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异同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个词除了具有字面意义外,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受风俗、历史、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赋予许多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分别反映了各自文化发展的差异.从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对比中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之异同会有助于语言学习.本文结合实例从同一动物词汇代表相同的意义,同一动物词汇代表不同的意义,不同的动物词汇代表相同的意义,英汉特有的动物词涵义这四个方面来讨论英汉动物词汇涵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动物词汇文化意义的揭示和研究,不仅可以避免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而且对于不同文化的比较与导入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比较,人们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英汉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差异,从而帮助人们顺利、恰当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动物词是人类语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英汉语言中恰当地使用动物词能增添语言的修辞效果。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诸多实例分析英汉动物词文化内涵的异同,指出在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分清英汉动物词文化内涵的异同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动物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也称之为一类文化词。通过比较,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汉英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揭示了它们的文化内涵差异。说明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使汉英语言中的动物词汇富含了各自特定的语言文化意义。了解这些词语语义上的异同,能更好地促进两种语言的相互学习。  相似文献   

4.
汉英两种语言中,许多动物词汇蕴含着特定的联想意义,鲜明地体现了民族文化传统和心理,是典型的文化词汇。了解这些动物文化词汇的联想意义是正确运用英汉动物习语、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文章从比较汉英两种语言中有代表性的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入手,探讨其在中西文化中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文化意蕴和民族文化心理以及造成中西动物文化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动物词语以动物为依托,体现所描写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揭示了使用该语言族群的思维模式、宗教信仰等特点,传达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汉英语言中动物词语差异主要可以分为:理性意义相同,文化内涵相似:理性意义相同,文化内涵相互冲突;理性意义相同,文化内涵出现空缺;理性意义不同,文化内涵相同。究其原因大致有:语音联系;文学作品、宗教信仰、历史故事等影响;自然地理位置差异;认知模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到英汉各自文化的制约和影响,英汉动物词汇的内涵意义有所区别。一些英汉动物词汇的能指虽然相同,但所指意义却不完全相同,从符号学来看,所指意义属于内在世界,是个人文化经验的积累,故英汉动物词汇(语言符号)的内涵意义受文化的制约,它反映语言的文化编码。  相似文献   

7.
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文化制约着动物词的意义演变,而动物词的文化意义又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英汉两种文化的异同也反映在所使用的文化动物词汇之中.本文从大致相同、部分相同、完全相异及语义空缺四个方面对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意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探讨了导致英汉动物词汇文化意义异同的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8.
<正>一、动物习语与文化英语和汉语都是高度发展的语言,其中很多习语都与动物相关,有些表达特别准确、生动、幽默,展现了西方的璀璨文明,使丰富了英语语言。文化负载词汇在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民族的文化对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比较,相同的动物可能承担相同或不同的文化意义,而不同的动物可能传递相似甚至相同的意义。通过学习和研究英语和汉语习语中动物形象的联想意义及习语的来源将有助于全面理解这些习语,恰当的运用和掌  相似文献   

9.
徐敏 《考试周刊》2009,(12):102-103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英语中,动物词汇往往以与其文化相对应的联想意义出现在生活俗语中,在增加语言生动性的同时也给非母语的语言学习者带来了困难。本文对比总结了常见动物词在中、英两种语言俗语中的联想意义.并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深入地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个民族的语言其不同文化内涵体现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汉英两种语言由于受其所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文化背景的影响,动物词汇被赋予了不同的语用意义,或称文化内涵。本文将对汉英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包括含有动物的词语、成语、习语等)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以体现文化内涵的对比教学对于英语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和对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19.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的事物都能体现真、善、美这三种价值,而人类的心理则存在着求知、立志和追求美好这样的三种心理活动,体现在教学中,占用了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三项,智育、德育及美育。教育的功用实际上就在于顺应人类的天性,促进人的发展以实现美好的生活和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