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化学是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化学的魅力,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趣味性和自主性,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1.重视学习化学史。学习化学史有利于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了解化学史,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另一方面让学生觉得化学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通过释疑应用化学中的诸多困惑,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化学奥秘的兴趣,增强运用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2.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化学科学是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尽管化学研究与应用的范围己远远超越了原有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化学贴上了有毒、污染的标签,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了一定的畏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化学教师要结合社会热点创造学习情境,让学生真切了解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利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立足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以及积极学习观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化学实验通过丰富生动的化学现象,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了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的目的。通过精心设计各种实验,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大胆创新,使学生体验到化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化学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知识的传授为基本宗旨,课堂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化学的学习和化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可以从社会生活人手,从而活化化学知识,教师应该协助学生从科学角度理解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又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5.
《无机与分析化学》绪论课的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绪论课 ,向学生进行一次专业思想的教育 ,说明化学与社会、化学与人类、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将学生的思想带到一个化学与我们的世界、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深度。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化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对学习化学产生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科学素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从生活中走进化学 从化学中走进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玉 《教学月刊》2009,(2):49-50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化学知识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只有把化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将知识放到一个社会背景中学习,学生才能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到化学理论的物质力量和化学科学技术的价值,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并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决策。  相似文献   

8.
王伟华 《考试周刊》2013,(77):137-137
化学新课程的实施,要求高中化学教师教学行为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进步、成功都要关注,并及时给予鼓励、评价、赞赏;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教学中改变教师的“权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与学生一到讨论、探究、查阅资料、社会调查,作为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其次,新课程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增添了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前沿科学知识,化学教师要善于组织、引导学生收集有关生活与化学、社会发展与化学等各方面知识,并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化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在教学中充分抓住化学知识与社会的联系,对学生学好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习化学,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让化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体现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的要求;使学生从化学角度逐渐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0.
《化学课程标准》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一是强调课程学习对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价值,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使他们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问题的挑战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初中化学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分析,结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的实际,提出转化学困生须注意以下策略:主动关爱激发学习热情、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教授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等。  相似文献   

12.
化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及合作意识、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深花 《教育研究》2006,27(8):92-95
合作学习是以生生互动为主要途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和学习策略。结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从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入手,探索在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实验教学、课外学习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与欣赏,培养自信心与团队精神,营造合作学习氛围,创设实验条件,增加课外实验,深入社会实际生活,实施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对教学评价的调整,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提高学生对合作的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促进合作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当前,“社会保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过程与实际生活相脱节以及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等问题,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实践表明,参与式教学法中的案例教学法因其具有贴近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优势,案例教学法是“社会保险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姜国庆 《天津教育》2021,(11):19-21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仍然处于启蒙阶段,这一时期要培养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尤其是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应用题教学。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对应用题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觉解答应用题的乐趣,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对应用题展开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深度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不要吝啬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赏识教育,是一种从正面积极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生活、做人做事热情的方法模式。正确的使用,会使教育对象产生正向迁移的效果。本文从课堂教学及班级管理角度,介绍开展赏识教育的实践范例,以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运用效果格外突出。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高中历史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根本是教师要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历史,然后使用自己已有的理论知识,让自己的教学和实践生活充分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17.
唐卫军 《成才之路》2020,(3):132-133
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新型的教育课程,它以锻炼学生生活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为主要教育目的,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时,要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巧妙设计综合实践的相关主题,让学生在一系列实践教育中不断进步、快速发展,用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Context-based curriculum reforms in chemistry education are thought to bring greater diversity to the ways in which chemistry teachers organize their teaching. First and foremost,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perceive this diversity. However, empirical research on how students perceive their teacher's teaching in context-based chemistry classrooms, and whether this teaching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chemistry lessons, is scarce. This study aims to develop our understanding of what teaching looks like, according to students, in context-based chemistry classroom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hemistry classrooms. As such, it might also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hether teachers implement and attain the intentions of curriculum developers. To study teacher behaviour we used thre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deemed to be important for student learning: a content perspective, a learning activities perspective, and an interpersonal perspec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480 students in 24 secondary chemistry classes in the Netherland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according to the students, the changes in teaching in context-based chemistry classrooms imply a lessening of the emphasis on fundamental chemistry and the use of a teacher-centred approach,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chemistry classrooms. However, teachers in context-based chemistry classrooms seem not to display more ‘context-based’ teaching behaviour, such as emphasiz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chemistry,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d using a student-centred approach. Furthermore, students in context-based chemistry classrooms perceive their teachers as having less interpersonal control and showing less affiliation than teachers in traditional chemistry classrooms. Our findings should be interpreted in the context of former and daily experiences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only chemistry is reformed in the schools in which context-based chemistry is implemented, it is challenging for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to deal with these reforms.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汉语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随之而来的是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方式的适应问题。此研究以一位来华泰国留学生为例,以叙事的方式,详尽展示了来华留学生在华期间对日常生活、课程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具体适应状况,并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来华留学生及其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丽水学院3个批次160名"顶岗实习"师范本科学生的调查表明",顶岗实习"对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生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就业竞争能力,以及师范生的思想与心理、顶岗返校后的学习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师范生"顶岗实习"是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提高师范生生活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师范生就业竞争力、塑造合格师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