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张武 《体育科技》2003,24(1):38-42
社会、家庭、就业等各方面的影响给正处于心理形成和走向成熟的高职生造成心理压力 ,长期的心理困扰使部分学生形成心理障碍 ,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得也很突出。重点阐述体育教学中高职学生心理障碍不良心境产生的原因及其调控方法 ,以便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中高职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本科以上)招生名额的逐年增加,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等各方面的影响给正处于心理形成和走向成熟的高职生造成心理压力,长期的心理困扰使他们形成心理障碍,在体育教学中,表现也很突出。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以及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我国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决定》在阐述学校体育工作时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笔者认为:体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求体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体育修身养性的功能,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加以拓展,渗透以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和心理适应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开发学生心智潜能,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消除心理困扰,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日趋成熟的特点,十分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爿、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自主学习,对许多体育教师来说,都还是一个新生事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课标》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体育教学方面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就如今高职生的心理状况,阐述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教育的特殊作用,并提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把"基础性"列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四大特性之首。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  相似文献   

8.
叶条凤 《体育科技》2012,(4):130-131,13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教育学和经济学这一视角出发,探析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所产生的效益,旨在针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运作存在困难、改革程度不够深入等问题,为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角度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自卑情绪是心理障碍之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因自卑而影响学习效果,严重自卑且阻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以往的“双基”体育教学系统中,教师主要关注于学生体能、技术和体育知识的传授,忽略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心和辅导,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缺乏科学的引导和教育,甚至采用漠视的态度和简单的方法把那部分学生归为不积极、胆小、拖后腿、无学习兴趣的所谓“差生”。在“健康第一”、“体能和健康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如何关注学生的心理障碍,在体育教学中辅导学生走出心理阴影是体育教师的责任。从研究帮助克服学生自卑情绪着手,探索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途径是笔者的研究方向。笔者通过剖析自卑情绪产生的原因、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典型问题提出辅导方法,解决学生实际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广东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模式的实验研究,以此了解广东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模式的现状,旨在为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人际关系、适应性、竞争、开拓创新等素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有了一定发展,但整体水平不高;不同心理素质发展不平衡;有的心理素质系统内部不完善;心理素质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抗压力较差的现状,提出运用拓展训练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抗压力。认为拓展训练对提高高职学生心理抗压力的作用明显:1)培养社会责任感;2)锻炼意志力;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增强情绪调控能力;5)完善心理辅导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动方式与中职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宝鸡3所职业技术学校随机抽取的575名中职生为研究对象,按运动方式将其分为安静组、室内运动组和室外运动组,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个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对测查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1)“室外运动组”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其正向情绪、社会关系与社会适应、自我概念各维度上显著高于“安静纽”和“室内运动纽”,在负向情绪得分上显著低于“安静组”和“室内运动组”,“安静组”和“室内运动组”的中职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运动方式与中职生心理健康总分及其各维度相关显著,均达到.05的显若性水平。结论:室外运动更有利于心理健康.运动方式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通过随机分层抽样对浙江省的8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男生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被试中有26.71%的学生有中等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低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常模的水平;来自农村的男生比来自城市的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低,存在较大差异;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高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5.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符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拓展训练引进到高职院校体育课中,符合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既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又达到了拓展训练的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体育院系排球教学中常见的不良心理反应,通过问卷和对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率,课时利用率情况、学习效果的统计,揭示诱发这些心理现象的原因。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并结合自我心理调节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体育高等院校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障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就此提出了帮助体育大学生调适就业心态,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与途径。对体育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之有一个良好的择业心态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职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职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的调查,结果发现兴趣、爱好在高职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结构中具有主导作用,其动机结构的复杂性和波动性与社会、家庭、环境等影响有关。从心理学、教育学和体育价值观角度出发,提出提高高职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6所高校的385名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在校生对体育的最新心理动态,并经过统计分析,进而论述如何更好地搞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20.
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大学生正处在极其关键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变化的阶段,针对大学生由于心理障碍而产生不同类型的问题,去研究不同类型所具有的特征并采取相应有效的教育方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