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超 《大观周刊》2011,(50):42-42
文章在考察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理论的前提,对产品责任体制进行分析,严格区分严格责任、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在产品责任中的适用。严格责任显得太倾向消费者或使用者的权益的保护,而在三种体制中的无过错责任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能在产品责任上它能平衡两者之间合同的利益关系,显得无过错责任的公平价值,在责任归责也体现法律的社会价值,在司法救济措系上,体现了无过错责任的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2.
和平 《大观周刊》2011,(14):232-232
十年前,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对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进行过一次学术讨论,当时,知识产权侵权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观点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硕布,一些原本得到确认的观点再次模糊起来,有必要予以新的检讨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一个不规范的法律习语,它时本来清晰的侵权责任理论体系构成了扰乱,而实际的意义却并没有学界想象的那般重要,十年前的那场学术讨论的参与者对彼此都存在误解,却使得那场讨论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版权侵权行为的适用归责原则,认为数字图书馆提供实体数字资源而导致的直接侵权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其提供虚拟数字资源而引发的间接侵权行为则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4.
俞韵 《大观周刊》2012,(7):48-48
在我国长期以来的诉讼实践中,对产品侵权诉讼的举证分配存在很大的争议,其根源就在于对产品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根据归责基本理论对产品侵权责任进行分析,我国的产品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归责原则。本文立足我国国情,同时借鉴在产品责任规定先进的发达国家经验就产品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适用做了论述,希望对该领域原则的确定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是知识产权法理论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存在分歧,其中一种突出的观点是主张无过错责任原则,这一观点的产生存在一些特定的缘由。作者通过对自己的分析主张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应实行过错责任原则,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做出初步研究,希望以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新闻诽谤属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下的一般侵权,过错及内容真伪的证明责任均由原告承担,法官无权对此问题进行裁量。证明责任的本质意义在于待证事实真伪不明时一方当事人的败诉风险,而不仅仅是提供证据。无论在证明责任分配的理论上还是我国及两大法系的法律上,新闻诽谤都没有适用过错推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般侵权行为导致损害,但当事人没有过错,过错责任原则无法适用;特殊侵权行为导致损害,但存在免责事由,无过错责任原则无法适用。并且不归责,又会导致不公平情况的出现。因此,公平责任原则的产生,满足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但是,公平责任原则在性质上虽是一种法律责任,其确定责任的标准却是以公平观念作为判断依据。本文就公平责任原则的使用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浅谈新闻侵权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侵权的归责原则是新闻侵权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我们在讨论一些新闻侵权案例时所产生的分歧,往往是由于对新闻侵权的归责原则认识不一致、不了解产生的。在这个问题上缺乏共识,就缺乏讨论问题的共同话语平台。所谓归责原则,实际上是归责的规则,它是确定行为人的侵权民事责任的根据和标准。如何确定新闻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目前有四种不同观点:一是主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新闻侵权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构成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的归责原则。在此观点指导下的司法实践,表现为有过错有责任,无过错无责任。二是主张无过错原则。在此观点指…  相似文献   

9.
谢茜茜 《大观周刊》2012,(33):37-37
《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学校对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承担责任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学生适用一般过错责任原则,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适用公平责任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技术为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带来诸多可能,但人工智能出版物版权归属及侵权归责原则的不明确使行业发展存在隐患.将人工智能法学研究限定在弱人工智能范围内,肯定人工智能出版物的可版权性,否定人工智能的主体性.本文借鉴美国代理制度,将人工智能出版物版权归属及侵权归责原则的情况划分为开发阶段和市场化阶段,明确在开发阶段适用我国《著作权法》中的"法人作品"制度,版权归属于人工智能开发商,版权侵权归责原则适用支配或受益原则;在市场化阶段适用承揽加工制度,版权归属于消费者,版权侵权归责原则以支配或受益原则为基础,限制适用间接侵权责任和产品责任.  相似文献   

11.
侵权法的逻辑起点是"所有人自负其责",所以,要让他人承担责任就必须以可以归责性为基础。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就是确定侵权责任承担理由或依据的基本准则。它是侵权责任的理论核心,贯穿于整个侵权责任法体系之中,对具体规范起着统帅作用,是司法机关处理侵权纠纷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本文从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内涵、历史演变入手,围绕着学界争议的焦点问题,分析我国的侵权责任法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12.
祝振亚 《档案》2011,(3):57-59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日益加强,医疗纠纷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鉴于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我国法律对医疗损害的归责采用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3.
文杰 《出版科学》2011,19(5):21-24
基于《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探讨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版权侵权责任。认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版权侵权责任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在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过错时,应将"知道"解释为"明知",并应为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设置必要的门槛;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赔偿范围,可采取法定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家赔偿法》实施十多年来,虽取得了一些功效,但在刑事赔偿的归责原则、赔偿范围、赔偿标准、赔偿程序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为此建议在刑事赔偿归责原则上采用结果责任原则,并增加国家赔偿项目,提高赔偿标准,合理设置刑事赔偿程序。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与读者是基于契约的法律关系,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图书馆在开展读者服务时,应依照《民法》和《合同法》精神制定相应的读者违约责任免除制度,并就具体适用中的问题科学分析、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6.
网络侵权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媛 《情报学报》2002,21(2):152-157
本文在对网络侵权的含义、特点、种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 ,分析了网络侵权的归责原则 ,认为传统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不应机械地套用在网络侵权上 ,而应综合考虑侵权主体类型、被侵权的标的等相关因素来确定。最后阐述了网络侵权的构成要件 ,认为网络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因侵权行为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7.
论数字图书馆的版权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法律地位与版权责任的关系,阐述了数字图书馆版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及充当不同的网络信息服务者角色应承担的版权责任,就《解释》、DMCA中与数字图书馆版权责任相关的条款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品具有非物质性特征,而知识产权的范围由法律来进行裁定,这一规定不仅表现为对效力范围进行限制,更体现在对权项范围进行界定。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属于非法行为,是非法律事实行为,知识产品所有人专有的权利就是知识产权侵害的对象,这一类侵权行为和一般侵权行为特征有所不同。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举止,我国一般采取二元归责的措施,在过错责任的前提和基础下补充适用过错的推定责任,从行政、刑事、民事等多个层次来保护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9.
刘振兴 《大观周刊》2012,(45):90-91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责任与知识产权侵权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在归责原则上采取过错归责原则,过错是责任成立的必要条件。知识产权侵权责任除损害赔偿责任外,还包括停止侵害责任等形式,知识产权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只要有侵权事实存在,受害人就可以申请停止侵害的保护,受害人不必证明侵权人主观上过错。只有建立在对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正确区分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的对其构成要件和归责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8,(3):55-60
虚假荐证广告对消费者的伤害巨大毋庸置疑,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影响也无需累述,但实践中,一旦荐证广告被认定为虚假广告,其自然人荐证者的影响却往往被人忽视。新《广告法》(1)第56条第2款的规定忽视了广告荐证者主观心态、过失程度的不同。一味地对自然人荐证者苛以"严格责任"的规定过于极端,不利于广告市场的健康发展。以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取代原严格责任原则,在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更为自然人荐证者提供了合理的救济路径。区分不同主体、不同主观心态下的荐证责任,并明确荐证者在已尽到合理注意义务、荐证责任期间已届满或者符合产品责任之免责事由的情形下无需承担荐证责任,将有助于平衡自然人荐证者民事权益与消费者利益,解决二者之间的"实质公平"的问题,实现新《广告法》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