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辣椒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采用0.1%的草酸作为提取剂,色谱中采用Hypersil-C18色谱柱,pH=6,0.05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甲醇=95∶5(v/v)作流动相.流速1.0 ml/min,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54 nm.维生素C在20—100 mg/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29.664x-12.37,相关系数为0.9953,方法回收率为91.24%-105.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本文测定方法简便,快速,能准确测定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莓中维生素C含量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草莓中维生素C含量的新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C18色谱柱,0.1%低浓度的草酸作流动相,流速为1.0 mL/m 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维生素C在浓度为20~100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9 361.6x-11 192,相关系数为0.999 3,方法回收率为97.4~102.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适合于测定其它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还原型维生素C能使[Fe(SCN)x]^3-x血红色溶液褪色。本研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用分光光度法测维生素C的新方法。维生素C的质量浓度在0~403.2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本法在HAc—NaAc体系中用于药物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2.1%~102.9%之间。  相似文献   

4.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广玉兰中小白菊内酯含量的方法.采用ZORBAXS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min,10%—48%A;10~20min,48%-80%A),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nm.结果表明,小白菊内酯的线性范围为0.188~2.82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n=9)为99.3%.证实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广玉兰中小白菊内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mol/L H2SO4介质中,维生素C使高锰酸钾褪色。在525nm处测高锰酸钾的吸光度的变化值△A。△A与维生素C的浓度在0~240μ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R=0.9993。用于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7%~110%之间。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同时测定了木瓜中的26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木瓜中K、Na、Ca、Mg等元素的含量都比较丰富,并讨论了这些有益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6.5%-105.6%,RSD值为0.26%-2.03%,结果可信度高。该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干扰较少、快速简单,可用于质量控制。并为中药材木瓜中26种元素含量测定提供了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木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ICP-MS测定木瓜中26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同时测定了木瓜中的26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木瓜中K、Na、Ca、Mg等元素的含量都比较丰富,并讨论了这些有益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6.5%-105.6%,RSD值为0.26%-2.03%,结果可信度高。该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干扰较少、快速简单,可用于质量控制。并为中药材木瓜中26种元素含量测定提供了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木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维生素C对高锰酸钾的褪色效应建立了褪色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的新方法。在1 moL/L H2 SO4介质中,维生素C使高锰酸钾褪色。在波长525 nm处,测定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后吸光度,吸光度的变化值△A与维生素C的浓度在0~20μg/m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R2=0.9998。用于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回收率在101%~105%之间,RSD为1.1%。  相似文献   

9.
以乙腈-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0:20:70)(用磷酸调节pH值为4.0)为流动相.采用迪马钻石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及紫外检测器,建立了甲钴胺注射液中甲钴胺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柱温:40℃:检测波长为264nm;流速:1.0mL/min.本方法测定的日内精密度为0.59%,日间精密度为0.67%,回收率为99.7%~100.5%,在160~24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满足要求(r=-0.9999);结果表明方法准确、操作简单、专属性强,可用于定量测定甲钴胺注射液含量.  相似文献   

10.
槐花中芦丁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析槐米、槐花及片剂中芦丁的含量.在所用实验条件下,测定的峰面积具良好的重现性,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44%,在所选浓度0.108~0.648mg/mL范围内的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加标回收率为98.2%,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槐树各部位及片剂中芦丁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西红柿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超纯水为流动相,流动相的速度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67nm,柱温在25℃的条件下,分析西红柿中维生素C的含量,及其重复性和回收率。通过线性回归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0.9994;其回收率为98.71%~103.29%,相对标准偏差为0.79%。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率高,适宜于西红柿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饮料中功能性成分绿原酸的分析方法,并考察了流通领域常见20种茶饮料产品中功效成份绿原酸的含量情况。结果表明,绿原酸在2~8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4%~99.4%,变异系数为1.5%~1.9%,方法检测限为0.5μg/mL。本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茶饮料中绿原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的含量.方法:样品经乙醇提取,超声30min后,过C18小柱净化,样品溶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用于HPLC分析.使用C18(5 um,150 mm×6.0 mm)色谱柱进行分离,用不同体积比混合的流动相A及流动相B的混合液作梯度淋洗,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40℃.以甲醇∶水∶乙酸-26∶73.5∶0.5(体积比)为流动相.儿茶素在0.02~0.3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98.2%~10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6643%.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精密度高、回收率好、重现性较好、检测限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维生素B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维生素B6对鲁米诺一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反应的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反应测定维生素B6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10^-8~2.0×10^-6g/mL,检出限为2.3×10^-8g/mL。对5.0×10-6g/mL的维生素B6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8%。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15.
建立深海鱼油中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方法,用甲醇-乙腈-二氯甲烷(1∶1∶1)作为溶剂溶解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维生素E的含量.结果显示康麦斯深海鱼油中维生素E含量为0.484 6 mg/g.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6.
应用BET 32型细菌内毒素测定仪定量检测维生素C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 ,干扰试验表明 ,维生素C注射液在 40 0倍稀释时 ,测定内毒素的干扰最小 ,回收率符合 2 0 0 0年版药典的要求。经 7个不同批号的维生素C注射液测定结果显示 ,7批的回收率均符合药典要求 ,其中人用 4个批号维生素C注射液内毒素含量符合药典标准 ,兽用 3个批号的产品内毒素含量均超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补充学龄前儿童维生素C的需要,采用光谱法对几种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条件.光谱法的标准曲线为Y=0.019 5X+0.076 8,相关系数r=0.999 5,变异系数为0.12,回收率为99.17%~100.3%.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个利用Vc分子中的烯二醇基的还原作用将Fe(Ⅲ)定量还原为Fe(Ⅱ)与邻二氮菲显色.在波长510nm处,其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Vc含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9.
毛细管电泳法研究槐角生长过程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槐角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利用所建立的方法研究了槐角生长过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所得结果对槐角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用资源开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