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五四”时期胡适和梁漱溟的中西化观有相同或相通之处:他们都认为中国传统化有缺陷,因而必须进行革新,对传统化都有肯定有否定。同时,他们在如何评估西方化、如何革新中国化的问题上又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他们对中西化冲突问题的探索既有种种缺憾,也不乏真知灼见。研究和比较胡适、梁漱溟的中西化观之长短得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30年代的“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的论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35年1月,十教授发表《中国本位的化建设宣言》,引起本位化派和西化派的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对中国实情的分析、对中西化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化出路的选择等问题展开;与此同时,在西化派内部围绕全盘西化问题也有激烈争论。与五四前后的东西化论战比较,30年代的这场化论战对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化与西方化以及西化与现代化等问题的认识有了进步。  相似文献   

3.
殷海光是台湾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第二代西化派伦理思潮的代表人物,毕生致力于弘扬“五四”精神,批判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以思想启蒙为己任.殷海光的伦理思想是第二代自由主义西化派伦理思潮中熠熠生辉的精华,他所主张东西整合之道德重建论,至今仍具有弥足珍贵的现实意义,理当置于我们的思想资源之中.  相似文献   

4.
纵观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文学语言的变迁了。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先驱们竭力提倡白话、废除文言的文学主张,采取全面摒弃古典文学传统、“全面西化”的文学策略,但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因矫枉过正出现的过于书面化、西洋化倾向,使现代文学语言成型的初级阶段将受到必然的否定。于是,同样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以赵树理为代表的独重口语、  相似文献   

5.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资产阶级西化论的主要代表,“全盘西化”论的始作俑者。早在“五四”前,他就积极参加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提出过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主张。但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提出西化理论,则在“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以后和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因此,我们的评论也从这个时期开始。  相似文献   

6.
西化”论与五四前后的高等教育思想朱国仁自鸦片战争到五四前,中国人逐步认识到了自己的落后。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又“从制度上感觉不足”,再到“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①,梁启超的“三段论”基本上勾画出了中国近代文化观的变迁过程。与之相对应,先进的中国...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的文化思想理论始创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梁漱溟在“五四”时期一片推翻传统。倡导西化的浪潮中,为了拯救民族的危亡,高扬中国儒家文化的旗帜,创造性地重新解释儒家经典,试图创造一种全新的中国文化来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8.
学术与人生-解读舒新城和他的道尔顿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于晚清而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学家舒新城,是带着新、旧教育经验的矛盾冲突走上学术之路的。对于传统教育方式的留恋,使他对道尔顿制一见钟情;又是道尔顿制的语言,使他为那种情感找到了现代性的学术表达。舒新城的道尔顿制研究,是在传统与现代、情感与理智、中国与西方的张力关系中展开的,不能归结为简单的西化行为。尽管在表面看来,五四前后盛行的包括道尔顿制在内的很多新教育试验,具有中国新教育最西化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德莫克拉西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唯一权威者”,“根本主义”和“时代精神”,对于五四文学思想同样具有统摄作用。它不仅规定了理论与批评的总体框架,同时也制约着翻译和创作的价值取向。五四文学思想的德莫克拉西化主要表现为;提倡先译后做,以外国民主主义文学为我们楷模的思想;“活的文学”思想主张与崇尚自然、自由与个性的诗文创作倾向;“人的文学”思想主张与小说创作中竞写“非人的生活”倾向。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文化上的新保守主义的风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价值受到部分学者的质疑。出于新启蒙主义和新保守主义文化立场的学者,围绕对"五四"的历史价值评判,各执一端,针锋相对地对20世纪中国的激进与保守两股文化思潮的历史功过进行了阐发。对"五四"的重评,包含了学术界诊断中国历史文化症结和引导当下文化走向的强烈诉求;体现了在全球化时代学术界对如何化解启蒙与保守、西化与民族化之间的间隔,以及寻求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意见分歧。  相似文献   

11.
世界格局中都市文化比较的意义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文化的积聚地,都市是文化的聚焦点,在全球化背景中开展世界都市文化的比较研究,可加强都市文化的个性与现状的研究,加强不同文化交流与影响的研究,加强文化发展历史与趋势的研究,加强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研究。在继承借鉴已有的文化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努力拓展研究视野、努力推陈出新,使都市文化比较研究拓展至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使强势文化大行其道,而弱势文化则面临生存的威胁。广告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它在传播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加速了弱势文化的消亡。在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理智地对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古典进化论看来,民族及其文化的发生是一个直线进化的过程。文化传播认为,文化的产生极其艰难,只能是有创造力的民族产生以后,通过文化传播而实现了文化的发展。民族的发生包含:首先是文化维系的人们共同体的出现;其次是异文化的分别出现以及异文化人们共同体的并存。尽管人类历史自始便具有一种不容忽视的基本的统一性,但是,人类从这样的起点走出极为漫长的路途后,人类文化依然呈现出千差万别,而体现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全球化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全球化不是同质化,又不是西方化。当前的文化全球化应是多元文化的共处,但这又不是文化的自我封闭和文化的民族主义,而是文化间的“和而不同”。全球化时代人们对待文化,尤其是对待具有价值指向的道德文化的态度,构成了文化全球化时代道德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君子和绅士分别是中英文化中的核心元素之一。在产生、发展和对本国历史、文化、社会、日常生活的影响方面,中国君子和英国绅士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深入理解两种文化的精神实质,对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学习和研究都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高校统战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推进、共同发展。充分发挥高校统战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升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渗透力、辐射力,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媚文化和俗文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现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过多、过早地接受媚俗文化的影响将引发和带来不良的后果,教育工作者应尽力把媚俗文化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保证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媚俗文化在学校中的渗透与表现媚俗文化的流行有许多原因。但总体可分为社会因素与心理因素两大方面。媚俗文化的泛滥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社会与学校教育都应统一制订相应的措施来制止媚俗文化的进一步泛滥。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和发展草原民族文化,实现经济社会与民族传统文化协调发展的双赢效应。  相似文献   

19.
试论跨文化交际中平等交流意识的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跨文化交际是双向交流过程,交际双方都应了解彼此的文化特征并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跨文化交际实践与研究应树立平等意识,不应存在文化迁就倾向。我们在学习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时,更应重视维护和研究如何用外语来推介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传统文化在不断变迁,文化传承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变迁是历史发展的正常规律,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证明,本文通过历史反思,对变迁中文化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分析,肯定了变迁的必然性和必须性,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对如何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