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恒的小说《伏羲伏羲》表现了一个“俄狄浦斯情结”主题,通过一个家庭乱伦的故事,展示了人的本能欲望里比多的骚动与来自外界和超我的力量对它压抑所带给人的毁灭,即死本能——生命的终极形式.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析学派有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器期(大约3~6岁)的后期,将经历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这个词来自于古希腊著名剧作家索福克罗斯的《俄狄浦斯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俄狄浦斯的王子,讲述了他没有逃脱预言而弑父娶母,最后落魄流浪的故事。而狭义的俄狄浦斯情结的中心思想就是男性儿童(或成人)内心弑父娶母的欲望。  相似文献   

3.
通过社会实践和理论反思,德勒兹和伽塔利发现了弗洛伊德及拉康精神分析中"俄狄浦斯化"的虚妄性和误导性,于是他们开创了自己的精神分裂分析,制造了"欲望机器",高呼"反俄狄浦斯"。实际上他们的"反俄狄浦斯"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反法西斯。尽管这一局部性设想是乌托邦式的,但它却对整个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俄狄浦斯”情结作为人类心灵深处的的无意识的原型,被社会禁忌和道德规范所压抑。但在艺术作品中,它却能直行无碍,而且有的艺术作品还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本文就是要着重分析“俄狄浦斯”情结是如何逃过社会禁忌和道德规范的眼睛。而在艺术作品中大放光彩的。  相似文献   

5.
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术语,源自于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一直是作家较为关注的文学主题之一.笔者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全面诠释了弗兰克独特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内蕴.  相似文献   

6.
“后殖民”思想早在古希腊神话中已经萌芽,无论忒拜王国,还是俄狄浦斯神话故事,都明显地体现出一种被建构而成的有如赛义德所批评的“欧洲中心主义”视阈下的“东方”,是古希腊时期一种丧失话语权力的“类群体”,它们成了当时某类人或某“中心”控制、统治弱小群体的手段。这实质上是先民时代的一种文化民族主义,具有浓郁的文化霸权思想。  相似文献   

7.
俄狄浦斯因不明真相而弑父娶母,并非出自乱伦的欲望。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论基础是性本能理论,它把人的心理生活生物学化了。性欲并非纯然的心理行为,也受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和意识性的制约。幼儿对母亲的依恋与性欲倾向无关。俄狄浦斯情结概念没能揭示父母与幼儿的真实关系与幼儿社会化、道德化的过程和规律。说宗教、道德和法律起源于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克服是违背历史事实与社会文明发展规律的  相似文献   

8.
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个体无意识学说的具体体现之一,在文学作品分析中被广泛运用.但是在运用过程中,出现了边界扩大问题,甚至有牵强附会之嫌.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能清楚地发现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诗人索福克利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它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跟命运的冲突。这部悲剧,从忒拜父老请求俄狄浦斯王设法消除瘟疫开始,描写了意志和命运的冲突,表现了俄狄浦斯王在与命运的搏斗中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歌颂了具有独立意志的人的勇敢坚强的斗争精神。在这部剧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人”的深入思考,通过俄狄浦斯王的一系列行动向人们昭示了关于自我的深刻认识。本文将从历史地理环境对古希腊人性格的影响为切入点,探讨在俄狄浦斯王的一系列行动背后关于人的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10.
俄狄浦斯是处在命运惩罚中的悲剧人物,文章从《俄狄浦斯王》和《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两部剧作入手分析俄狄浦斯形象的意义,认为身处厄运,俄狄浦斯不屈从命运的摆布,不规避命运的苦难,以非凡的智慧、善性和勇气证明并维护了人性的高贵与生命的尊严。  相似文献   

11.
当事人陈述具有两种涵义,其一为当事人基于诉讼主体地位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其二为当事人基于证据方法之地位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前者为意的表示,性质上属于观念通知,后者为知的表示,性质上属于事实行为。由于两种当事人陈述涵义、功能及性质有别,故应适用不同的制度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史上的先锋人物,也是位叙事大师,开创了崭新的叙事技巧,并将其完美地结合在小说的各个环节中,为整个叙事服务.从海明威的巅峰之作<老人与海>中,可以寻找出其聚焦变换的现象,其在整个叙事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在文本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3.
执政党的具体执政行为与它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间存在一个夹角。夹角越小,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实现的程度越高。苏共的教训警示:执政时间越长,越要保持该夹角最小化。提高党员干部“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自觉性,具有为保证党的具体执政行为与中国人民的利益间夹角最小化提供内在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幂余变换群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幂余函数和幂余变换的概念。证明{0,1,2,…,n-1}上的所有幂余变换对变换的乘积成群。模n的每一个幂余变换对应于{0,1,2,…,n-1}的一个置换密码,从而利用幂余变换,可制造幂余编码系统,称为MS系统。最后给了一个MS码的实例,从而说明这种密码系统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互动传播是指媒体既充当传者又充当受众,传统的传受双方在不同的传播时段、环节能够实现角色互换。互动传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广播在内容与形式、管理与运营等方面都在向互动传播转化。互动传播将促使传统媒体与网络进一步结合,促使传播由“广播”向“窄播”转化,促使媒体进一步增强受众意识、平等意识、服务意识,促使受众增强主动性,分享传播权利。  相似文献   

16.
城乡二元分治的治理模式、农村现行的土地承包政策以及农民在养老保障上的失语,是促成当前农村以土地为基础,以家庭为核心的养老模式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家庭养老能力受到削弱,土地的保障功能日益弱化,同时国家的养老保险政策存在制度缺陷,这种模式受到了严重挑战,无法满足农村养老需求。因此,政府应该通过提高土地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家庭的养老保障功能,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措施,解除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7.
共青团组织作为有效凝聚和充分团结广大青年学子在党领导下的非权力性的机构对于在青少年维权机制中应承担起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共青团组织在维权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如何搭建好桥梁和纽带的平台和机制,如何借助自身工作特点和工作优势发挥其他组织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是在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原因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几十年来史学界已有定论,即客观上反革命力量大于革命力量,主观上由于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执行了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本文试图从统一战线内部就国共两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对改组后国民党性质的认识以及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等方面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主观原因做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浅析美国西部开发中的政府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究二白是美国西部开发时的现实国情,在短短不足是年的时间里,美国西部开发取得惊人的成就,不仅改变了西部面貌,也改写了美国历史,其间政府干预功可没,对西部开发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工资等级制度是工资制度的基础。正确的规定工资等级制度,是合理组织工资分配的基本方面。妥善处理工资改革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实现新旧基本工资制度的平稳过渡,确保改革的稳定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