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韬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编辑出版家,他在1849年至1862年期间,参与了上海墨海书馆翻译基督教作品、出版科技著作和创办报刊的编辑出版活动。王韬协助编译《圣经》《宗主诗篇》等基督教作品,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参与编著《格致新学提纲》《中西通书》等西方科学著作,推动了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协助编撰《遐迩贯珍》《六合丛谈》等报刊,为以后的新闻出版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韬是近代中国著名的编辑出版家,他在1849年至1862年期间,参与了上海墨海书馆翻译基督教作品、出版科技著作和创办报刊的编辑出版活动。王韬协助编译《圣经》《宗主诗篇》等基督教作品,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参与编著《格致新学提纲》《中西通书》等西方科学著作,推动了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协助编撰《遐迩贯珍》《六合丛谈》等报刊,为以后的新闻出版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译者按:傅兰雅(JohnFryer1839—1928),中国近代史上的西学传播大师,出生于英国。1861年作为英国圣公会传教士来到中国,先后任教于香港圣保罗书院、京师同文馆、上海英华书馆。1866年兼任《上海新报》编辑。1868年受聘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员,一干就是28年。他一共将129种西书译成中文,内容涉及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军事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其中的化学、国际法和政治学书籍,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创办或参与创办了《格致汇编》、格致书院和格致书店,领导编辑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新式教科书。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傅兰雅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第一份科技期刊”《格致汇编》的出版,是近代科技出版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开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的新途径和新媒介,这一滥觞于洋务运动期间的刊物,助推着近代中国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的近代化.《格致汇编》的编辑艺术、出版发行方式引领了近代中国办刊模式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英国传教士傅兰雅1885年在上海创办了格致书室,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科技书店,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史和图书出版发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格致书室的特点是:主营译书、兼顾编译出版,主营售书、兼营科教仪器,建立网络、扩大发行渠道,开展邮购、满足读者需要,备有书目、注重广告宣传,图书连载、开展新书评论,维护版权、坚决打击盗版,关心收藏、关注教育和图书馆.  相似文献   

6.
《格致汇编》在《申报》上的投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良瑜  张志强 《图书与情报》2006,(5):116-120,136
《格致汇编》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的科学杂志。创办之初,曾通过上海申报馆发行,因此早期的《申报》中有关于《格致汇编》的珍贵报道,包括系列书评、申报馆告白、主编傅兰雅和其它机构告白等。从这些投射中,能够看出《格致汇编》这份传播西学的刊物在晚清中国社会的反响。同时也体现出《申报》在宣传出版物方面的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7.
速览/国内     
《新闻实践》2014,(5):4-5
上海《天天新报》休刊 4月30日,创刊15年的上海《天天新报》在头版刊发"休刊公告"《天天新报》由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主管主办,其前身《新闻午报》是原上海解放日报社下属的"晨、午、晚"一日三刊之一.  相似文献   

8.
朱世培  沈颖 《新闻世界》2011,(7):149-150
邵飘萍,民国初年著名记者,早年曾经为《时事新报》、《申报》、《时报》撰稿,创办我国第一家民营通讯社——北京新闻编译社,1918年独资创办影响颇大的《京报》,又与蔡元培一起,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后人公认的"新闻全才"。他以报纸和通讯社为武器,宣传真理,抨击邪恶势力,锐意改革,为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鉴于目前新闻界和史学界关于邵飘萍的办报实践和办报思想研究得较多,本文从邵飘萍与几位名人的交往这个切入点来分析他的交往与办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傅兰雅(1839-1928),英国传教士,著名翻译家.自19世纪60年代起,他在中国停留30多年,长期任职于清政府重要洋务机构江南制造局,并担任该局翻译馆的主管.在华期间,傅兰雅与中国同事一起翻译了大量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技术书籍、读本以及一些社会科学著作,是在华外国人当中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一人.1874年,他参与创办近代中国第一所科学学校——格致书院;1876年,他主编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份科学杂志——《格致汇编》;1885年,他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家科技书店——格致书室.傅兰雅为科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借此实现了他自己曾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中明确表述过的个人理想:"惟冀中国能广兴格致,至中西一辙尔.故平生专习此业而不他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10.
《花图新报》创刊于1880年5月(清光绪六年四月),比《小孩月报》晚出五年,同为美国北长老会教士范约翰(John Marshall Willoughby Farnham)所创办,上海清心书馆印行。该报用上等连史纸精印,配以美妙的绘画,图文并茂,与《小孩月报》堪称为“姐妹花”。《花图新报》第二卷起改名《画图新报》,两者已不多见,《花图新报》尤属难得。潘诒准在此报第一卷上作了一  相似文献   

11.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苏新宁 《图书馆论坛》2006,26(6):59-65,182
探讨我国目前期刊评价研究的状况,阐述期刊评价中运用的一些指标,分析过去期刊评价指标对现今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不适应性,并根据引文索引的特征,提出一些期刊评价指标的修正策略,最后给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is not comparable among fields of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because of systematic differences in publication and citation behavior across disciplines. In this work, a source normalization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is proposed. We use the aggregate impact factor of the citing journals as a measure of the citation potential in the journal topic, and we employ this citation potential in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to make it comparable between scientific fields. An empirical application comparing some impact indicators with our topic normalized impact factor in a set of 224 journals from four different fields shows that our normalization, using the citation potential in the journal topic, reduces the between-group variance with respect to the within-group variance in a higher proportion than the rest of indicators analyzed. The effect of journal self-citations over the normalization process is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明寿 《编辑学报》2012,24(3):210-213
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定位与核心竞争力,决定了它与高校学科建设的紧密关系。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在巩固优势学科、培育新兴学科、培养学科人才以及宣传学科科研成果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报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与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应保持一致,要着力特色栏目的作者队伍建设,要不断提高编辑的素质。在期刊改革过程中务必充分考虑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特质,以利于高校教学和科研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类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亢小玉  宋轶文  姚远 《编辑学报》2014,26(5):409-411
对中国高校创办的自然科学类期刊进行全面调查,从期刊的种类、地域分布、刊物特色等方面分析自然科学类期刊的发展现状。认为:高校创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学报不会消失,只会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逐渐走上特色化的综合期刊的道路。目前,精品科技期刊战略主导了自然科学期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张淑娟 《编辑学报》2005,17(3):173-174
针对目前科技期刊存在的一稿多投等作者学术信用降低问题,认为科技期刊应建立作者的学术信用评估系统.提出了作者学术信用系统的2种模式.该模式的建立与运用,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质量,有利于防止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16.
坚持办刊特色是科技期刊生存发展的保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虹  林训生 《编辑学报》2001,13(2):100-101
探讨期刊特色栏目在期刊生存,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办好期刊特色栏目的关键在于,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的需要,建立一流的作者队伍,拓宽源,提高编辑工作质量,坚持办特色栏目使我刊不断发展,可以认为,特色栏目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7.
NSTL外文科技期刊回溯数据库的国家保障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外文科技期刊国家保障体系存在的严重历史性缺失和国内广大用户普遍需求的问题,通过对“国家许可”模式的优势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外文科技期刊回溯数据库建设的实践分析,提出NSTL以“国家许可”模式采购外文科技期刊回溯数据库解决缺失问题,制定建立完善的国家外文科技文献战略保障和可靠服务体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宋立臣  范建玮 《编辑学报》2016,28(3):304-306
对2010-2014年期刊引证报告暂停公布引证数据的SCI收录期刊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不公布期刊引证数据的原因.认为:办刊中应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期刊自引和堆叠他引异常,重视计量统计在编辑工作中的作用.科技期刊和数据库之间可以相互影响,建立客观、公正、与时俱进的数据库评价体系,是科技期刊健康发展和增强数据库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自2007年以来,我国图情领域每年发表的期刊论文均已超过2万篇,现以CNKI发布的数据为例,揭示这些期刊论文的写作选题及其研究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图情领域当前的研究风格,也可为我国图情学科研究人员把握学科发展脉络和拓展研究思路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综合应用理论归纳法和比较研究法,从选题角度、来源素材、研究方法、写作思路等4个维度梳理图情学科当前的研究模式,总结提炼出我国图情学科的7种研究模式,并以图情学科2015-2017年18种核心期刊所刊载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从7种研究模式的总体数量分布、发表年份分布、期刊分布和作者机构分布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图情学科7种研究模式在理论创作主体、期刊主题导向、实际应用场景和现代技术发展的综合驱动下呈现出不同特点。具体体现为:新兴理念与技术的应用探索研究开创了图情实践活动的新场景;基于文献信息资源的理论总结研究已成为当前主流研究模式;面向一线业务的应用剖析研究丰富了图情学科的研究体系;数理统计的应用研究拓展了图情学科的研究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下催生的计算机软件应用和算法设计研究开阔了图情学科的研究视角;学科融合模式为图情学科开展跨界研究提供了新渠道。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华图书馆协会的会刊,《图书馆学季刊》是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图书馆学学术期刊的杰出代表。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该刊的作者群进行系统地统计分析,在文献计量的基础上发掘《图书馆学季刊》作者群的特征,进而对该刊在当时的学术地位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