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果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是出版人的世界,那么北京图书定货会则是书店人的天下,图书的海洋.图书,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是书业人的食粮.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尽地论述了中国图书的起源问题,针对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图书起源问题的争论与分歧,通过大量的考证工作,得出自己独到的结论--中国图书起源于西周初期.  相似文献   

3.
图书文献灾害发生频仍,给中国图书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极大破坏.传统的"书厄论",仅仅关注"宏大叙事",缺乏对图书事业灾害的科学认知.张舜徽突破传统书厄论,认为主观因素是造成图书事业灾害的主要来源.历代图书事业灾害的循环往复在于科学、民主的图书事业机制的缺失,封建蒙昧和理想化的民粹热情,以及近代国家的积贫积弱.  相似文献   

4.
小新 《出版经济》2005,(9):51-51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英文缩写BIBF,由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文化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  相似文献   

5.
1 太平天国的图书机构 1.1 诏书衙,主编书、汇修天王诏旨等事.太平天国称自己的书为<诏书>,诏书衙就是编撰诏书的机构,衙址在天京城内慧圆庵.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只要突破了“图书”概念的物形束缚,把“图书”一词还原为对图书内容的指称,把屏幕作为图书内容的新的载体,而让图书内容在新载体中由图形、文字自然地扩展为图、文、声、像,从而将“图书出版”由单一的纸本出版扩展为全媒体的“大出版(综合出版)”,则“图书出版”遇到“屏幕”将不是危机而是极大的机遇.在网络环境下的图书出版,著、编、管、读各方需要相应地调整或者树立各种观念,努力改变在纸本图书时代形成的各种思维定式.一旦观念转变,就能够主动、积极地以更高的眼界看待,以更前瞻的方式解决从人才到组织结构、经管模式等各方面的新问题,使“图书出版”进入一片空前广阔的全新天地.  相似文献   

7.
图书事业灾害以灾害主体为标志,可分为国家图书事业灾害与私人图书事业灾害两类。传统的书厄论,仅仅关注宏大叙事,缺乏对图书事业灾害的科学认知。张舜徽突破传统书厄论,认为主观因素是造成图书事业灾害的主要来源。历代图书事业灾害的循环往复,在于科学、民主的图书事业机制的缺失,封建蒙昧以及理想化的民粹热情,以及近代国家的积贫积弱。  相似文献   

8.
德里达“书的解构”论断并不意味着图书真正地被解构和消灭,而是图书的后现代转型的理论基础.在经历了前图书时代、古典图书时代和现代图书时代之后,后图书时代正在到来.在后图书时代,书的存在形式日趋多样化,图书内容被“误读”、戏仿和颠覆,功能呈现出“超阅读”的多元化趋势,阅读方式也表现为“误读”、浅阅读、碎片阅读、互动阅读、视觉阅读等多种样态.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6):F0004-F0004
北京图联华夏图书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图联),是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正规合法的中文图书批发兼零售的经营机构。多年来,北京图联为图书馆配书,坚持“优质、高效、薄利”方针,推出了“折扣优惠、先书后款、不收定金、配书及时、到书率高、慢件免费、补缺换残、订单自选”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0.
社主推的图书,做一个全面的定性分析,旨在了解今年图书市场的走势,对书业人士获得利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禁书——开封的禁书会不会火爆图书市场由于各种原因,一些书会在某个时段受到公开发行的限制。时过境迁,这些受限制的图书又在某个时候开禁。这些开禁的图书会不会火暴市场呢?以往的图书经销经验证明,重新面市的禁书,能够畅销市场的比例不会超过30%,也就是说开禁的图书中近七成的图书销售都会一般。禁书不等于畅销书。2004北京图书订货会,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译本。十多年,该书虽被禁止发行,但该书的盗版书一直…  相似文献   

11.
杨静 《出版经济》2001,(1):47-47
我国出版界跨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图书盛会——2001北京图书订货会,于2001年1月8日至12日如期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本届图书订货会展场面积达2万平方米,按图书出版专业分工和省市展团分为北京馆、综合馆和专业馆,而且专业馆在历年开设古籍、经济、美术、少儿等的基础上,增设了文艺、科技等专业展馆和展区,参加本届图书订货会的全国各出版单位、电子读物出版单位及部分有  相似文献   

12.
2008年4月26至28日,第十八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郑州举办. 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已有28年的历史,原称作"全国书市",以图书订货为主.但由于其介乎以订购新书为主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及以版权交易为主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之间,且由于图书订购及交易方式的根本变化,其订货功能大不如前,只剩展示出版成果的功能了.  相似文献   

13.
书厄——中国图书发展史上的憾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述了中国图书发展史上历遭的书厄,旨在让广大读者了解图书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珍视如今太平盛世出书、藏书、用书的大好时机,形成人人爱书、读书、护书的风气,促进书香社会、书香家庭建设,进而推动图书文化事业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月北京图书订货会,我国首部<图书公平交易规则>出台,<规则>的发布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其具体内容亮点很多,诸多环节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规范要求.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规则>制定的依据部分缺失、<规则>产生"垄断"嫌疑、图书折扣底线究竟是多少、国外的净价书协议又有哪些启示、网络书店与实体书店的发展与平衡,等等.这些都是论文所讨论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出版社的整体发展目标确定之后,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实事求是地调整好自己的图书结构。一般情况下,出版社的图书结构可分以下几种:重点书和一般书的结构既然是重点书,就一定有别于一般书,表现在重视程度上:一是派精兵强将去操作,以保证质量;二是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出版社承担投资风险;三是在策划上要体现出大手笔。重点书在全部图书选题中的比重,视实际出社版情况,有的占到5%,有的占到10%,主要根据本社的财力、人力及经验积累而定。主流书和辅助书的结构主流书是体现出版社优势的标志书。表现在出版比重上:一是多为丛书套书…  相似文献   

16.
许清 《编辑之友》2010,(10):34-36
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以下简称"图博会")于2010年9月3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这届图博会对国内的出版社而言,是图书展示、版权交易、让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有利平台;对外国出版社来说,是让中国读者了解国外文化与图书的有利时机.尤其是对主宾国而言,这个意愿更是非同凡响.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图博会不仅可以看到很多"走出去"的图书,还可以与国内外的很多名人、名家面对面.喜欢国外作品的,可以在现场见到各个国的精品图书.此次图博会有58个国家和地区的1841家中外出版机构汇聚北京,展览展示约20万种精品图书.  相似文献   

17.
老转 《出版经济》2002,(4):50-52
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那种令人熟悉的喧嚣与热闹也已经被人渐渐淡忘,出版社、书店、印刷厂又恢复了往目正常的工作节奏.据统计数字称,今年的图书订货会成交码洋20.8亿元,比去年增长5个多亿,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8.
李晓菲 《图书馆》1998,(3):69-72
随着15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印刷商开始注重书籍印刷的版权意识.这种版权意识具体反映在图书"书名页"的设计上.本文主要介绍了最早的"书名页"设计形式,以此可以了解有关西文图书"书名页"设计的一些观点及其在书籍发展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融媒体书是在一种媒体的基础上,融入数种其他媒体形式的知识产品,是图书出版传播的新兴样态.在内容上,融媒体书拓展了传统图书内容的载体维度,重构了内容生产机制,增加了内容美学价值.在形式上,融媒体书具有动态性、交互性和多元性特征,比传统图书更具形式张力.在传播机制方面,融媒体书实现了矩阵化开发、社交化裂变和场景化传播,顺应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发展潮流.为了进一步促进融媒体书的出版传播,出版机构应树立打造精品内容的意识,依托新技术不断优化出版模式,将精准导流作为传播抓手.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一年一度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像集贸市场”,也有人说“北京图书订货会的订货功能越来越弱”,还有人说“这样的订货会不办也罢”!然而,出版单位对北京图书订货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订货会的投入越来越大,展位装潢也愈加考究,代表订货会的主要指标——订货码洋一再创记录……这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