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文摘栏     
<正> 晨脉监督法——自我掌握长跑运动量(作者:郭宝善) 一、测定晨脉平均值。在身体状况较正常的日子里,测出每天早晨睡醒后(不起床)一分钟脉搏次数,连测五次(每日一次),算出平均数,这个数值就是自己的“标准脉率”。二、长跑锻炼后。要经常测定晨脉,并与“标准脉率”对照。1.测出的晨脉次数与“标准脉率”相同。这说  相似文献   

2.
前言在进行湖北省儿童少年心脏血管系统改进台阶试验方法及其评定标准研究过程中,我们除测定了该课题所必需的登台阶后(以下简称负荷后)第2分钟前30秒的脉搏频率(以下简称脉率)外,还测定了登台阶前安静时(以下简称负荷前)和负荷后第1分钟的脉率和血压,以了解改进台阶试验前、后脉率、血压的变化,观察改进台阶试验负荷对心脏血管系统机能的影响。并通过对收缩压/脉率心功能指数的分析讨论及其评定标准的制定,对湖北儿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武进龙舟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训练前、训练中、赛前的心率进行监控,结果表明:队员的平均晨脉为63.29次/min,左右桨队员之间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集训前与训练中期的晨脉对比,左桨的晨脉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右桨的晨脉变化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队员整体晨脉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赛前与集训前的晨脉对比,左桨的晨脉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右桨的晨脉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队员整体晨脉变化也无显著差异(P>0.05);赛前与赛后的晨脉对比,左桨的晨脉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右桨的晨脉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队员整体晨脉变化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心率监控可以客观的监测训练的效果、监控运动员的机能水平、赛前状态及比赛后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4.
体育锻炼可以使青年人变得健美,使中老年人祛病延年。可如果盲目地锻炼,不考虑自身状况,往往收益少,甚至带来副作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自我监测保护法——“脉搏测定法”: 安静时,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压手腕桡动脉,以十秒种为单位连续记数脉搏频率,如果连续三个十秒的脉率一样,即以此数乘六,得出每分钟的脉搏频率。运动后脉率上升,一般以运动后即刻第一分钟前十秒脉率乘六,推算出运动后第一分钟的平均脉率。还可以根据运动后每分钟前十秒的脉率推算出脉搏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邵强 《中华武术》2014,(4):35-35
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特点是负荷较大,属于极限运动的范畴,如果负荷长时间过大,会有多种疾病发生,为了不影响运动员的健康,在训练前后要经常性进行检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一、用心电图进行检测在每日起床之前应该进行晨脉检测,如果出现长时间不稳定,脉率不齐且恢复慢,就应该进行心电图检测,正常运动员的心电图应该为窦性心律徐缓,P波高度低、T波高度较高,P-R间期延长。  相似文献   

6.
心率(也称脉率)是用来测定体育课运动负荷的一种简便方法。有人研究提出平均脉率130次/分,能获得最大的吸氧量和心输出量,对心肺功能影响最好。据日本研究,学生脉率每分钟在130次以下,练习无精打采,没有生气;每分钟在130-150次之间,练习的兴奋性高、持续时间长、锻炼效果好;每分钟在150次以上持续练习2-3分钟就出现疲劳。我国有人研究提出体育课学生脉率在130-140次/分之间最为适合。为了避免体育课的运动量过大或过小,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摸脉搏、数脉率。当学生练习到一定程度后,就可利用练习的间隙由教师统一时间,让学生数1…  相似文献   

7.
评定运动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尿液变化是一个易于观察而又有价值的指标。为了了解我国运动员接受一次大运动量训练后尿液的变化,我们于1964年12月10日——11日,在广州对日排球教练大松博文指导下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时间长、强度大、密度大、“小极限”训练次数多)的广东排球队运动员14名(男10名、女4名),进行了41人次的尿液常规检查(即训练前、训练后、即时及训练后次晨),并结合进行了一般身体反应及脉搏、心电图等观察,现将结果列表如下(见附表)。男运动员练前有一名(10%)出现蛋白尿,练后有8名(80%)出现蛋白尿,一名(10%)出现透明圆柱,而练后次晨尿蛋白及透明圆柱均消失,尿液恢复正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女子5000m长跑选手比赛前后脉搏波谱的声学检测,发现赛后与静态脉搏频谱有明显差异,赛后的脉搏波在频域和幅值上明星大于静态。用无创伤脉搏波谱分析法,获得了比数脉更多的心血管系统的信息,是一种简捷、快速、有效的科学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体育理论》教材中所讲述的方法比较复杂、繁琐,需要二至三人配合才能进行,用“面积”计算,费时较多,而“点算法”又不够精确,所以在平时的体育课中难以普遍推广应用,对此进行研究,改革了“脉搏测定和计算的方法”,现分述如下。一、改革后的方法(见示例图) (一) 缩小数字,测定后以10秒钟脉搏数标记。为口诀式心算创造条件。(二) 在图表的右边增加了“顺次”、“各面积脉搏”、“分段平均脉搏”三个栏目。用以一边测定、一边绘图、一边计算,使三者连成一体,将各顺次计算结果填入相关栏内。(三) 在图表下边增加“测定时练习内容”一栏。用以将测定时的具体练习内容,用纵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1973.12.1—74.5.22期间观察了国家长跑集训队运动员安静时的体重、血压、脉搏、呼吸次数、肺活量、血色素等生理指标在高原气候条件下进行训练过程中的变化。运动员的年龄在18—23岁之间,训练1—2年。在北京和昆明两地基本上每隔2周检查一次(仅两次检查间歇较长),检查时间都在星期四上午9点以后,力求检查条件一致。此外,还对在昆明集训的国家女中跑、内蒙中长跑、内蒙女  相似文献   

11.
安静时脉率     
脉率能反映一个运动员身体与心理的状态,在耐力项目训练中被广泛用来评价训练效果和恢复情况。人们普遍认为安静时的慢脉率可给耐力运动员创造具有竞争的能力。例如,一个安静时脉搏只有40次/分的运动员,大强度运动心率达到180次/分,那么他将有140次的储备。  相似文献   

12.
长跑是一项枯燥乏味的运动,长跑教学如何进行,成了许多体育教师头疼的问题。我看了中央电视台李咏主持的“非常6+1”节目后,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非常6+1”是以“6天强化培训,1天精彩表演”的形式,实现了许多普通人上舞台表演的梦想。主要特点是:创意新颖,形式活泼,人人互动(主持人、演员、现场观众、场外观众等),气氛活跃。受“非常6+1”节目的启发,我在长跑教学中对其进行了借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体验学习“6+1”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模拟老师对课的准备部分进行教学。预先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准备,让学生负责整队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身高素质的测验是运动生理学家最关心的问题一。我们在介绍身体素质的测试技术之前应注意到这样两个事实,人的心率和停止运动后恢复到正常心率所需要的时间,部分是由人的身体条件决定的。人运动后身体的反映不同身体条件的人迥然不同,身体素质愈好,脉率运动后恢复愈快。因为测验脉率较易,于是有了许多种以脉率为评价标准的身体素质测验方法,现介绍一种哈佛氏台阶测验。哈佛氏台阶测验简介哈佛氏台阶测验是一种脉搏比值测验,顾名思义,与以固定的速率,在固定高度的测验箱上踏上踏下有关。因为这种台阶测试  相似文献   

14.
中长跑专项男运动员40人参加了本项研究。中跑-800m最大速度跑。长跑-5×1000m最大速度跑(间隔10min)。上述运动负荷强度测试前至完成后按规定时间分别采血各20ul,即刻测定血尿素和血乳酸含量。从结果看运动员完成相应负荷运动后即刻至次日晨,血尿素及血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运动前安静值(P<0.01),表现出与运动强度和负荷量的高度相关性和个体差异。中长跑专项运动员运动后血尿素及血乳酸峰值的出现时间至次日恢复情况各具特点,具有一定的项目特征。5×1000m间隔跑血尿素为最大值。次日晨均值高于安静值。800m跑血乳酸值为最高值,次日晨均值接近安静值。根据测定结果,血尿素与血乳酸指标的联合应用,能较准确地指导运动负荷和强度的安排,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态、疲劳程度及日后恢复情况,从而科学地指导训练。  相似文献   

15.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项目之一长跑,往往被学生看着是一项“枯燥无味”和“害怕”的项目,在田径教学中也是一个较艰苦的运动项目,如何在初中阶段的长跑教学中,根据学生身体素质较差,教学时数较少,又要使学生能完成长跑教学任务和目标,是我们研究长跑教法的一个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脉博测定法。根据运动员的不同实际情况,测定运动后每分钟的脉博频率,一般认为每分钟心率在120次以下为小运动量,120—150次为中等,180次以上者为大运动量。 (二)脉博曲线描绘分析法。运动中按计划测定运动员若干个脉博指数,然后描记成曲线,根据曲线上升和下降的坡度、  相似文献   

17.
“次晨达”是邮政特快专递Express Mail Service(简称EMS)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推出的一种限时专递业务。所谓“次晨达”,即客户在收寄截止时间前交寄的邮件,保证在次日上午10点前投交给收件人。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外学校体育教学的一个新特点,即不断运用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不断引进运动训练中新的原理和方法到学校体育课中去。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国外目前盛行的训练法,以供大家参考。一、间歇训练法最早由德国教练员盖希勒和心脏学专家雷恩德尔共同创造了中长跑训练的间歇训练法,并出现了盖希勒——雷恩德尔定律,即“奇妙公式”: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时做一次短距离冲刺,使脉搏升高到170-180次/分,接着休息使脉搏下降到120次/分,然后再进行下一次间歇跑,当心率在90″内未能恢复到120次/分就停止  相似文献   

19.
心脏每收、舒一次会引起富有弹性的动脉管壁随着跳动一次,这种脉壁的跳动就称之为脉搏,因此,脉搏率和心率值通常是一致的。因而在运动医学中通常采用脉搏来代替心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专科学校学生“四人制”比赛各时段心率变化的特点。方法:将36名专科学校男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进行“四人制”的大运动量篮球比赛,对照组学生进行“五人制”全场大运动量篮球比赛。比赛每星期举行一次,分别进行五次。结果:两组学生的晨脉、准备活动后及运动后120min的心率无明显差异,而在赛后1min、5min、30min、60min,对照组心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心率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5min均为中等强度运动心率水平。而对照组在此时心率达到大强度心率水平。结论:“四人制”篮球赛的运动强度属于中等运动强度,更适合专科生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