群也”,德育应贯彻“利群主义”原则。现代文化“都是从咱由批评’产生出来”,德育应以“自主主义”为方针。“共和国民应有之资格,我同胞虽一不具”,德育应以“响导”国民为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情商培育与德育的分离,是当前学分制下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下,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实现情商培育与当代德育的融合是学分制下高校构建“以人为本”德育理念,实现“占有式德育”向“生存式德育”转换的内在要求。情商培育是实施情感教育法的本质要求,有助于拓宽学分制下高校德育的实践途径、丰富德育方法论研究.是学分制下高校德育走出实效性低下困境的现实之维。  相似文献   

19.
高校德育的误区与行动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是自律和他律的内在统一。传统德育存在群体的道德虚无、理性缺失与公共道德缺失等问题。德育的本质不是写在书本上的“清规戒律”,而是能够让人内化于心中,并在社会生活中去践行的行动,实践性是德育的本质属性。道德小品开启了德育行动的大门,行动研究是德育终极目的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传统德育是以“道德人”假设为基础的,由于对“道德人”理解的偏狭,“道德人”在本质上就成为了“义务人”、“责任人”。德育目标过高只是德育低效的表层根源,而“道德人”假设才是传统德育实效性低迷的深层根源。从“道德人”到“经济人”,德育基础的置换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建设是解决德育低效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