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充糖饮料、支链氨基酸和乳清蛋白等能量物质对阶段性大运动量训练维持或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和疲劳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冬训阶段性训练计划安排,对10名散打运动员在30d的体能训练阶段,按营养补充方案进行能量补充,观察能量补充对机体无氧能力的输出总功、最大功率、疲劳指数,有氧能力的拉桨时间、功率、桨频,生化指标血乳酸(LA)尿素氮(BUN)、血糖(GL)、肌酸激酶(CK)的影响,另选10名队友作空白组,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和空白对照。结果:观察组经过阶段性能量补充前后运动员的输出总功、最大功率、疲劳指数和桨频均显著提高(P〈0.01),与空白组相比也有明显提高(P〈0.05),训练课后血糖水平也明显提高(P〈0.05),补充支链氨基酸和乳清蛋白后血BUN的恢复与空白组比有极显著好转(P〈0.001)。结论:训练期间补充糖、支链氨基酸和乳清蛋白等能量物质,能明显改善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能力和无氧运动能力,明显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加速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冬训期大负荷训练对网球运动员机体免疫功能和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对10名备战第15届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的优秀男网球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大负荷训练,观察运动训练对其部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负荷训练4周后,运动员CK、LDH和C均极显著升高(P〈0.01),BU显著升高(P〈0.05),而IgM、IgA、CD4^+、CD4^+/CD8^+、T/C比值均极显著下降(P〈0.01),Hb、T和IgG显著下降(P〈0.05)。本文对生化及免疫学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评定了运动员的机能状态,选择最佳的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多元智能训练法对于大学生武术技能和多元智能的影响,将4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分别采用多元智能训练法和普通训练法进行武术教学,然后评价其武术技能和多元智能状况。结果显示:训练后,实验组太极拳动作质量和刀术动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太极拳表演质量和刀术表演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身体运动智能和空间智能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受试者的太极拳动作评分与其身体运动智能和空间智能水平显著相关(P〈0.01),太极拳表演评分与其身体运动智能呈正相关(P〈0.05),刀术动作评分与其空间智能水平显著相关(P〈0.01),刀术表演评分与其空间智能呈正相关(P〈0.05)。结果说明: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多元智能教学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武术成绩、提高学生身体运动智僚.和空间智能状况、促进学生身体运动智能和空间智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从南华大学护理学院2001级随机抽取40名女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1、2、3组。实验组每周分别进行1、2、3次简化太极拳训练,测定训练前后血清中IgG、IgM、IgA含量。结果显示每周参加3次简化太极拳训练者,血清IgG含量比对照组及每周锻炼1或2次者高,且在第10周与第12周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坚持运动量适中的简化太极拳有氧运动,能提高高年级女大学生机体合成IgG,增强体液免疫应答,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8w大强度训练和补充谷氨酰胺对细胞免疫机能的影响,以期为赛艇运动员免疫机能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集陕西省赛艇队公开级二线16名男性运动员实验前后晨安静时静脉血5ml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IL-2。结果H组(谷氨酰胺+大强度训练组)和C组(大强度训练组)运动员8周大强度训练后IL-2较自身安静时都降低,服用谷氨酰胺组(H组)外周血IL-2下降17.9%(P〉0.05);C组下降48.5%(P〈0.001);实验后H组CD3^+无显著性变化,CD4^_上升7.6%(P〉0.05),CD8^+下降16.6%(P〈0.05),CD4^+/CD8^+比值升高17.3%(P〈0.05);C组CD3^+下降(p〈0.05),CD4^+下降20.6%(P〈0.05),CD8^+无明显变化,CD4^+/CD8^+比值下降21.0%(P〈0.05)。结论8周大强度训练明显抑制赛艇运动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补充谷氨酰胺8w可以提高赛艇运动员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薛慧君 《山西体育科技》2006,26(4):41-41,48
目的:探讨武术运动中CK值的变化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山西省26名专业武术运动员1分30秒钟高强度套路测验前后CK值检测,总结其变化情况。结果:运动前后男女运动员CK值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K值的检测指标可用于监测运动员负荷及评定运动的机能状态。  相似文献   

7.
5周递增负荷训练对内分泌免疫机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递增负荷训练对机体内分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进行为期5周的递增负荷训练,于集合训练开始前一天和第2周、第3周、第4周及第5周训练结束末36h后上午7:30-8:00取安静时肘静脉血,测定训练前及每一负荷训练阶段后外周血液中内分泌激素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T第3周比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C第3、第5周比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T/C比值第4周比训练前显著下降(P〈0.05)。CD4第2周比训练前显著下降(P〈0.05),而第3周比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CDB第4周比训练前、第2周、第3周显著下降(P〈0.05),CD4/CDB比值第3、第4周均比训练前、第2周显著升高(P〈0.05)。结论:训练负荷是影响机体内分泌免疫机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中等负荷训练促进机体内分泌免疫机能,大负荷训练会降低机体的内分泌免疫机能,但随着对递增负荷应激的适应,机体的内分泌免疫机能又会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8.
以哈尔滨市速滑队8名男性专业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对比分析法,分析大强度训练对速滑运动员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训练后2h白细胞总数、粒细胞绝对值显著升高,并达到最高值,而淋巴细胞绝对值在下降;白细胞总数、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在运动后24h恢复正常;训练后即刻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有所下降,免疫球蛋白A(IgA)下降明显,训练后3hIgG、IgM、IgA指标可接近训练前水平。由此得出,大强度训练可降低运动员机体的免疫水平,有关数据的测定有助于掌握速滑运动员的运动强度和负荷量,为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周期性大强度运动训练对曲棍球运动员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男子曲棍球运动员进行为期16周的大强度运动训练期间,于训练前、第1阶段训练、第2阶段训练及训练结束后的第2天清晨抽取静脉血,测定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炎症细胞因子、皮质醇、血糖等指标。结果 白细胞计数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无明显变化。IgG、IgA于第1阶段训练后显著升高(P<0.05),训练后降至最低水平(P<0.05);IgM在训练后出现显著性降低(P<0.01);皮质醇持续性升高(P<0.05),而血糖则持续性下降,在训练结束后降至最低水平(P<0.01)。IL-6在训练结束后显著性升高(P<0.05);IL-10及IL-10/TNF-α比值在第1阶段训练结束时极显著降低(P<0.01),然后开始上升,但未恢复至训练前水平(P<0.01);TNF-α在第1阶段训练结束明显升高,并保持高浓度至训练结束(P<0.05)。结论 大强度运动训练引起IgG、IgA、IgM以及血糖的显著性降低,皮质醇显著升高,促炎症因子IL-6、TNF-α显著增加,抗炎症因子IL-10及...  相似文献   

10.
HiHiLo对优秀男子中跑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名优秀中跑运动员27天HiHiLo训练前、后与运动能力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观察其变化规律,以期为该方法在速耐型运动员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8名男性受试者每天在低氧环境中(14.2%~14.8%O2)暴露大于10h,每周低氧环境下(15.4%02)以90%VO2max强度进行功率自行车训练3次,每次5min,共4组,组间间隔2min,同时每天完成常氧环境下的专项训练课。测定27天训练前、后的VO2max和训练前、训练1周后、训练2周后、训练3周后、停训后第5天的血象指标。结果:训练后VO2max显著增加达13.65%(P〈0.05);RBC、HCT在第2周开始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第3周继续出现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随后开始回升,至低氧暴露结束第5天时与训练前无显著性差异;Hb在1周后出现显著性上升(P〈0.05),而后下降,在第3周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随后又上升,低氧暴露结束后第5天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HiHi-Lo训练方法可以增加优秀中跑运动员的VO2max和Hb含量,从而有助于提高有氧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普通高校业余足球队运动员在备战广东省第7届大学生运动会训练期间,观察补充低聚糖 乳清蛋白(4:1)饮料对体成分、部分血生化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6名男性普通高校业余足球队运动员随机分成对照组(n=8)和实验组(n=8),进行为期12周的实验,实验组运动员在每天训练前即刻、训练后1h内和临睡前,择时补充糖 乳清蛋白,对照组运动员则补充纯净水,实验前后分别进行体成分、血生化指标和体能测试,并统计整个大运会每场比赛结果。结果:足球运动员补充低聚糖加乳清蛋白能有效地保护红细胞功能,预防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同时可提高体能、促进疲劳的消除,对维持肌肉微结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青少年武术运动开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武术运动体现出的价值,联系青少年社会化的实际需求,分析武术运动与青少年社会化的关系,并阐述青少年社会化中武术运动的价值。意在指出武术运动是青少年社会化塑造过程中的有效发挥途径,以期使武术运动能够更好的促进中国青少年社会化,并为之提供较为现实和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文章运用数据统计法、调查研究法、实验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网球队5名(女3人,男2人)14-16岁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了多球训练试验,结果表明:30球/组的训练强度是最适合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强度,能达到动作定型从而提高技术水平的效果,并适合在各个训练阶段中运用。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归因定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了解目前辽宁省乒乓球运动员的归因定向特征,探讨辽宁省乒乓球运动员归因定向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间的关系以及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归因的适宜范围;探索乒乓球运动员归因特点等,结果表明,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归因趋向于内控,女子运动员成功内控与失败内控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15~18岁女子运动员失败归因趋向于内部,并超出适宜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成功内控和失败内控都有显著性差异;男子运动员比女子运动员更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因素;女子运动员比男子运动员更容易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或其它不稳定的、外部的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运动员失败内控趋向内部并脱离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对武术套路运动员6周比赛应对策略积极心理学干预进行试验研究,旨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心理能力;促进积极心理学在运动训练竞赛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控制组而言,干预组运动员经过6周积极心理干预后,比赛临场预备时的应对策略中"比赛准备"的句子比例显著高于控制组;干预组前测与后测对比:竞赛策略量表中的"自我谈话"策略和"自动化"策略的得分显著提高,控制组没有显著性变化;干预组运动员比赛成绩平均总分显著高于控制组.对运动员比赛应对策略的积极心理干预可以启发运动员建立比赛行为程序,有效调节心态,稳定发挥运动技术水平;人格特征和认知的积极干预启发运动员认识自己,明确目标;面对问题积极评价,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6.
论少年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年篮球运动员正处于打基础阶段,如何有效地培养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篮球意识,将制约着他们未来的发展空间。通过训练实践,总结出培养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四个途径,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武德视角审视现代足球运动中的不道德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传统武德价值的论述以及对现代足球运动中不道德现象的揭示,提出了用传统武德教化足球运动员以及相关人员,会对净化足球运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着重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定义、体系以及形成和培养方面入手进行较全面的论述,旨在为青少年篮球战术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第 10 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第1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中12名女子运动员的单项和全能成绩分析为研究内容。其结果表明,武术套路的动作质量与难度是影响比赛成绩的关键所在,演练水平是运动员个人发挥技能的具体表现。在对比赛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术套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测试等研究方法,对国家散打队在第5届世界武术锦标赛赛前5周训练时间内的血色素、血尿素、血睾酮、皮质醇的变化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赛前训练负荷监控期内,血色素和血尿素能有效地监控散打训练负荷;血睾酮通过反映运动员机能状态变化来间接地监控训练负荷;赛前队员皮质醇的变化反映运动员机能状态与队员的主观感觉疲劳度较为一致,并且与整个训练期T/C反映的队员机能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