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图书馆学报》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  丘峰 《图书馆杂志》1999,18(7):37-40
《大学图书馆学报》(简称《大学学报》)由全国高校图工委(后改名为全国高校图情委)于1981年创办,自1998年起,改由全国高校图情委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1981~1998年,共出版110期6886页,发文(不包括信息、动态、简报)2108篇,期均19.2篇,篇均3.3页。创刊主编肖自力,现任主编李晓明[1]。1发文[2,3] (1)专业分布。参照文献[4]目次表,将《大学学报》的2108篇发文分成10个方面。 ①总论。包括图书情报事业的组织与管理、专业发展规划、专业人员及其培训、专业机构、专业会议…  相似文献   

2.
阔步前进中的《图书馆论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981~1998年,《图书馆论坛》共出版86期,发文2448篇,期均发文28.5篇,篇均3页。41.5%的发文有引文,篇均引文2.1条。期刊自引率6.5%。作者合著率13.3%。《图书馆论坛》现为全国优秀图书馆学期刊,图书馆学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3.
选择12种不同类型的广东省高校学报,对其2011年载文量及栏目设置进行比较分析.最多的(《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载文327篇,最少的(《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载文38篇(自然科学论文),平均载文196.67篇,期均载文30.26篇.12种高校学报的全年总页码为10334页,期均页码为132.49页,篇均页码为4.38页.12种高校学报全年共设置187个栏目,平均每刊设置15.58个栏目,出现频率较高的栏目是:计算机(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机电)技术、化学(化工)与环境、生物(生命)科学和教育(教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年回顾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1979~1998年,《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共出版87期,发文1919篇.其中29.2%的发文有引文,共引用了373条引文.期刊自引率为2.4%.1990~1998年的合著率为12.5%,发文5篇和5篇以上的有7人.已形成明显的办刊特色.  相似文献   

5.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评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1980~1998年,《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共出版85期,发文1026篇,期均发文12.1篇,篇均 5.1页.在1026篇发文中,59.5%的发文有引文,篇均引文2.9条,期刊自引率9.4%。作者合著率35.2%。发文8篇和8篇以上的作者有10人。经过多年努力,已形成明显的办刊特色,为中国图书馆学优秀期刊、情报学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6.
●1979年,《宁夏图书馆通讯》(《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前身)创刊,与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同年。●1986年,《宁夏图书馆通讯》更名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季刊,通过邮局向全国公开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7.
题录精选     
基础理论研究  ·80年代以来我国情报系统理论成就述评(俞学琴,《情报杂志》1999年第2期;3~5页)  ·市场经济和网络条件下的情报研究模式(郎诵真等,《图书情报知识》1999年第1期:17~20页)  ·大众图书馆哲学初探(李明华,《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年第2期:3~12页)  ·论图书馆、档案、情报系统的界限变异和协调(朱学礼等,《情报杂志》1999年第2期:8~10页)  事业建设与发展  ·论图书馆的开拓信息市场发展战略(曹树金,《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年第2期:28~33页)  ·第三次文献转型给图书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刘茂生,《中国图书…  相似文献   

8.
题录精选     
理论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新的学科生长点(吴慰慈等,《中国信息导报》2000年第3期:11~13页) 知识来源与形成的探讨(刘植惠,《情报科学》2000年第3期:193~196页,223页) 20世纪图书馆效用评估方法回顾(罗曼,《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年第2期:39~41页)  相似文献   

9.
题录精选     
理论研究 关于图书馆学内容体系的探讨(王子舟,《图书情报知识》2002年第2期:2-8页) 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综述(盛小平,《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年第3期:60-64页) 论图书馆管理中的规划(缪其浩,《图书馆杂志》2002年第5期:3-7页) 20世纪中国图书馆思想论纲(吴星溪,《图书馆》2002年第2期:1-7页) 论20世纪情报研究学发展阶段的划分(周军,《江苏图书馆学报》2002年第3期:11-14页)  相似文献   

10.
题录精选     
图书馆学情报学基础理论·论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霍国庆,《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8年第6期:3~11页)·电子信息环境下文献演化的新模式(王知津、吴凤玉,《情报科学》1998年第6期:487~491页)·图书馆学的核心问题和研究对象新见(梁灿兴,《图书馆》1998年第5期:10~11页,接转第18页) 图书情报事业·图书馆事业管理信息论纲(刘喜申,《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年第6期:18~22页,接转第37页)·中国图书馆的特色化趋势(刘亚平等,《图书馆》1998年第5期:5~9页)·国外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与进展(罗 曼,《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年第6期:59~66…  相似文献   

11.
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中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欢 《晋图学刊》2008,(5):93-95
独立学院图书馆作为高校图书馆模式的创新,突破了原有的概念和管理制度,与高校图书馆模式有融合,有改革。本文介绍了在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一些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王业兴 《历史档案》2001,1(2):108-113,119
中国的近代化是被延误了的近代化,这一观点是90年代初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心历史学教授罗荣渠先生提出的。国内许多关注这一问题的学者均认为,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了中国近代化的中断,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然而,在国家间的横向比较中,我们发现中国和日本同属后发国家,在实现近代化的过程中,有着许多相同的背景和相似的起步条件,  相似文献   

13.
信息共享空间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服务模式,近年来国内高校兴起了建设信息共享空间的热潮。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资金短缺问题、收费合理性问题、理念与服务问题、业务重组、人员融合与管理问题、开放时间问题、服务质量评价问题及方法等。面对这些问题主管部门应该争取各方支持采取多种对策共同应对,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则是有效应对各种问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清代秘密社会(或秘密结社)是清代历史上下层群众为了互济互助和自卫抗暴,或为了求得精神上的慰藉而自发结成的社会组织。秘密社会分为秘密会党和秘密教门两大系统。秘密社会由于在信仰内容和行为方式与主流社会相悖离或对立,因此往往受到主流社会的打压,  相似文献   

15.
黄宗羲编选的《明文海》,共482卷,收录明代近800位作者的4500多篇文章,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明文总集。清修《四库全书》,《明文海》被收录其中。据陈垣考证,《四库全书》收录万页以上的著作仅31部,《明文海》即为其中之一。但《四库全书》的编纂,既有其  相似文献   

16.
1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论文的作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是推动学科发展的主体,对其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论文的作者情况进行系统分析.首先以五年为段介绍各年段作者数量、人均发文量、合作度和合作率.然后统计各年段的核心作者、总年度发文最多的作者、各年段新出现和退出的作者,并对各年段作者量进行洛特卡定律的拟合.最后,对核心作者进行共被引分析,包括分层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并用Pajek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研究群体,作者队伍的组成与更替结构较为合理,出现了系列核心作者,研究内容也呈现一定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的重要作用入手,试图通过“系统论”原理和“对立统一规律”,找出我国高校科研信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如何将高校科研的信息通过整合,使信息资源增值,为高校科研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9.
陈雷  陈闪 《历史档案》2005,(4):78-85
国民参政会是抗战时期国民党设立的特殊政治机构,其成员包括国民党、共产党及其他抗日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是战时中国的最高“民意机构”。它自1938年7月6日成立,至1948年3月28日正式宣布结束,存在将近10年时间,共召开四届13次会议,其中至1945年抗战胜利前就达11次之多,对战时中国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国民党土地政策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爱林 《历史档案》2001,14(4):114-118
土地问题,历来是一个兴邦安民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民国时期的农村土地问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封建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换的关键之所在,也是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党合作斗争中的一个最敏感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历史课题。而这个课题的核心就是土地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