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解广东省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农民对体育法规认识有待提高;对体育锻炼的功能和作用认识较好;农民余暇时间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有所提升;体育健身参与程度有所提高,但锻炼时间不足;体育锻炼的地点呈现出就近性、替代性、随意性和非消费性特点;体育锻炼项目以现代运动项目和部分民族传统项目为主;强身健体是主要的体育锻炼目的;体育消费水平有所提高,多以实物性消费为主;农民体育锻炼意识强烈,缺乏场地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党生 《湖北体育科技》2015,(3):201-204,19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群众体育投入现状的数据信息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研究表明:居民体育投入意识逐渐增强;16-35岁的居民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所投入的频度多集中于1-2次,每次锻炼时间多持续在30-60min之间,强度以中等强度为主;36-55岁的居民在体育锻炼中所投入的频度较低,56岁以上的居民在锻炼时所投入的频度较高,以小强度为主。居民在体育消费方面的投入逐渐加大;在健身项目投入上能依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在健身器材需求方面居民以经济实用性的健身器材为主;中青年居民掌握运动技能情况良好,主要选择在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及单位健身场所从事锻炼,老年人多选择在公路街边、树林、河边或公园进行锻炼;居民参与社会体育团体状况不容乐观,居民智力体育行为意识有待唤起和调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沈阳市区居民体育锻炼的动机、锻炼的自然情况和组织形式等行为进行分析,发现沈阳市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增进健康;老年人在锻炼时间和频率上均高于青年人;锻炼的场所以公共体育场所为主,有一半以上居民体育锻炼意识较强;自我健康评估能力和体育与健康知识不足是多数居民在体育锻炼中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山西省残疾人参与体育情况、体育锻炼人口、健身动机等的调查研究,试图找出影响残疾人体育开展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山西省残疾人健康水平、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调查研究山西省残疾人体育开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山西省残疾人体育主要以自我锻炼为主,受自身教育程度影响,缺乏专业指导,锻炼内容不科学,健身形式单一,健身效果较差。结论:摆正残疾人体育的社会地位,提高全民对残疾人体育的认识,拓宽经费来源,完善适宜残疾人的体育健身设施及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为其多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部地区农民健身现状及制约因素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镇(乡)农民健身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农民文化水平是制约其体育锻炼的最重要因素;性别、民族及婚姻状态也显著影响农民的体育参与选择,其中,女性参与意识明显高于男性,汉族比少数民族拥有更高的参与优势,已婚者参与优势明显好于未婚者;日劳作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农民参与体育活动频次将大大提升,个人及家庭收入增长超过某一范畴,体育参与选择优势比将成倍增长;农民对健康关注度、锻炼同伴选择、项目选择、时间选择及锻炼意识获取途径等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锻炼价值取向认同度、锻炼频次及强度上带有明显的性别特征;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其不参与原因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带有明显的年龄色彩.村级体育活动场所建设,构建镇(乡)、村体育活动组织,开放邻近公共体育(学校)场所,加强体育知识与锻炼方法的宣传报道,健全各种体育法规和政策,体育健身的专人指导及农民体育活动赛事开展被认为是发展西部地区农民健身活动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群众体育参与水平是衡量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既有研究多从个体视角探讨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较少关注社区环境的影响。研究从社区环境出发,采用全国性调查数据检验社区环境对中国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影响。研究发现,社区环境对体育锻炼有显著影响,但不同社区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同:1)邻里关系、锻炼氛围、社区体育组织参与度显著正向影响体育锻炼参与,有无运动/健身场所对其无显著影响;2)邻里关系、锻炼氛围、有无运动/健身场所、社区体育组织参与度显著正向影响锻炼频率;3)锻炼氛围、有无运动/健身场所显著正向影响锻炼时间,其他因素无显著影响;4)锻炼氛围显著正向影响锻炼强度,社区体育组织参与度显著负向影响锻炼的强度,其他因素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江苏城市居民体育锻炼意识及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照宇 《体育科技》2010,31(4):95-98
对江苏的南京、无锡、盐城三城市居民体育锻炼意识、动机和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南京、无锡和盐城三市居民体育锻炼意识较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增进健康、防病治病、调节情绪、娱乐身心;但是体育锻炼明显不足,表现在体育锻炼频率较低。散步、跑步、羽毛球是常选锻炼项目;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形式以与家人一起锻炼为主。建议认真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增加适合城市居民身体锻炼需要的体育设施和场地,为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对南京市238名普通残疾人和98名管理干部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残疾人群众体育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残疾人体育人口远低于健全人体育人口比例;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以个人或家庭为主;锻炼方式主要是步行、在社区健身路径或健身点锻炼、在家做简单运动等;体育锻炼的场所主要集中于家中、社区健身路径或健身点、马路空地和公园、公共绿地或广场.影响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较多,残疾人和管理者对于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认识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高校教师的余暇体育行为进行调研。结果表明:辽宁省高校教师余暇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以健身防病、娱乐身心为主选;时间紧张是影响参与余暇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体育锻炼内容的选择呈多元化,并男女有别;参加锻炼的形式为个人锻炼、与家人锻炼、参加单位活动等;辽宁省高校教师的体育人口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高知人群的体育意识及锻炼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振新  黄琳 《体育学刊》2005,12(6):55-56
对湖南省高知人群的体育意识和锻炼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湖南省高知人群的体育意识比较淡薄,体育人口数量偏低;锻炼内容多元化,锻炼场所以体育场馆、公园为主,锻炼时间以早、晚为主,锻炼形式以个人与自发小团体为主;体育消费投入较少.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时间、缺少场地.针对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西省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动机排在前5位的是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人际交往、健美减肥和消遣娱乐;锻炼项目以健身走、跑步为主;锻炼场所采取就近方式,在住宅小区体育场所和单位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最多;锻炼时段的选择上,中青年以下午3-5点和晚上7-9点为主,老年人主要是早上6-8点;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与同事朋友参加锻炼。  相似文献   

12.
安徽农民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当涂县农民为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省当涂县农民的体育认知、体育行为、行为动因、组织状态等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有所增强、健身习惯逐步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增进健康,但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不高,对体育政策法规了解不够,参与体育锻炼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3.
选取50名大学生实施体育健身方案,考察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进而影响其参与锻炼的行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具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行为习惯和主观标准两个维度;体育健身方案的实施对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连市主要城区具有代表性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大连市城市青少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表现出以中考加分为主的短视现象。虽然是以提高身体素质占的比例最高,但多是以满足个人短期的提高体育成绩需要为主;锻炼项目的选择以健身跑为主;锻炼场所主要以学校操场为主,只有极少数学生在社区和家里的空地及健身俱乐部进行锻炼;锻炼形式主要以结伴锻炼和集体组织形式,以个人行为锻炼的人极少;学生自主参加锻炼的频率较低、锻炼持续的时间和对锻炼时间的选择没有规律性。影响大连市14-17岁城市青少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有对锻炼内容不感兴趣、受重文轻武的传统文化和应试教育以及个人运动技能好坏等方面的影响;客观因素有学习压力大,时间不足、场地器材缺乏等。  相似文献   

15.
广西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广西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广西高校高级知识分子较少参加体育活动;缺乏体育锻炼健身意识。锻炼项目以散步、慢跑、球类为主;锻炼场所主要为校体育场馆、自家附近空地。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教学科研任务重、时间不允许、有家庭负担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江苏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育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指出江苏省高职院校多数学生对体育活动表现积极,对体育锻炼认知程度较好,但对科学体育健身方法的认知程度较差;大学生的活动动机主要集中在调解情绪、增强体质上,体育锻炼的形式以自己单独锻炼为主,多数学生对于锻炼频度与效果的认识不够明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老年人体育意识与锻炼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体育意识较好,体育价值多为健身价值和娱乐价值,体育锻炼行为整体可观。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对老年人体育多做宣传,或体育健身方法的指导工作,大力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多为老年人创造好的体育锻炼场所和体育氛围。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北京市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组织与体育消费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从整体上看北京社区居民对体育锻炼作用的认知程度以及体育锻炼意识整体较高,但是居民对社区体育锻炼场地设施和社区体育组织的满意度较低,居民的年人均体育消费水平较低。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加强政府和社区的公共服务职能以加强居民的体育锻炼的意识;加大对社区体育锻炼场地的开发,增加配套的体育健身锻炼器材设备;大规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9.
海口市“候鸟”老年人体育锻炼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552名海口市"候鸟"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情况调查和分析。主要结论:在来自全国各地的海口市"候鸟"老年人中,北方人多于南方人,且以公务员、工人和教师居多,但学历总体偏低;锻炼目的主要为增进健康、防治疾病;锻炼项目以长走、健身路径、舞蹈和武术等轻体育运动为主;锻炼场所以公园、社区和广场等公共场所为主。建议:海口市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群众性健身场所的建设与改造,适度降低有偿体育场所的收费标准,同时加大对健身知识宣传和普及力度,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对"候鸟"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进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0.
张晓燕 《精武》2013,(35):144-144,146
本文以商丘市各高校家属区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居民体育健身状况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商丘市高校家属区居民体育健身参与锻炼情况人员较多,大部分人一周在3次之内;居民的健身意识还不够积极,因为身体健康和工作压力而去锻炼;家属区居民的健身项目主要是快走或慢跑,而中老年人以太极,健身气功为主;家属居民的最佳活动场所是学校操场;在健身指导方面专业指导人才缺乏,居民自学和相互学习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