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效益评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国信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曲成义开门见山的说.一个企业搞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效益,实现其利润最大化.信息化正是通过IT技术的优势和企业流程再造结合起来使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成长和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
“效益评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国信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曲成义开门见山的说。一个企业搞信息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效益,实现其利润最大化。信息化正是通过IT技术的优势和企业流程再造结合起来使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成长和生存空间。“现在就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企业信息化之后的效益怎么去评估,怎么去评估信息化在企业产生了多大的作用,这也是现在大家都在关注的一个问题,”曲成义说,“要对企业的信息化进行评估就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这样的一套体系去评估企…  相似文献   

3.
张广 《今传媒》2011,(11):152-154
现代企业管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必须在企业管理中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文章通过对信息化背景下现代企业管理、成本管理的认识及成本控制的基本程序、内容、方法、体系进行分析和探讨,在企业管理中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加企业利润,实现企业制定的生产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企业就是要赚钱,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周蔚华说:“一个企业不是单纯的赢利单位,利润最大化是一种过时的管理思想,现代企业应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两种观点都对,都有道理,可我更倾向于后者。一个企业说到底是一些人的集合,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就是人。一个人必须挣钱才能活着,一个企业必须赢利才能生存。一个人在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的时候,他必须挣钱,你让一个饿着肚子光着屁股的人去免费帮人做好事是不合情理的。因此,你对一个尚不能维持生存的企业说,你不能只追求利润最大化,你要追求实…  相似文献   

5.
赵庆梅 《大观周刊》2012,(31):154-154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需求,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迅速,同时也给排水施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这必然给排水企业的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利润最大化的实现需要企业以科学的施工成本控制得以实现。下文主要通过给排水项目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做出了简要综述总结。  相似文献   

6.
“绿色营销”作为市场营销观念在我国企业管理领域方兴未艾.现代市场营销的基本观念是“以消费者需要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今,媒体市场化经营的确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从传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媒体行为的目标是生存第一位,也就是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薪酬模式的会计管理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端仕 《大观周刊》2011,(44):97-97,99
追求利润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利益的最大化是企业的永恒目标。然而,在目前企业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企业员工的薪酬提成往往挂钩与企业产品的销售,甚至完全脱离与企业利润。本文拟探讨一种让企业所有员工都来关心企业利润的薪酬体系,从而让企业与员工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在实现员工利益的同时,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管理是当前企业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信息化是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也是解决当前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快速成长、提高竞争力的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9.
段霞 《新闻窗》2011,(3):115-115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一概念表明了生产成本的生产方式。而根据会计的恒等式"利润=收入-支出",及企业生产成本占支出比重大的特点,可以推出生产成本对企业的巨大影响。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团体,追求的是经营利润最大化,开展各项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成本控制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高杨 《出版经济》2003,(8):34-3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加快、加深,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越来越明显。企业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市场因素是影响它的外部因素,产品奇异和产品成本控制是影响它的主要内部因素。产品奇异对大多数企业而言不具有普遍性,产品成本的良好控制是增加企业利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产品成本的良好控制不仅体现在产品生产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等  相似文献   

11.
对于国家来说,信息化水平已成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于企业来说,信息化水平已成为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和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发展战略;而对于企业档案来说,信息化水平业已成为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最大限度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使企业档案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崭新目标。因此,为了开创新世纪企业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要对档案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档案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的特性简言之,所谓档案信息化,就是计算机技术、档案馆(室)数字化和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  相似文献   

12.
倪明  王武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4):116-20
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把退款和退货费用分担作为B2C电子商务企业退货策略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建立商品消费市场的利润最大化模型。研究表明:在消费者对退款较为敏感的商品消费市场中,B2C电子商务企业采取宽松的退款策略,少分担或不分担退货费用有利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而在消费者对退货费用分担较为敏感的商品消费市场中,B2C电子商务企业应尽量提高退货费用的分担比重,同时采取较为严格的退款策略,以有利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企业利润和现金流量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指标。企业利润的形成是各项收入抵减各项支出后的余额,它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经营水平,经营管理的成果。而现金流量财更多地反映了经营水平和经营管理的过程。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现金是企业的血液,其流动状况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成败有着重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不仅仅是账面利润的高低,  相似文献   

14.
产品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没有产品的企业是不存在的。有产品、但产品结构不合理的企业是发展不了的,而且是短命的。企业产品结构对企业的市场占有、企业规模、企业效益至关重要。在企业经营中,经营者总是把产品结构的调整当作经营战略去抓,综合运用一切时机、一切手段、一切办法,使自已的产品结构更合理,更加符合和满足市场需求,在产品结构调整中使企业的市场占有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并得到快速持久的发展。 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是市场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当首先关注产品市场,做好产品  相似文献   

15.
陈瑶  张磊 《青年记者》2012,(16):21-23
上市对于企业而言可能是双刃剑.虽然上市能带来资本的显著增长并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但它同时也带来大量风险和不确定性.企业公开上市必然要披露财务信息和满足其他需求,这也反映了一个基本的逻辑:既然向公众公开募集资金,就必须实现一定的公共性.这种公共性既表现在财务信息和治理结构的公开之上,也表现在社会责任的承担上.上市同时也意味着企业承诺为投资者谋求利润最大化,当利润追求与社会责任产生矛盾时企业该何去何从,这是很多公司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科技》2005,(3):11-13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就拉开了企业信息化的序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成为企业推动其信息化进程的主要动力之一。二十多年来,企业从建成基础的计算机系统,到把这些计算机系统集成起来,再到把基于这些系统上的应用集成起来,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但是,随着企业软件和硬件的规模以及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大,企业自身业务和应用需求的日益增加,如何管理和维护已有的IT系统,如何最大化地发挥IT系统的作用,是许多企业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新上海档案》2006,(5):31-31
钟伦清、彭万里、刘英、聂伟等人在《广东档案》2006年第2期上撰文说,从当前一些企业档案信息化中出现的问题来看,有的企业由于目的不明确。结果花几十万开发的系统一直无法投入实际应用:有的企业开发的档案系统表面上功能非常多,但实际上很多功能根本用不上,成为花架子;有的企业一味追求设备超前而不顾实际的需要,造成投资浪费……作者认为,上述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对档案信息化缺乏整体性、长远性和基本性考虑的结果。在开展档案信息化时.如果没有战略规划,可能会造成档案信息化战略目标与企业战略远景和目标之间的脱节,档案信息化与整个企业信息化之间的脱节.代价是很大的。因此企业在开始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之前.最好对照自身单位的发展,提出适合信息化的战略规划,同时纳入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进行企业档案信息化战略规划,有利于档案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之间实现无缝链接。  相似文献   

18.
出版业转制后更应坚持文化出版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编者按:文化出版是出版人的核心理念,追求市场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具体的目标,二者不在一个层次,也不是二元对立模式,根本不存在谁第一、谁第二的问题,我们应该提倡的是在文化出版的核心理念指导下实现市场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财务管理目标是反映在特定的经济体制和财务管理环境中,通过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科学组织和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所要达到的具体标准。理论界对财务管理目标探讨得较多,形成了销售收入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几种主流观点。事实上,企业财务管理离不开企业具体的生存环境,它随企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生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而企业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或策略时,不应就目标讨论目  相似文献   

20.
刘艳 《大观周刊》2012,(1):71-71,70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策略与方法多种多样,如何充分使用税收筹划,来促进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