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特征解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短跑与跨栏运动员的年度及小周期训练负荷控制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年度不同中周期训练过程中,准备期的速度力量训练负荷量约占年度速度力量训练总负荷量的41%-42%,赛前准备期的速度力量训练负荷量约占全年速度力量训练总负荷量的43%-44%,比赛期的速度力量训练负荷量约占全年速度力量训练总负荷量的6%-7%;而小周期运动负荷的控制特征,则表现为准备期中各小周期的训练内容是以改进技术动作作为提高竞技能力的核心,并以提高最大速度和速度耐力作为身体素质训练的主要内容,但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有氧耐力训练仍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能训练的核心是训练负荷实施与控制。在长期的训练实践过程中,对运动负荷的控制仅仅停留在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二维方向上,严重制约了训练负荷的内外特征与项目竞技能力需求的一致性。由于缺乏对训练负荷内容代表性、针对性、有效性的控制,即负荷内容的效度控制,负荷量与强度长期囿于传统周期训练理论,无效负荷的增多,使我国一些项目的训练在低水平上长期徘徊。  相似文献   

3.
高水平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丰富训练周期理论和更有效地指导不同项目的运动训练实践,本文运用调查、访问、个案分析等方法对快速力量性项群高水平运动员的年度参寒次数及运动成绩变化、年度训练内容安排、年度运动负荷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揭示出高水平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4.
高水平耐力性项群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丰富训练周期理论和更有效地指导不同项目的运动训练实践。本运用调查、访问,个例分析等方法对耐力性项群高水平运动员的年度参赛次数及运动成绩变化,年度训练内容安排,年度运动负荷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揭示出了高水平耐力性项群运动员年度周期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5.
男子皮艇运动员周期训练时Hb、CK、BUN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皮艇运动训练周期内的训练特点与运动员生化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方法:在皮艇运动训练周,对12名某队男子皮艇运动员的常规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氮(BUN)进行测试。结果:男子皮艇运动员BUN、Hb周期训练前的值处于正常人的范围,但个体差异较大;CK值高于正常人的范围;在整个训练周期,BUN,CK、Hb等指标随着训练周期训练方法的变化有周期性变化。结论与建议:BUN、CK和Hb各指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纵向和横向综合比较BUN、CK、Hb指标对皮艇训练监控更有意义,不能以单一指标作为增加运动量或增加运动强度的标准;周期性训练模式既可以提高运动负荷能力又可以避免由于运动负荷对机体刺激过深产生过度疲劳。  相似文献   

6.
传统周期理论与板块周期理论是目前运动训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两种训练理论对于训练实践的效果仍然饱受较大的争议。回顾了运动训练理论的历史发展并将其划分为最初萌芽阶段、单一发展阶段、多元深化阶段。为了比较传统周期与板块周期的训练效果,检索了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传统周期与板块周期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期限从该库开始收录文献至2016年4月,利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了评估,采用Review Manger 5.3软件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了13项研究,在最大卧推、最大半蹲、最大纵跳功率指标上,板块周期明显大于传统周期的训练效果,但各研究间的异质性较为显著。选择运动水平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运动水平运动员采用两种训练模式对于最大卧推的训练效果不显著,但在最大半蹲与最大纵跳功率指标上,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采用两种训练模式具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由于不同水平研究对象进行两种模式的训练对于最大卧推产生的影响不显著,所以不确定最大卧推采用哪种训练模式效果会更好;但是在最大半蹲、最大功率纵跳训练方面,高水平运动员应采用板块周期模式进行训练,而在低到中高水平的运动员中应采用传统的周期模式进行训练;两种模式对于耐力素质的影响方面还缺少必要的数据来进行Meta分析,但从当前的研究来看,短期的板块周期模式较传统周期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主观疲劳量表(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是一种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的运动负荷量化评估手段。基于对国内外体育科学研究相关领域的数据库的文献综述,对采用单次运动RPE(session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sRPE)方法的研究和文献进行综述,发现:(1)已经有很多国内外的研究证实sRPE量化评估运动负荷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适用于多种项目、男性和女性、多个年龄段和水平层次的运动员的不同内容或类型的运动或训练,sRPE与客观指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2)sRPE量化评估运动负荷方法具有生态效用,可以适用于一个更长远的训练周期(比如一年甚至多年),还可用于计算训练单调性,分析运动损伤的发生风险,有助于优化训练分期,优化训练节奏,保持训练一致性,避免过度负荷甚至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3)sRPE量化评估运动负荷的结果与教练员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较少,尤其有关教练员主观判断的训练课前sRPE与运动员训练课后的sRPE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同时有研究报告一些社会学等因素可能会对sRPE量化评估运动负荷造成影响;(4)当前国内缺乏针对青少年运动员、不同项目运动员在不同训练类型和训练分期中应用sRPE量化评估的研究,以及中文文本的sRPE量表的有效性与可靠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力量训练分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山  龚建芳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5):81-86,99
力量训练分期是建立在现代训练分期理论基础上,具有相对独立训练体系的力量训练过程控制理论。研究证实,与非分期力量训练相比,分期力量训练产生的适应性变化更明显,力量和爆发力(或肌肉耐力)增长和保持更显著,并能有效预防过度训练。然而,在力量训练线性(传统)分期和非线性分期(包括周内、周间和双周起伏式分期)模式间还存在一定差异和分歧,并未形成研究定论。回顾了力量训练分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对力量训练分期与非分期以及不同力量训练分期模式的基本结构、训练效果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力量训练分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争议,并对今后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周期训练面临的理论与操作挑战源于多种原因,一方面传统周期训练内容依然保持在运动训练学理论教材中,另一方面,教练员与研究人员对周期训练的科学依据、竞赛特点、实践操作、适用对象等方面提出了诸多质疑.研究就周期训练理论在理论与操作层面的矛盾与悖论现象做出一定澄清与分析,并提出周期训练理论的修订理论--"板块"理论,试图达到加强对周期训练全面认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运动负荷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述:1·动负荷的控制是运动训练实践操作中的核心问题运动负荷分为训练负荷与比赛负荷。由于训练负荷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竞技状态,因此几十年来,尤其在近10多年来,教练员与科研工作者对训练负荷的研究较为广泛与深入,不仅有较为全面的研究成果,而且有了系统、符合科学原理的理论与成功的实践。当前,比赛负荷对运动员训练水平的作用已引起广泛的注意,并已成为负荷研究的新课题。作者首先论述了运动负荷。然后,从运动负荷的专项性、对供能系统的作用、动作协调性的复杂程度三个方面阐述训…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早期训练阶段基本理论的研究一直十分薄弱。在对早期科学化训练中的若干热点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训练目标理论”、“敏感发展期理论”、“竞技年龄理论”、“训练过程理论”、“训练分期理论”、“竞技状态理论”、“训练适应理论”、“负荷与恢复理论”、“项群与个体化理论”和“方法论理论”在内的“儿童少年早期训练综合科学理论”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运动训练过程监控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从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分类及主要特征入手,阐述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本质与规律。分析认为,训练过程监控内容系统主要包括竞技能力发展状况监控、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况监控、运动员训练与比赛期日常身体机能状态和心理状态监控、身心健康状况监控、营养状况监控子系统等5大子系统;运动训练过程监控主要具有全程性与全面性统一、共性与个性统一、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统一、静态性与动态性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了解龙舟运动项目的特征及探讨龙舟运动训练规律,采用文献资料法以竞技体育训练学为出发点,深入分析龙舟赛竞速类项目的生理供能基础、专项技术特征、不同赛段划桨的特点、运动员体能训练特征等。研究指出:龙舟运动作为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训练理论亟需完善,正确理解和认识龙舟运动项目能量供应特征、技术训练特点及体能训练特征等,有利于提升我国龙舟赛竞速类项目训练科学化水平,促进龙舟竞赛项目运动成绩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运动行为认识观的发展以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传统的运动认知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更新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等的理论和方法时要吸收自然物理学动作学习和运动协调方面的一些重要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儿童少年散打运动员早期训练的研究成果,统计出了儿童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和特点,及整个少年期的发展规律,并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知识,结合当前散打运动早期训练的经验总结,得出了儿童少年早期训练应以散打运动的基本动作为主,结合各种体育项目或各种身体练习方法,使儿童少年散打运动员的反应、速度、柔韧等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应进一步研究、拓展和贯彻,使“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原则更加科学化。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是对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前提。运动竞赛的核心是负荷强度,而不是负荷量。只有平时高强度的训练积累,才能适应比赛对肌体的强烈刺激,使机体所能承受的负荷强度不断提高。孙海平教练采用小周期、短节奏、高强度的训练方法,注重以强度为核心的运动负荷,辩证的处理量与强度间的关系,是对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的拓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
运动负荷术语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负荷是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的最常用术语 ,对运动负荷的实质进行了分析 ,认为运动练习负荷、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是运动负荷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 ,应防止在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的应用的混淆。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面访调查法和观察法,分析上海市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和部分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科学性,尤其是运动训练的原创理论、理念、体能等热点问题。认为:上海市的竞技体育首先应进行体制改革,以建立运动训练"原创理论"为龙头,形成带有鲜明特色的"上海训练理论"和学术流派,构建教练员等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制和高度重视"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19.
加强体育锻炼过程控制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体育锻炼效果。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运用控制理论中的反馈等基本原理,结合体育锻炼的基本规律和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对体育锻炼过程控制进行研究。以适应在世界范围兴起的大众体育的健身热潮,为有效贯彻《全民健身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