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对已有关于信息本质及定义的理论学说进行批判性剖析的基础上 ,从“存在”这一哲学本体论范畴角度 ,对信息本质及定义作了新的思考与界定:文章突破了哲学界关于“存在形态”的传统理论 ,提出了将“存在”分为“实在”、“虚在”、“虚实在及实虚在”的新观点 ;并将信息界定在只存在于以生命体为主体方的关系中的“虚实在及实虚在”范畴中 ,认为信息是只对生命体有意义的“虚实在及实虚在”。形象而简单地说 ,信息是游荡于实在与虚在之间的“精灵”。  相似文献   

2.
卿清 《青年记者》2021,(4):29-30
“智能媒体”是一个尚在探索中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概念,它从计算机学科逐渐进入媒介社会学,本质是描述一种在智能技术介入下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出现的新模式和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的美育功能及其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LASSNUMBERG250美,是一种信息,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特殊的信息。这种信息被专家解释为“人的某种本质,本质力量或理想的形象显现”。[1]这里,“人的某种本质”是具体的,包括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人的自然本质,在社会生活中是通过社会...  相似文献   

4.
试从网民心理角度论“人肉搜索”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网络社区“人肉搜索”登场以来,在我国网络信息传播领域,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信息传播的奇迹。从本质上讲,人肉搜索是一种人际传播,不仅是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信息传播,更是网络间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对于这一现象,学界更多地是从法学的角度对“人肉搜索与公民隐私权”、“人肉搜索与网站法律责任”以及“人内搜索与舆论监督”等方面加以研究。在本文中笔者另辟蹊径,试图从网民的心理角度对人肉搜索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关于“现象”和“本质”之争,在西方哲学已经进行了几千年,新闻学的“本质真实”之争是这个哲学争论在一个领域的具体化。本文通过简要梳理西方哲学中关于“存在”、“本质”的判断,再结合现今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执意追求“本质真实”的实际,提出“本质”很难认识,甚至不可认识,而且“本质”并非是变动不居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阐发托马斯“情境定义”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对人类意识功能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的介入作用表示很大的关注。作者认为:人际传播本质上并非是一个由“讯息”、“通道”、“噪音”、“反馈”等因素组成的,外在于人的机械过程,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相遇,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符号互动”。由于个体的创造性译解与既定符号世界或社会共同定义之间本质上存在的同构性,人与人之间沟通和理解便得以可能,但人际传播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所谓“沟通”或“理解”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一个无限逼近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信息资源管理”含义探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多要素集成的概念。其“方法说”和“对象说”的本质并无区别。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个发展阶段。它是国际、国家和社会组织为达到预定目的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信息活动中各要素实施全面管理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模式。参考文献 13。  相似文献   

8.
校报编辑的信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简单定义是由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在1989年提出的,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对其的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热点,很多学者都在探讨各自领域内从业者信息素养的内涵与标准。  相似文献   

9.
赵凯 《大观周刊》2011,(31):163-164
2011年中央各部门“三公”经费的公开是我国财政公开的一个重要进步。财政信息的公开体现了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也会对国家宏观经济与政治民主产生积极的影响。透过“三公”经费公开的始末,研究我国财政信息公开所面临的诸如政府主动性、公开内容、公开形式、意见反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关于信息本质问题已有许多不同看法,张辑哲教授在《虚实间的精灵——关于信息本质的哲学思考》一文中所阐述的观点即是其中一种,本文在对张教授观点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张教授关于信息本质观点的不足之处和已有“信息是事物乃至客观世界的普遍属性和存在表现方式”观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Ϣ������֪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基础入手,对当今社会上较为流行的两种说法——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阐明其概念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资源在配置的过程中会由于经济和观念等各种原因而出现不公平现象。本文试从分配主体和分配要素的角度入手,探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3.
陈丽丹 《新闻界》2007,(5):81-82
目前,娱乐经济大行其道,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传播内容庸俗,连以法律宣传为目的、性质严肃的法制新闻也不能避免.可见,对法制新闻娱乐化的弊端进行反思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一要反思法制新闻娱乐化的弊端形成的主要因素,如经济原因、受众需求等;二要反思解决弊端的有效对策,如加强对媒体的管制、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发展公共媒体等.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十一五"规划全文的文本信息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在综合考察"十一五"规划前后该省、市、自治区的图书馆建设水平的基础上,发现政府的5年计划对其行政区划内的基层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产生影响。通过构建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为主要内容的影响力参照系,分析、比较"十一五"规划内容影响力的作用强度和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信息论视野中的信息关注信息的工具理性,忽视了信息本身是特定社会机构和社会关系的产物这一前提。在当下语境中,如何理解信息本质,丹·席勒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论证信息资本积累属性如何使得信息成为为一种新的拜物教,从而为我们对信息本质的理解增添了新的维度。其整体性研究方法给予国内传播学研究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标签的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探讨标签的清除与准备、标签之间的共现分析以及基于共现信息的标签聚类,并试图通过标签的聚类分析,进行相关标签群的查找,从而研究标签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信号分析的若干理论与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认为情报学语境下的信号是一种语用信息,它更强调逻辑推论并且意味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面对情报处理中信息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情报研究有必要基于环境不确定性和主体有限性这两个基本假定,阐明信号分析的作用和方法。文章尝试构建信号分析框架,从信号认知、情报流程和分析对象三个维度作具体描述。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情报学学科使命、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以及学科体系五个方面对当代情报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情报学的学科使命是为各行各业管理领域的情报实践活动提供新理论、新方法、新思路,情报学学科的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取决于能否对研究对象进行本质的研究、形成规律性的系统认识,情报学的学科性质具有明显的管理学特征等观点。作者尝试性地从理论、应用、技术以及管理等四个方面构建当代情报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9.
周文骏 《图书与情报》2012,(4):126-128,137
组织、系统、时空是物质、社会和人类自身存在的形式。文章尝试将图书馆放到系统和空间的形式中去考察,从多角度反映图书馆现象和揭示国书馆性质,着重说明了图书馆系统的关联性和图书馆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将图书馆空间剖析为文献资源、信息行为和文献交流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20.
竞争理论与竞争情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苗杰 《图书情报工作》2001,45(11):11-15,83
从市场经济理论角度对竞争性质和竞争理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竞争情报的研究内容、竞争情报信息源、竞争情报系统进行研究,并分析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