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泉州文化旅游的逐渐升温,景点旅游翻译服务在日益完善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着眼于泉州景点简介翻译。先剖析其中的翻译难点,而后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分析论证,提出译本优化策略。景点简介翻译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文化异质性与信息性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在对应或是代偿之间进行取舍。翻译适应选择论提出的"三维"转换法启示译者在翻译景点简介的过程中应结合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考量,得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区公示语的信息功能主要体现在为国外游客提供景点的主要信息。承德市普宁寺风景区简介汉英公示语翻译修改为可行的翻译文本后,能够完善公示语翻译的信息功能与祈使功能。  相似文献   

3.
按照功能翻译理论对语篇的划分,景点解说词的译文应既属于"信息型语篇",又属于"操作性语篇",即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要引起译文受众的共鸣。景点解说词的韩语翻译在兼顾语言的逻辑、美学、号召力三大要素的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翻译理论中要求的译文语篇与原文的"等价性"。等价不是简单的语句一致与对应,而是译文语篇受众的反应与原文语篇的受众反应的等价。因此在景点解说词的翻译过程中宜采用增译文化背景知识、穿插增强语篇操作性的故事引发游客产生共鸣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享 《海外英语》2014,(9):266-267
景点旅游文本的翻译对于景点的对外宣传及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将以功能翻译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结合河南旅游景点旅游文本的实例,探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增译法、减译法、改译法等不同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珠海历史文化古迹是珠海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旅游资源,其景点简介的翻译是对外宣传珠海传统文化、发挥更大旅游价值的重要途径。翻译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文章以跨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语言和文化两大方面对目前珠海市历史文化古迹景点简介翻译中的误译现象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慈城古镇为例,深入剖析了宁波旅游景点外宣英语简介存在的词句错误、语法不规范和文化因素缺失等问题并指出了翻译文本中产生错误的因为,旨在为当前和今后景点简介翻译提供一定的参照.  相似文献   

7.
旅游景区景点牌示解说是外国游客了解景点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示景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媒介,因而其翻译至关重要。翻译本身也是一种会话,也有特定的会话目的。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为人类有效会话交际的基础,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在遵守的原则,对旅游景区景点牌示解说翻译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作者收集整理了大量西湖景区景点牌示解说中英译文,加以分析,借以发掘合作原则对景区景点简介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导游词的文本功能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组马克提出的翻译法选择方法论,及其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法理论,文章认为导游词的翻译应运用交际翻译法,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导游词翻译的目的是实现导游词的信息和呼唤功能,并以新疆景点介绍的英译为例,根据译文接受者即外国游客需要的基础上,对源语信息进行增、删、改等处理,以便最佳地实现译文的信息和呼唤功能。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名胜翻译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为了全面、正确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在分析西安大慈恩寺简介英语译文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历史文化景点简介的翻译需要灵活运用"深度翻译"手法,做到"宁繁勿简",切勿"惧繁从简",从而最大程度地让译文读者获得跟原文读者对等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感知。  相似文献   

10.
李梁 《鸡西大学学报》2014,(1):66-67,70
文化信息是历史遗迹景点文字说明翻译中的难点,文章从文化信息的特点着眼,以常州历史遗迹为例,分析历史遗迹景点文字说明的英译中各类文化信息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物翻译需要译者在不同文化框架下进行思维转换,通过概括、增/减译和变译等翻译技巧将原文信息传递给译文读者。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为世界文化遗产,其现有的洞窟简介英译值得商榷。译者在翻译洞窟简介文本时,不仅要勘正译文语法错误,还应在英语和汉语文化框架下灵活转换,同时在英译过程中适当运用概括、增减和转变原文信息等技巧,以便国外游客更有效地理解石窟造型和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12.
张倩 《海外英语》2013,(15):169-172
文物翻译需要译者在不同文化框架下进行思维转换,通过概括、增/减译和变译等翻译技巧将原文信息传递给译文读者。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为世界文化遗产,其现有的洞窟简介英译值得商榷。译者在翻译洞窟简介文本时,不仅要勘正译文语法错误,还应在英语和汉语文化框架下灵活转换,同时在英译过程中适当运用概括、增减和转变原文信息等技巧,以便国外游客更有效地理解石窟造型和佛教文化。  相似文献   

13.
外宣资料是景点信息的浓缩,在对外展现旅游景区特色、文化内涵等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外宣资料外文翻译是旅游对外推广的重要环节。笔者在走访调查并分析了潮州景点外宣资料翻译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汉日两种语言的特点和两种文化的差异,归纳景点的特点和功能及其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推荐最利于传播地方文化的译法,提高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以期丰富景点外宣资料日文翻译的研究,从而提升旅游景点形象,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景区翻译不仅是外籍游客了解景区的工具,更是回顾历史、弘扬文化的文字通道。鲁迅故居作为绍兴市5A级景点,虽已具备英、日、韩三国翻译,但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首先对于鲁迅故居景点信息以及翻译现状进行概述,随后探讨鲁迅故居在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再结合现有的旅游景区翻译标准提出可供参考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旅游景点名称犹如景点的广告牌一样,承载着大量的信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支撑,以中国山西首届国际旅行商采购大会旅游宣传册为例,分析了景点名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总结了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意识在旅游景点英语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景点英语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运用于景点名称的翻译,让国外游客更容易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景点导游词的选择,能使导游词显得亲切、易懂、生动,富有人情味;对景点中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翻译,让国外游客快速、准确地了解与景点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景点翻译的文化信息处理,能将文化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国外游客,有效地消解跨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7.
景点(区)名称属于地点名称,是特定景点(区)的标志,具有提示性、指示性等功能,但它与一般地名并不完全相同,往往和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作为景点(区)的核心要素,旅游文本英译中,景点名称的英译是很重要的环节,是景点介绍文本翻译的点睛之笔,翻译时既要准确理解源语基本信息,还要传达其特定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要采取"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充分传达源语语义和文化色彩,达到的翻译的功能和目的.  相似文献   

18.
旅游资料的翻译已经成为我国旅游管理部门和广大翻译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翻译工作者的译文不仅需要基于所译景点的历史特征和文化内涵,同时也要使广大西方游客对译文能够很好的接受和认可。本文以武当山旅游景点资料的语用对比分析为基础,以语用翻译学原理为指导,针对武当山景区的景点名、景点简介、标志牌、告示语和旅游标语等旅游资料的英译,提出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旅游的文化化,特色旅游景点文本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内容,使特色旅游景点文本更多地具有了文化功能.因此,在翻译特色旅游景点文本时,必须翻译出其中的文化特色,展示异域文化的多样性.要实现此目的,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异化,而不是归化,就成为首选的翻译策略,因为异化的翻译策略能使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在译文中呈现出来,而归化的翻译则会抹杀源语文本中的文化.但异化的翻译毕竟是"陌生化"的翻译,目的语读者对这种"陌生"的文化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理解,所以在必要情况下,对"陌生化"的翻译要进行必要的阐释,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特色旅游景点文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国内风景区景点名翻译存在许多问题。文章以武夷山风景区为例,简要分析了景点名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由,讨论景点名梯级翻译标准,论述景点名翻译相应的5大类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