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盛烨  安鑫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2):147-151
通过对安徽省安庆市两所高中的496名的调查研究表明:(1)高中生学业压力和学业压力觉知水平都存在性别、地域差异显著,女生在学业压力与学业压力觉知水平上都比男生高,农村学生在学业压力和学业压力觉知水平上也比城市学生高。(2)攻击性行为、攻击性情绪、攻击性认知的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在攻击行为、攻击性认知方面高于女生,女生则在攻击性情绪方面高于男生。攻击性行为还存在地域及年级的交互作用和性别、地域、年级的三者交互作用。(3)学业压力对攻击性中的四因子:口头攻击、自我发泄、易怒情绪、敌对认知有着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探讨大一高职生自我评价与应付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评价问卷和应付方式问卷对327名大一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一高职女生的自我评价不如男生,且在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三个因子上二者存在显著差异;(2)大一高职男生与高职女生在应付方式的求助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3)大一高职生的自我评价与应付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且自我评价的各因子对应付方式的各因子有不同的预测作用。结论大一高职生的自我评价的各因子对积极和消极的应付方式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3~4年级小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大连市明星小学选取三、四年级小学生共124人,采用问卷法对小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三、四年级是小学生独立性和自我控制发展的缓慢时期。在这一时期,小学生独立性略有上升,发展缓慢,差异不显著。自我控制的发展略有下降,但差异不显著。(2)小学生自我控制的发展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自我控制的水平高于男生,差异显著;独立性的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略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3)小学生的独立性和自我控制存在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责任感指个体对社会责任的态度、动机和策略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研究采用《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理量表》对817名大学生施测,探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大学生总的社会责任感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2)对性别和年级差异的分析发现,女生的社会责任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年级差异不显著。(3)对家庭背景变量的分析发现,是否是独生子女在社会责任感各维度上差异不显著,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影响显著。(4)对受同伴欢迎程度的分析发现,自我评价为很受欢迎的或较受欢迎的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水平高于自我评价为不受欢迎和较不受欢迎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对初中生诚信道德自我进行测查表明:初中学生在诚信道德自我及其认知、体验和意志行动上存在着性别和年级差异,城乡差异不显著;女生高于男生;初中生的诚信道德自我概念水平有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趋势;诚信自我认知和体验水平高于自我意志行动的水平,显示初中学生在诚信道德自我发展过程中存在自我认知与自我体验、自我认知与自我意志行动、自我体验和自我意志行动不协调统一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温州瑞安三所农村小学247名五、六年级学生为被试,考查了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状况及网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1)五、六年级学生在第一次触网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五年级学生比六年级学生早触网;(2)男女生在上网动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以网络游戏为主;(3)农村学生网瘾普遍较低,有网络成瘾倾向(得4分)的学生占了9.1%,网瘾很大(5分以上)的学生占12.6%,需要诊断是否患了IAD占2.4%,男女生在网络成瘾分数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网瘾分数比女生高,且接近"网瘾很大";(4)网瘾很大的与网瘾不大的学生在小学生健康量表各因子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607高中学生为被试,以《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为测量工具,调查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探讨不同性别、年级以及成绩水平的高中生在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淄川区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一般;(2)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高于女生,年级差异则不显著;(3)不同成绩水平高中生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编的中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量表,对重庆市83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自编的中学生时间管理自我监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时间管理自我监控的年级发展趋势基本呈“W”型。整体监控及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具体监控及时间规划、灵活性、自制力和检查评估维度均表现出极显著的年级差异;(3)女生在目标设置维度上显著高于男生。性别和年级在目标设置和开放性维度上的交互作用显著;(4)时间管理自我监控各维度在年级和性别中呈现不均衡的分布态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我表露指数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大学生自我表露水平中等程度以上,女生均分高于男生,但是差异不显著。在文理科以及年级维度上的差异同样不显著。(2)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中等程度以上,女生均分低于男生,但是差异不显著。在文理科以及年级维度上的差异同样不显著。(3)大学生自我表露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4)社会支持中的三个因子中,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不相关,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鼓励彼此交流和了解,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也有助于在人际交往当中学习自我表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高中生“八荣八耻”具体践行情况的自我评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考查自我评价在社会主义荣辱观各维度上的性别差异和年级特点。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荣辱观践行情况总体偏好,在“八耻”方面的践行优于对“八荣”的践行;高中生的荣辱观践行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高中生的荣辱观践行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高自评得分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采用自编的《琼南地区黎族中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对新课程背景下琼南民族地区的1042名黎族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琼南民族地区黎族中学生学习动机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且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等方面存在自身的特点和差异。  相似文献   

13.
自我认知是向内的自我探索,是人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等。本研究通过编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状况调查》问卷,以青海、内蒙古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要调查省份,研究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自我评价能力略高于自我观察能力;出生地和就学地在城市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发展较好;父母亲职业稳定,家庭条件优越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更高。基于此,为提高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首先,应重视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其次,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自身优势,加强教育的针对性;最后,指导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学会自我分析和自我体验,增强自我了解,提高对自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辽宁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的限制,经济发展的滞后,加之汉语,英语,少数民族语言三语教学的影响,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英语的水平偏低,英语学习效率不高。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运用学习策略,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英语常用学习策略包括在听说读写等英语技能方面的微策略,为辽宁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老师提供一些策略培训的参考,并借鉴一些国外语言学习策略专家科恩,奥克斯福德等人的策略培训模式,设计出适合辽宁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生策略培训模式,从而帮助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培养策略意识,从而更有效地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民族的素质。近10年的研究表明,国内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汉族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等环境因素以及年龄、性别、人格特质等个体因素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不过这些研究主要是一些质性的研究,且大多探讨的是一些消极的影响因素,具有民族特色的研究较少,教育干预研究较为缺乏。今后应该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深入探讨民族精神、民族意识、民族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发掘少数民族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并加强教育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后,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关于东乡族教育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展,内容逐渐深化,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涉及教育与民族文化、辍学、教师、课程、双语教学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东乡教育实践的发展。然而东乡教育中存在的入学率低、辍学率高,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真正影响东乡教育的问题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东乡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关系及其如何调适的问题是东乡教育所有问题的根源,也是今后东乡教育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在我国56个民族中,东乡族的教育始终处于排名倒数的局面,文盲率仍居高不下,尤其是中等和高等教育更是不容乐观,新疆的东乡族也不例外。通过实地调查获得的相关资料,说明了新疆东乡族学校教育的状况,并分析了造成现状的原因。同时,针对东乡族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东乡族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东乡族小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和方式,并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参考的思路与模式。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与文化的差异,导致教育办学条件差,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教师教学能力薄弱.片区互助的开展有助于缩小民族地区中学数学教育与城区中学教育的差异,提高民族地区乡镇中学的数学教育质量,让学生们得到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民族教育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的综合能力也越来越高。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本研究采用整体评定和分项评定的方法对少数民族与大城市初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体现的文化特点进行评定。对作文评定的结果表明:(1)少数民族地区与大城市的中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大城市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明显高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2)无论是少数民族地区还是大城市,男女生在作文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成绩高于男生。(3)不同地区学生的作文存在各具特色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写作主题、实现理想所采取的行动倾向、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因此,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挖掘民族文化,笔者建议从三个方面进行辅导:一是改善写作教学技能,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二是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加强学校图书资源的建设;三是重视学生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使作文凸显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